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在饥饿与追杀中蹚出东归血路,近陕北被俘强制当兵,终逃出北归

作者:爱笑历史

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岁月,饥饿、流离和死亡无处不在。一群川军西征的老红军在凶残的祁连山中艰难求生,他们身怀报国救民的赤子之心,但命运却把他们抛向了生与死的边缘。面对敌人的血腥追杀,他们仍咬紧牙关,前赴后继,用热血浇灌出一条归途。这就是红九军保卫局长陈宜贵和战友们的故事。他们在饥饿与残酷追杀中挣扎求生,走过一条漫长曲折的归途,难道就只为重新穿上戎装?

他在饥饿与追杀中蹚出东归血路,近陕北被俘强制当兵,终逃出北归

那是1937年,西征的红军在甘肃高台一役后,损失惨重。陈宜贵和一百多名干部被编为游击大队,临危受命要从祁连山区突围东归延安,向中央报告这里的战况。可谓是拿命在冒险啊!他们一路上遭遇重重困难,就连路边的野草都吃不上,仅剩的一口气全仗着顽强的毅力在支撑。

老天似乎也与他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看他们怎么在绝境中求生。寒冷刺骨,让一些同志在夜半时分就这么默默地离世了;狰狞的饥饿更是如幽灵般纠缠着他们,让人魂飞魄散。虽然偶有惊喜,如在一户人家化解燃眉之急,但更多的时候是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处藏身之所,却突遭马匪的疯狂扫射。一路血腥,死伤无数。眼看大队就要被全军覆没,只剩30多人的陈宜贵被迫分散行动,以求保存最后一丝力量。

他在饥饿与追杀中蹚出东归血路,近陕北被俘强制当兵,终逃出北归

在这人狠话不多的生死关头,一名负伤的女政委却对陈宜贵说,她也要去延安。这幽怨的言语透着对生的渴望,让人几近哽咽。陈宜贵虽被迫将她送走,却也为之心如刀割。从此小队只剩4人,孤军奋战。

一路艰辛,他们食不果腹,只能吞食几滴牙膏充饥。走投无路时,却还要遭遇民团的血盲围剿,几乎绝处逢生。就连一向机警的陈宜贵,也曾在极度虚弱时被幻觉所迷惑,好不容易摆脱祁连山的魔爪,但延安仍遥不可及。

他在饥饿与追杀中蹚出东归血路,近陕北被俘强制当兵,终逃出北归

"有路终无路,无路亦终有路。"他们咬紧牙关,冲破重重阻碍,终于到了黄河边。当陈宜贵在憧憬着光明的未来时,却突遭民团的狡猾算计,陷入生死边缘。就在绝望的关头,大雨倾盆而下,黑夜为他们掩护,终于得以脱身。"有雨好涯歌,无雨庭院静。"这一路艰苦,凝聚着多少血泪。

从祁连山到黄河,这一路血雨腥风,饱经生死磨难,才让他们体会到革命之路的艰辛。当远离沙场硝烟,我们是否忘了,当初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们为之付出了何等代价?每每重温历史,才知一切来之不易。

他在饥饿与追杀中蹚出东归血路,近陕北被俘强制当兵,终逃出北归

1924年,这条走过艰险曲折的归路并未止步于此,随后险阻更在后头。陈宜贵和战友还将再度踏上征程,面临生死考验。但他们信念坚定,对祖国的热爱是推动前行的强大力量。让我们学习他们这种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在新的征程中书写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