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距离无障碍的美妆世界还有多远?

作者:化妆品财经在线CBO

近日,中国残联就业服务指导中心、中国盲人协会携手京东共同发起“美丽无障碍”计划。

作为此次发起的“美丽无障碍”计划中的一环,为了更好地满足视障人群化妆、护肤的爱美需求,京东联手韩束、完美日记、百雀羚、橘朵、酵色、薇诺娜等知名美妆品牌,共同推出“无障碍”美妆护肤产品,包括口红、护肤礼盒、精华、防晒霜、爽肤水等产品,并依托特有的柔性供应链能力,为美妆产品定制专属的盲文与二维码,方便视障人士了解产品信息。京东也同步上线了“美丽无障碍”专属会场,除了上线这些品牌定制的无障碍产品外,也开通了无障碍读屏功能,进一步方便视障人士购买。

距离无障碍的美妆世界还有多远?

在美妆行业将包容性和多样性作为发展重点的今天,逐渐有美妆企业开始关注到广泛的残障人士的需求,将追求美的权利还给她们。

01

我们有多需要“无障碍美妆”?

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的一个事实是:残疾人是世界上最大的少数群体。

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数字资料显示,全球约有13亿人患有严重残疾,约占全球人口的六分之一。另外,根据权威医学期刊《刺血针》的预测,到2025年,全球失明人数将由2019年的4330万人上升至6100万。

而在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大陆残障总人数已近8600万,占总人口的6.34%。

6.34%,意味着少数派、隐身和沉默失语,意味着在多数情况下,他们的需求常常不被“看见”。

残障人群在通往美丽的路上,阻碍不断。比如,产品设计上,过于复杂的开盖机制或难以挤压的软管,让手部功能受限的人士难以自主完成。欧莱雅集团的数据显示,全球大约有5000万人的手部和手臂无法完成精细动作,包括使用美妆产品。而盲文辅助的缺位,更是让很多视障人士使用不便。广告营销上,鲜有品牌会展示残障模特,并涉及残障人士需求的宣传。

宝洁公司在2019年的一项调查中发现,当时仅有4%的美妆或个人护理品牌推出了专门针对残障人士的产品。雅诗兰黛英国和爱尔兰分公司的企业文化相关性、包容性和多样性执行董事Monica Rastogi曾表示,这个行业的“残障包容”实践正处于早期阶段。

在崇尚多元、包容、尊重、平等的美妆世界,仍有未被照亮的地方。面对“残缺美”,高喊包容性的美妆企业仍需更多努力。

02

如何通向无障碍的美妆世界?

《残疾人权利公约》明确提出,无障碍不仅应该在平等和不歧视的背景下予以看待,而且还应该被看作是社会投资的一种方式和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值得欣慰的是,美妆巨头和国货品牌已经逐渐关注到残障人士的美妆需求,在无障碍美妆领域做更多的尝试。

将盲文标识融入产品的外观设计和包装,是美妆品牌打开无障碍美妆领域的窗口。

早在1997年,欧舒丹品牌首次在产品包装上印上凸点盲文,方便盲人选择产品,如今欧舒丹在全球出售的几乎所有的产品,都用盲文标出了产品的名称类别。

国货品牌薇诺娜在所有产品包装盒上,包括试用装,都融入了盲文设计。此外,稀物集、参半以及米蓓尔等品牌也在其产品中加入了盲文设计。

面对受制于身体功能不健全的残障群体,英国品牌Kohl Kreatives在2018年推出了一套名为Flex collection的化妆刷,每把刷子可以独立于桌面,并且拥有易于抓握的手柄,刷头极好的灵活性和放置的稳定性,很好地满足了患有帕金森氏症、脑瘫或肌肉萎缩症特殊群体的需求。2021年宝洁旗下品牌Olay为产品推出专为残障人士开发的无障碍包装。

距离无障碍的美妆世界还有多远?

伴随科技飞速发展,美妆企业正将科技力运用于产品设计之中。欧莱雅集团推出一款专门为手部和臂部存在运动障碍的群体打造的“全球首款智能手持上妆设备HAPTA”,以及“智能画眉神器L’Oréal Brow Magic”,用户可以在短短数秒之内完成一个根据自身脸型打造的眉部妆效。

距离无障碍的美妆世界还有多远?

欧莱雅全球创新科技孵化负责人Guive Balooch曾在受访中表示,现在我们仍有约十分之一的消费者因为手部和臂部残疾或运动障碍而无法使用化妆品,因为手臂颤抖而不能用自己的双手涂抹产品、画出精美的妆容——以美国为例,在不到4亿的人口中,就有4300万人被手部及手臂运动障碍困扰着。随着消费者年龄增长、人口变得越来越长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会面临这种问题。

当包容性和多元化成为愈发重要的议题,美妆行业正在迎来一场革命。但目前为止,无障碍美妆领域的未来发展并不完全乐观。很直观的一点是,无障碍美妆需要投入巨大的研发投入,相对而言不是一项性价比较高的战略布局。在改善残障人士的无障碍消费环境方面,还需要更多企业通力合作,我们期待无障碍美妆世界的到来,所有消费者都能获得满足其需求并融入日常生活的产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