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夏至将至,介绍一种自制面酱的方法。

作者:真诚悟道者

夏至前后,新麦子收获入仓,天气炎热,气温高,日照强,又到了一年一度做小麦面酱的最佳时间。

主要原料小麦5斤,大豆半斤,将小麦与大豆洗净之后,在清水之中漫泡六小时(一晚上的时间)。

夏至将至,介绍一种自制面酱的方法。

将小麦与大豆混合之后,进行蒸煮,将小麦与大豆煮熟备用,待小麦与大豆自然冷却之后,将水淋出,小麦与大豆呈湿状。

夏至将至,介绍一种自制面酱的方法。

将新鲜的黄蒿在清水中洗净脱水凉干备用。再准备一个盘子铺上麻布。

夏至将至,介绍一种自制面酱的方法。

黄蒿的作用是防虫与提味,黄蒿是一种香料,有一种特殊的芳香气息。

把备好待用的小麦平铺到盘子之上,厚度约为三至四公分厚,摊平。

夏至将至,介绍一种自制面酱的方法。

在摊平的麦粒之上,划出几道浅沟,再铺上一层香艾草。再把洗净的黄蒿严实的盖在上面,将盘子放置阴凉通风之处,注意防蚊蝇,可在周边点上蚊香。

夏至将至,介绍一种自制面酱的方法。

夏至时节,室内气温在三十度,小麦在五天五夜120小时的环境下会发酵,大酱加一过程是发酵过程,发酵的霉菌要判新颜色:一般会有白毛,绿手和黑毛。白毛品理想的发酵状态,大酱发酵时有很多微生物生长。曲霉菌,毛霉菌,根霉菌,枯草杆菌等。曲霉菌分泌蛋白酶多,长白色菌丝和黄色孢子多好。酱块子里面长枯草杆菌多,枯草杆菌分泌纳豆激酶。酱块子表层白而黄里面红色为好。

发酵的过程要注意最大限度地减少黑曲霉的产生。完全避免也不可能,但要尽量减少。

当黄蒿盖上20小时之后,由于发热霉菌开始产生并繁殖,若产生白色毛丝就是最好的现象。

当白色毛丝不断长长,说明麦粒和豆粒己经不断地发酵了,这时,用手摸一下,温度大约在45度左右。

再经过100小时,白色逐渐消失,温度逐步下降,整体由湿状变成干状,此时第一阶段的发酵就结束了。

之所以在夏至前后做小麦面酱,第一,新麦子刚入仓。第二,黄蒿和香艾草已经长成,第三,此时气温一直在30度左右,这个温度正是小麦和大豆煮熟之后发热产生霉菌的最好温度。要注意:第一麦粒和大豆发酵前要保持湿度,第二,防虫防蚊蝇。

在烈日下晒干,将发酵好的块状剥成小块在烈日下暴晒两日,用手一抖,出现扬灰现象即可。

用家庭干碎机,将发酵好的麦豆粒粉碎成面状。按十比一的比例,放盐六两。把纯净水,放小许花椒(10几粒,不要太多,)生姜片一两。煮沸凉成低温后和面,装盆,再用白纱布封好,在太阳下晒,晒的过程中,每天搅拌一次,发现水蒸发,再加水,这样,一个星期的时间就成功了。因为我们做的小麦面酱未放入添加剂和防腐剂,其缓慢的发酵过程一直在进行,所以自制新酱会“膨胀”,越晒越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