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姜萍事件反转?她有造假作弊吗?

作者:五彩斑斓的人生咋垂直
姜萍事件反转?她有造假作弊吗?

图源央视新闻

1.

果然,流量是个双刃剑,在绝大多数人为姜萍欢呼的时候,抹黑攻击姜萍的声音也来了。

今天刷到一些博主说姜萍事件反转了,说网上的某些人认为姜萍水平不够,中考数学满分150分,姜萍考了83分。认为她压根不懂高等数学,或者是阿里巴巴伪造其成绩,或者是其数学老师代考。

首先,如果是阿里巴巴伪造其成绩,那为什么还要千里迢迢去涟水中专找到姜萍,当场要她做题验证其水平呢?假设阿里已经知道姜萍成绩是伪造的,知道姜萍水平不够,为什么还要自己搬出更多的料,把黑板上的数学题和证明过程都暴露在世人眼前,自曝更多黑料呢?网络时代,这么多眼睛都盯着呢,达摩院胆子也太大了吧?

达摩院就是当初看到姜萍的成绩,怕有人代考,才特地去实地求证,而姜萍当场解出了他们现场出的考题,他们才敢公布初赛名单。所以数学老师代考这个推论也基本不成立。

这项赛事2018年开始,现在已经是第六个年头了,是阿里巴巴赞助的,是非常严肃的事情,达摩院可能是想让更多人知道这个赛事,但是故意造假,伪造成绩博流量的可能性还是很小,因为这个代价太大了,而且组委会有张益唐、田刚这个级别的数学家,有来自全球各种名校的数学专业高手,是非常重视自己credibility(诚信)的一个数学赛事。

其次,他们质疑达摩院在黑板上给姜萍出的题目,姜萍只是把答案抄在黑板上,而姜萍抄的时候漏洞百出,把西格玛抄成/2,把伽马写反,把余元公式最后一项抄成指数。

姜萍事件反转?她有造假作弊吗?

视频截图 图源网络

那么黑板上的题目,姜萍作答的时候是抄写的答案吗?数学还是有门槛的,做为外行,我不敢贸然下结论,而是求助于专家,我的朋友北星是美国一所高校的数学教授,平常也写科幻小说,这是他在微博上对这个质疑的回答:

现在有些网友质疑姜萍视频里的解答有造假嫌疑。我知道网上数学牛人很多,但还没看到有人将姜萍的解答复盘出来。我花了点时间把视频里姜萍的证明完整的复盘了一下,里面的Remark是我的点评。抱歉,我的Latex只能用英文。(二湘注:他一开始LaTex是用的英文,今天在网友帮助下用中文编辑LaTex,写了一个中文版发给了我)

姜萍事件反转?她有造假作弊吗?
姜萍事件反转?她有造假作弊吗?
姜萍事件反转?她有造假作弊吗?

北星老师的主要结论是:这个证明写得很不规范,只要是读过数学硕士以上学位都不会这么写。但是证明又没有数学上的错误,所以基本上肯定是姜萍自己写的。而且里面的(4)式和(5)式是一般性的结论。虽然正确,但是在解答中是多余的,在完整的解答中根本不需要。也就是说,如果是抄现成的解答,不会出现(4)和(5)式。所以黑板上是姜萍思考的过程,不可能是抄现成的解答。

针对那些小错误(西格玛写成/2,把伽马写反),北星老师认为一个17岁的中专生写黑板有些不规范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如果是造假,为什么不造得更完美一些?拍视频前找个懂数学的检查一下黑板不是什么难事吧?

还有人说,题目这个定义域w不等于零有何深意啊?要让csc有意义,w应该不等于2*m*pi才对啊。北星老师的回复是”题目大概是拍视频临时出的,出得不大严谨,跟姜萍无关“,这也更加证明这个不是摆拍了,不然出题的人事先会更深思熟虑的。

另外,姜萍是用LaTex提交的答卷,那些人质疑一个中专生怎么可能熟悉使用LaTex?难道她还是计算机天才?对此,北星老师的回复是,LaTex也不是什么高深难学的东西,我学了不到一个星期就差不多能熟练使用了,压根不需要计算机天才。

2.

