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辽沈决战-50

作者:江山如娇一大好河山
辽沈决战-50

忆冀热辽部队挺进东北

李运昌

五、整编部队,阻击国民党军的进攻

由于我军已先机控制了东北,国民党经外交途径接管东北的企图已失败。蒋介石决定依靠美帝国主义的直接援助,以武力抢占东北。十月,国民党军由美舰运送陆续在秦皇岛登陆,开始向我军进攻。

中共中央和东北局识破了敌人的阴谋,及时部署军队以自卫战争阻击国民党的进攻。由于冀东、山海关、辽西、热河是华北通往东北的必经之地,葫芦岛、营口、秦皇岛是敌人登陆之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中央军委和东北局令我回锦州执行三项任务:

(1)整编部队,准备作战,控制山海关和葫芦岛军港;

(2)接运部队和干部继续进入东北;

(3)辽西党政军工作受东北局统一领导,听林、彭指挥。

我十月由沈阳返回锦州后,立即组织十九旅、二十二旅和冀中的三十一团在山海关、葫芦岛构筑工事,准备还击进犯的国民党军:同时传达军委的命令,责成冀热辽军区副司令詹才芳组织冀东野战军,准备配合山海关和古北口作战。

这时在辽西的冀热辽部队二万余人,除三个老团四千人外,大部分是新兵,急需补充老部队作骨干,提高战斗力,适应作战需要。十月下旬,沙克、黄永胜、文年生带四个老团,共四千七百余人到达锦州,报经东北局批准,与冀热辽军区在辽西的新部队合编,以老部队为基础重新配备干部。在山海关战斗打响后,抓紧时机进行了合编。

文年生的警一旅二个团,分别与冀热辽新部队第二十二旅和三十旅合编,以欧致富为二十二旅旅长,周家美为副旅长,陈志彬为政委,吴宗鹏为副政委。张德发为三十旅旅长,谢镗忠为政委,张苏为副旅长,徐乃斌为参谋长。黄永胜部教一旅一个团,和冀热辽特务一团,冀中的三十一团合编为第二十七旅,以丁盛为旅长,韦祖珍为政委。

十一月,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部,为准备与国民党军作战,成立五个前线指挥部,其中,第三前线司令部,负责统一指挥由营口(不含)至叶柏寿之线的部队,我兼任司令和政委,黄永胜、文年生、沙克为副司令员,雷竞天为副政委,辛世修为参谋长。

辽西部队于十一月初整编完毕。

此后,曾克林、唐凯在南满扩大的部队,和冀热辽军区留在沈阳、齐齐哈尔、四平街的部队,全部交东北局直接领导,均按东北局指示,分别与山东由肖华带来的老部队进行了合编,增强了骨干,巩固了部队。

十月下旬,国民党军集中先遣部队十三军和五十二军七万人,从秦皇岛登陆(该港由美军防守),先占我海阳镇。十月二十五日开始,向我山海关守军发起小规模进攻。此时,我守山海关部队为冀热辽第十九旅二个团和第二十二旅一个团。

这一时期,美军飞机经常出动到山海关低空侦察威胁,有时多达数十架,并通牒我军撤离山海关,被我军拒绝后即派出海军陆战队为国民党军打头阵。十月二十八日,美军数十人和国民党军官一人,分乘数辆汽车,向我山海关守军挑衅。在十九旅旅长张鹤鸣指挥下,我守军坚决予以痛击,击毁汽车一辆,打死美军一人,缴获吉普车一辆,俘美军四人、国民党军官一人,其余美军狼狈逃回秦皇岛,三天未敢来犯。

十一月初,山东部队第七师师长杨国夫带一个旅七千人到达山海关。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部命令杨师防守山海关,并统一指挥山海关部队作战。山东七师是老部队,擅长夜战,曾两次夜袭山海关南面敌人,给敌人以很大杀伤,并缴获了不少武器。

当时,我守山海关九门口部队有山东七师一个旅,冀热辽十九旅的二个团和二十二旅一个团,共一万余人。从十一月八日至十六日,敌以七万人向山海关九门口正面进攻,激战多次均被我军击退,乃以三个团出城子峪口,迂回山海关和九门口侧后,企图包围我军。我因兵力不足,无预备队阻击敌人,在敌众我寡的不利形势下,不得已于十一月十六日撤出山海关。山海关保卫战从十月二十五日开始,十一月十六日撤退,共二十二天。

敌占山海关后,继续沿铁路向东进攻。我新整编三个旅未来得及整训,即开赴前线,在兴城、锦西一带节节抗击敌人。但由于敌人实行战略性进攻,我参战部队未经训练,战斗力差,未能阻止敌人前进。

这时,林彪已到前线指挥。华东新四军三师和山东一、二师主力刚到辽西一带,由于部队长途行军疲劳,未获补充装备,高桥伏击战未能打好,我军被迫于十一月下旬先后撤出绥中、兴城、锦西等地。接着,林彪又下令主动撤出锦州。十一月二十六日敌占锦州。

从十月二十五日至十一月二十五日,冀热辽部队与山东七师,在山海关和辽西并肩作战一个月,打击了敌人。虽未保住山海关、锦州等地,但拖延了国民党军进入东北的时间,达到了接运干部、掩护部队进入东北的目的。

至十二月初,各老区部队及大批干部长途行军,经过冀热辽地区和海路先后到达东北,实现了中央派十万部队、二万干部进入东北的战略计划。这些部队和大批干部的到达,为创建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敌占锦州后,林彪率主力六万人撤至阜新、黑山、北镇一带,冀热辽部队撒至北票、朝阳,义县一带。

十二月中旬,按中央和东北局通知,林彪率新四军第三师和山东三个师(一、二、七师)和冀热辽第十九旅开赴西满,我率热辽纵队返回热河,参加创建冀察热辽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