天天看点

人称千古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怎么看起来字不那么好看?

作者:利哥看天下New

首先向大家宣布,本人才疏学浅不太懂书法,只是靠直观的感觉,尤其是将王羲之的《兰亭序》,和别的书法比较起来,总觉得字不那么好看。总觉得人称“书圣”的王羲之写得《兰亭序》似乎是徒有虚名?

人称千古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怎么看起来字不那么好看?
人称千古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怎么看起来字不那么好看?

王羲之是晋朝时期的大书法家,他的运气很好。据称在13岁时随父亲到某位大臣的家里做客,竟然受到特殊的礼遇,从此闻名天下。20岁在朝廷选拔官员时,他袒腹露胸在东床,没有一点文人雅士的风范,却招聘为官员。他认真研习碑刻,自成一家开创了行书的先河。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四十二人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兰亭修褉(一种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动)时,众人饮酒赋诗。最终二十六人留下《兰亭》诗,王羲之作四言及五言诗各一首。众人之《兰亭》诗汇成诗集,王羲之即兴挥毫为此诗集作序,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这便是有名的《兰亭集序》。看兰亭序集的真迹,上面的字形大小不一,尤其是开头的几个字“永和九年”的“年”字,既不像行书,也不是楷书,让人觉得丑陋异常。

人称千古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怎么看起来字不那么好看?

与其他书法比起来,没有别的书法好看。

人称千古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怎么看起来字不那么好看?

后来有作者认为,王羲之写的字不一定好看,但是他却是千古行书第一人,楷书向行书的过渡,其根本原因是随着书写量的增加,行书能很快完成字数,而楷书却四平八稳,很难在短时间完成作品。王羲之的作品,尤其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推崇,当时皇上是金口玉言,被皇上认可的书法家,当然也会受到全民的认可。也有作者认为,如果没有王羲之的《兰亭序》,那么大陆的行书将会滞后几百年,可见王羲之的《兰亭序》是大陆行书的根基。这也许是他被称为“书圣”和行书第一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