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杨伯润的《秋林觅句》扇面,是如何营造“透视感”的?

作者:家家有收藏
杨伯润的《秋林觅句》扇面,是如何营造“透视感”的?
杨伯润的《秋林觅句》扇面,是如何营造“透视感”的?

《家有收藏》继续关注《跟着文物看古今》特别节目。当花鸟扇面画遇到人物扇面画,这两样结合在一起会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就来看看清代杨伯润《秋林觅句》扇面。让各位看看有层次的扇面画是什么样的。

杨伯润的《秋林觅句》扇面,是如何营造“透视感”的?
杨伯润的《秋林觅句》扇面,是如何营造“透视感”的?

这扇面不是杨伯润的《秋林觅句》吗,为什么作者叫杨佩夫呢?其实佩夫是杨伯润的字,他也是少有的以字闻名的清代书画家。

杨伯润的《秋林觅句》扇面,是如何营造“透视感”的?
杨伯润的《秋林觅句》扇面,是如何营造“透视感”的?

杨伯润是清浙江嘉兴人,画承家学,亦工诗书,尤善行草。咸丰年间为避兵难躲至上海,以卖画赡养母亲。其画四十岁后自立门户,开始创作个人风格鲜明的作品,这件作品则是他自立门户之前创作的。

杨伯润的《秋林觅句》扇面,是如何营造“透视感”的?

我们眼前看到的扇面。创作于1870年,为纸本设色山水扇面。所有画面看起来在一个平面上,但是其实它的层次特别地丰富,是典型的一河两岸三段式山水人物画格局,这种风格是由元代画家倪瓒创立的。

杨伯润的《秋林觅句》扇面,是如何营造“透视感”的?
杨伯润的《秋林觅句》扇面,是如何营造“透视感”的?
杨伯润的《秋林觅句》扇面,是如何营造“透视感”的?

上饶市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张婷介绍,这幅作品分上下两部分,模拟了自然山水的纵深感。画面左下山坡自左至右分三组寒林,第一组与第二组寒林隔三公分,江水和河水把画面隔开,此二组寒林自下向上,林下站立一学者,身着蓝色长衫,头有发结,面向前方。第三组一株枝向右伸展,穿插在前三组寒林之间,此乃第二层次。第三层次是自左上向右的山,右山之后用花青画一株远山,寒林设淡红色,远枝上有数只寒鸦,与右山上空飞来的几只寒鸦相鸣唱。

杨伯润的《秋林觅句》扇面,是如何营造“透视感”的?

杨伯润的绘画算得上是秉承家学,他的父亲在山水画上的造诣很高,因此他从小学习山水绘画,功底十分扎实。成年后的他喜欢用长锋紫须来点缀树木,用笔锋锐却气韵清秀,绘画格局也不再固守成规,高山峰峦都有了自己的风格。

杨伯润的《秋林觅句》扇面,是如何营造“透视感”的?

画面中的近景多为草树,中景留白表现了水面,远景多为汀渚或缓丘,中景和远景往往在画面中上部,由近及远与扇形相合,这种略带透视感觉的构图表现出江山无尽的壮美风情,也表现出视野开阔一览无余的畅快和洒脱。

杨伯润的《秋林觅句》扇面,是如何营造“透视感”的?

杨伯润画作以小青绿山水画、浅绛山水画为主,色彩层次感强,用色未必浓艳、未必丰富,但一定要保留细节,这让杨伯润的作品在清末画家群体中有了辨识度。

杨伯润的《秋林觅句》扇面,是如何营造“透视感”的?
杨伯润的《秋林觅句》扇面,是如何营造“透视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