关于姜萍中考数学满分150分,姜萍考了83分,我听说的一个原因是她卷子没有做完,这个其实不难理解,中考的题目都是计算题,很多时候也是考熟练程度,对一个家境非常普通,父亲在外打工的农村女孩来说,也没机会去上补习班刷题,解题速度自然不会很快。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数学的计算能力和推理逻辑能力完全是两个能力。初级阶段的数学都是考计算能力,越往上,对抽象思维和逻辑思考能力的要求就越高。我认识的一个数学行家就说过,AIME(美国一个中级难度的中学数学竞赛)是可以靠刷题通过,但AIME之上,就是看天赋了。

我之前提到过的得菲尔茨奖的韩国数学家许俊珥小时候也没有显示什么数学天赋,而是钟情于诗歌和文学。他的同事反映他平常是一个慢条斯理的人,说他“说话很慢,经常停顿,用词谨慎,以一种近乎冥想的平静、平和的方式表现自己。如果你和他谈微积分,不到5分钟便会得出结论:这个人连资格考试都通不过。他(的思考)实在是太慢了。”

但许俊珥的慢是他的一种独特的思考方式,他认为应该花更多时间,来寻找一种更清晰、更有吸引力的方法,而姜萍或许也是这样一种略微有些慢的数学天才吧。

姜萍事件为什么会这么刷屏,对我们普通人冲击这么大,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个故事实在是太励志,太爽文了,就像是一个女版扫地僧打败武当少林各路高手,太不符合常人的思维逻辑了,所以也不奇怪有质疑的声音。其实,对任何一件事件,质疑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一开始就是带着偏见甚至是恶意,吹毛求疵,就很有问题了。

3.

虽然我相信姜萍没有造假作弊,但是我认为她决赛获奖还是挺难的,首先初赛和决赛的难度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初赛相当于大学本科二年级的难度,决赛是数学博士生入学级别的难度,难度提高了好几个档次。去年阿里数学赛初赛第一名决赛什么奖都没有拿,姜萍毕竟只是自学了两年的大学数学,想要和这些很多是小学就开始系统数学训练的高手们PK,可能还是差了点火候。

第二就是初赛和决赛的规则不同。初赛是48小时,是开卷比赛,可以查阅资料,但决赛是8小时,闭卷考试,不可以查阅资料的。这对于数学储备还有些欠缺的姜萍来说,肯定会有些影响的。

第三就是我的一个老同学说的,那些顶尖高手们还没有完全发力,他们大概没有48小时全部用上,反正能进入决赛就行。这些入围的都是顶尖高手,他们经常参加各种数学竞赛,所以姜萍要在决赛获奖,真的是相当困难。

但是她能在初赛排名全球12已经相当了不起了,因为初赛题目难度也相当大了,很多都是名校里数学系的专业选手,除了北大清华,据说许多是Putnam fellow(北美著名的本科生数学竞赛的前五名),她能秒杀一众高手,真的是太鼓励人心了。

姜萍事件反转?她有造假作弊吗?

视频截图 图源网络

就像劳东燕老师说的:”在我看来,人们不吝于对她的褒奖,不单纯是由于她在竞赛中取得佳绩,更多地或许是基于她活成了自由生命的美好样子:

有勇气,有热爱,有蓬勃的生命力,愿意为热爱的东西不计所得地付出与坚持,突破社会所施加的各种无形枷锁。

谁说女生学不好数学?谁说起点不高的中专生不配拥有大的梦想?

姜萍事件反转?她有造假作弊吗?

图源劳东燕微博

在我们这个社会,有太多的无形枷锁,太多的有形规训,总之就是要你服从与随大流,安于社会对你的定位。

这样的氛围中,很多人也会自我设限,给自己戴上“纸手铐”,成为囚禁自己的看守。

作为自己看管的囚徒,认同自己不配有梦想,不配痴心妄想去追求自身地位看起来难以企及的东西。

可是,社会的不公与偏见,不可能会因为个人的循规蹈矩而得到改变;相反,循规蹈矩地安于社会对自己的定位,恰恰就是在为社会的不公与偏见添砖加瓦。

勇于尝试与付出才可能突围而出,也才有可能改变自己的人生,改变社会既有的不公与偏见。

对个体而言,我们虽然难以使自己免于被社会规训,但至少可以保有不接受规训结果的自由。

也就是说,接不接受社会的规训结果要由自己来决定,不因社会对我们的定位而在心理上自我设限。

你有权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也能够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说得真好,打破那些无形的枷锁,消除规训社会的偏见,不给自己设限,勇于尝试,愿意付出,找到自己的热爱,坚持自己的热爱,把自己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这是姜萍奇迹最打动人心也是最值得言说的一个视角。

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