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翟元斌‖走进庄仕华小时读书的学校 感知母校对时代楷模影响的芬芳

作者:雷锋博客

再过几天,“跟着庄仕华学雷锋主题活动暨庄仕华中队授旗仪式”,将在四川简阳三星中学举行。届时,该地区将有7所学校加入庄仕华中队、跟着庄仕华学雷锋志愿服务中队的行列。四川简阳市宏缘学校、简阳三星中学,是当代雷锋庄仕华小学和中学读书的母校。在这里成立少先队庄仕华中队具有特别的意义。

当代雷锋庄仕华的人生,与无私奉献、勇于探索创新相连。自1973年投身军旅,他始终坚守医疗一线,以精湛的医学技术和深厚的爱心,为超过十万患者减轻了病痛。他的贡献不仅在于医学技术领域的卓越,以及对待患者如亲人般的关爱,更在于在更广泛的社会领域,以共产党员的忠诚和担当,将党的关怀深入人心,增进各民族的大团结,推动全社会道德素质的提升。庄仕华的故事,是一部充满爱心与责任的传奇,而这一切的起点,正是他的中小学读书的岁月。

人们提起母校,都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中小学时期都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母校带有温度的意蕴,体现在情感的连接、成长的摇篮以及价值观的塑造等多重维度。无疑对庄仕华后来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当代雷锋”,庄仕华所展现的无私奉献、刻苦钻研、使命担当等精神,正是他在中小学时期所受教育的延伸和升华。他在军队中的表现,以及后来在医学领域的成就,都是这种精神的具体体现。

翟元斌‖走进庄仕华小时读书的学校 感知母校对时代楷模影响的芬芳

小时候的庄仕华,眺望江面,有多少遐想

庄仕华的故事,是一幅幅温暖人心的画面,每一次手术、每一面锦旗,都是他忠诚于党,对医疗事业无私奉献的见证。他的行为,是对“当代雷锋”这一荣誉称号最好的诠释。而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他在摇篮中小学所受到的教育,那是他人生旅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筹划“跟着庄仕华学雷锋主题活动暨庄仕华中队授旗仪式”的过程中,正值学校各类考试的繁忙时期。在与三星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张树兴的通话中,他那嘶哑的声音让我深感学校领导者所承受的压力与焦虑。然而,各学校仍以极高的热情,克服种种困难,顺利推进准备工作。我终于读懂了,庄仕华母校的深厚底蕴和文化力量。

先说说庄仕华小学读书时的学校——简阳市宏缘学校。

电话那端,传来很年轻的声音,标准的普通话,嗓音富有磁性,他是校长施兵。

他很热情,清晰地勾勒了这所百年老校的历史沿革。

简阳市宏缘学校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清朝嘉庆年间的学堂湾,历经两个世纪的风雨洗礼,关于这段历程的记载显得尤为珍贵。随着历史的脚步迈入新中国,2007年,原宏缘乡中心小学与宏缘乡初级中学整合为简阳市宏缘乡九年义务教育学校。经过12年的发展,至2019年9月,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新校动土建设,学校占地面积已达六十余亩,教学设施完备,各班均配备多功能教学设备,实现了电子化教学。2021年9月,学校与原简阳市宏缘红沙九义校合并,更名为简阳市宏缘学校,现有教职工79人,教学班23个,学生逾千人。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学校的变迁,施兵校长特意安排人员驱车数十公里拍摄旧校址的照片,并向我推荐了庄仕华当年的同窗好友余老师。

翟元斌‖走进庄仕华小时读书的学校 感知母校对时代楷模影响的芬芳

庄仕华曾经就读的老校舍已荡然无存。70年代在原址上重建的校舍现已闲置不用。

遗憾的是,庄仕华曾经就读的老校舍已荡然无存。70年代在原址上重建的校舍现已闲置不用。如今,母校已搬迁至新址,成为一所设施完备的现代农村学校。

翟元斌‖走进庄仕华小时读书的学校 感知母校对时代楷模影响的芬芳

作为典型的农村学校,他们始终以“为农村建设奠基,为孩子发展铺路”为宗旨,围绕“以德育人,以情育人,以美育人,以乐育人”的教育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打造以篮球、英语、国学经典诵读等为特色,各方面均衡发展的优质学校,努力构建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

学校荣获了简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简阳最佳文明单位、简阳市先进职工之家、简阳市党员示范单位、简阳市平安学校、简阳市巾帼文明示范岗、简阳市社会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简阳市教科系统老龄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借助网络的魅力,施兵校长带领我遨游了庄仕华的母校的百年沧桑巨变。感慨之余,我在想,母校是什么?

母校是人们对自己曾经毕业或肄业的学校的一种称谓,它承载着深厚的情感和回忆。母校这一概念不仅仅是一个学校的名字,更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部分。

在20世纪初,“母校”这个词由国外传入中国,由于其饱含亲切感且易于接受,这一称呼很快在全国流行开来。母校不仅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一个人情感归属和精神寄托的家园。它代表着人们对教育的信仰和感激之情,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庄仕华,由一个农村娃,普通的战士,成长为著名的肝胆外科专家,成为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天际线,母校给与他的浸润该做怎样的解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