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可怕的“三年级现象”难哭无数孩子:这3个习惯,一定要提前培养

作者:诗漫父母派
可怕的“三年级现象”难哭无数孩子:这3个习惯,一定要提前培养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二年级相差不大,三四年级两极分化。”

很多孩子一二年级经常考满分,到了三年级上八十分都难;

也有孩子上三年级后,经常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开小差;

还有孩子写作业很粗心,同样的错误一而再、再而三地犯;

甚至还有孩子开始出现厌学、叛逆,出现与父母、老师频频唱反调的现象……。

这就是典型的“三年级现象”。

有经验的老师们分析过,这种现象背后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孩子的习惯问题。

陈鹤琴先生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

想让孩子顺利跨过三年级这道“坎”,以下这3个习惯,一定要提前培养。

可怕的“三年级现象”难哭无数孩子:这3个习惯,一定要提前培养

阅读的习惯

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学习上潜在的差生。”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阅读力决定学习力。

一个孩子的阅读能力,影响着他的理解、分析、判断、联想、创新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都关系着一个孩子是否能够学习好各学科知识。

吉林市丰满区曾经做过一次统一考试,全区3000多名六年级学生参加。

考试结果出来,发现排在前17名的学生,都来自同一个班级。

不仅如此,这个班级其他学生排名也很靠前,而且这个班级同学的数学成就也相当不错。

这引起了一位全国有名的语文教育专家的关注,于是带队前去调研。

调研发现,这个班级的班主任杨巧云老师也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但她特别重视学生的读写习惯,坚持带领孩子大量阅读课外书和写日记。

她还强调:“读写读写,必须阅读在先。”

由此可见,阅读习惯与孩子的学习成绩密切相关。

可怕的“三年级现象”难哭无数孩子:这3个习惯,一定要提前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要使得学生变聪明起来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加大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阅读。”

那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呢?

著名阅读学专家聂震宁先生提出,阅读习惯可以在家里养成。

从学龄前开始,父母就可以每天带着孩子亲子阅读,一直坚持到小学毕业前。

从适龄好玩的图画书开始,逐渐过渡到文字阅读,久而久之,就会激发孩子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最终走向独立阅读。

可怕的“三年级现象”难哭无数孩子:这3个习惯,一定要提前培养

时间管理的习惯

身边的小学生家长们,都对这些场景很有共鸣:

早上10分钟就可以搞定的穿衣、洗漱,半个小时都搞不完;

放学回家吃饭磨磨唧唧,一个小时都没有吃动;

晚上睡觉前总是磨磨蹭蹭,十一二点都还难以入眠……。

出现这些情况,都是因为没有养成时间管理的习惯。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孩子缺乏时间管理,影响的不仅是孩子自己,也无形中绑架了无数的父母。

朋友家有两个女儿,一个7岁,一个4岁。

每天晚上,两个孩子都能自己独自完成睡前洗漱,并且21点前准时上床睡觉。

而孩子睡觉后的时间,夫妻俩还可以在客厅看看书、聊聊天,惬意地享受二人世界。

这样的场景让我羡慕不已。

可怕的“三年级现象”难哭无数孩子:这3个习惯,一定要提前培养

我问她:“你是怎么做到‘一拖二’如此轻松的?”

她只说:“培养孩子时间管理的习惯,越早越好。”

而对于培养孩子时间管理的习惯,她也分享了两个重点:

6岁以前,要重点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让孩子明确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有哪些,并且让孩子感知每件事情具体需要多少时间。

6岁以后,要重点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让孩子参与自己每天的日程规划,并将其可视化呈现,然后一件一件来完成。

高尔基有一个观点:在这个世界上,最平凡的是时间,最珍贵的是时间,最容易忽视的也是时间。

父母和孩子的时间都无比珍贵。

孩子越早养成时间管理的习惯,不仅受益于孩子,父母也会越轻松。

可怕的“三年级现象”难哭无数孩子:这3个习惯,一定要提前培养

做家务的习惯

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对400余名青少年进行长达20年的追踪调查。

结果发现:相比于不爱做家务的孩子来说,爱做家务的孩子,长大后的就业率更高,而犯罪率、离婚率、心理疾病患病率都更低。

从小养成做家务的习惯,孩子长大会更有出息。

涵涵是一名高二的女生,精通英语和韩语,钢琴水平也很高,年龄不大,却已经去过全球二十多个国家了。

每到寒暑假,当同学们都忙着补课或在家刷剧的时候,涵涵几乎都会选择去国外游学。

曾经有人问她:“你假期都在周游世界,学习怎么安排的呢?”

涵涵回答说:“我每个月对自己的日程进行详细规划,把需要做事情落实道每一天、每一个小时,然后一件一件去完成。假期虽然没有参加补习班,每天也会安排四五个小时用于学习。”

她还说:“这其实就像整理房间一样,先理清需要整理的东西,用相应的方法排序,再一步一步来完成。”

生活是一个繁杂的课程,我们没有办法教会孩子每一件事,但能从这些细小的家务中,让孩子体验和学习,然后触类旁通。

可怕的“三年级现象”难哭无数孩子:这3个习惯,一定要提前培养

涵涵正是从整理房间这样小的家务事中,学会了协调和安排自己的生活。

由此可见,擅长做家务的孩子,做事往往更有条理性。

遗憾的是,身边太多孩子,做事都太缺乏条理性。

不少孩子都有这样的毛病:

上课时,一会儿找笔、一会儿找本子,光找东西都花了大半节课;

做作业时,一会儿写语文、一会儿写数学,一个小时不到就能完成的作业,拖延到两个小时都做不完;

考试时,不按试卷顺序来做题,东做一道,西写一道,经常遗漏一些题……。

要根治这些问题,可以从小鼓励孩子养成做家务的习惯,从一些细小的家务中,锻炼做事的条理性。

比如:

让孩子自己穿脱衣服,告诉孩子先穿什么、再穿什么,帮助孩子建立先后的概念;

和孩子一起整理物品,让孩子学会有序和分类的概念;与孩子一起打扫房间,让孩子掌握提前统筹规划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

养育孩子,犹如播种一棵幼小的树苗。

而好的习惯,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养分。

阅读,让孩子畅游知识的海洋,夯实坚实的学习基础;

时间管理,让孩子掌控自己的人生节奏,解放背后辛劳的父母;

做家务,让孩子越来越有条理,更好地生活和学习。

这些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它们将如同坚实的基石,支撑孩子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砥砺前行。

作者 | 诗漫·涂敏,线下实体创业者,深耕儿童阅读和家庭教育,国家阅读规划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