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ARJ-21累计交付112架,今年预计将交付33架。

作者:YY科技馆

引言

自2008年首飞以来,ARJ-21宽体喷气客机凭借其优异的性能逐步确立在国内航空市场上的地位。据统计,截至2023年8月,ARJ-21共计交付112架,成为国内短程支线航线上最主要的机型之一。展望未来,ARJ-21将在国内航线市场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这款国产支线客机的成长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值得深入探讨。

ARJ-21累计交付112架,今年预计将交付33架。

一、ARJ-21项目的起源与历程

ARJ-21项目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当时,国内航空市场迅速扩张,对支线客机的需求日益增长。为满足这一市场需求,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commercial aircraft corporation of china,简称COMAC)于1998年开始着手研发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支线喷气客机。

经过近10年的研发与试验,ARJ-21于2008年11月28日首次成功试飞,标志着该型号机型研制工作进入了关键阶段。此后,ARJ-21经历了漫长的试飞测试、鉴定评审、型号证书获取等过程,最终于2015年11月成功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正式开始量产交付。

ARJ-21累计交付112架,今年预计将交付33架。

2016年6月28日,神舟航空公司接收了ARJ-21首架交付机,标志着该型号机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自此,ARJ-21步入了快速发展期,产能不断提升,订单量稳步增加。截至2023年8月,ARJ-21的累计交付架数已经达到112架,成为国内支线航线上应用最广泛的机型之一。

二、ARJ-21项目的关键技术突破

ARJ-21作为大陆自主研发的首款喷气支线客机,在研制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为其后续的平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ARJ-21累计交付112架,今年预计将交付33架。

宽体机设计

ARJ-21选用宽体机型设计方案,相比传统窄体支线客机而言,其客舱内部空间更加宽敞舒适,能够提供更佳的乘客体验。同时,宽体设计也使得货舱容积更大,提升了货运能力。

宽体设计方案的选择,不仅是顺应市场需求的结果,也是基于ARJ-21自身技术条件做出的明智抉择。作为国产首款喷气支线客机,ARJ-21在机体结构、气动设计等方面均实现了突破性进展,为宽体设计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ARJ-21累计交付112架,今年预计将交付33架。

先进复合材料广泛应用

ARJ-21大量采用先进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等,运用于机身、机翼、尾翼等关键结构件的制造。相比传统金属结构,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抗疲劳性能优异等特点,可有效降低机体重量,提升燃油效率。

ARJ-21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不仅体现了该项目的技术创新能力,也标志着大陆在先进航空复合材料制造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为今后更多国产航空产品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ARJ-21累计交付112架,今年预计将交付33架。

涡扇发动机国产化

ARJ-21搭载的是大陆自主研制的CJ-1000A涡扇发动机。该发动机采用先进的三轴设计,在推力输出、燃油效率、可靠性等方面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CJ-1000A发动机的成功研制,标志着大陆在支线客机发动机自主化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相比之前依赖引进外国发动机,ARJ-21实现了关键发动机的国产化,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提升了产品的自主可控能力。

ARJ-21累计交付112架,今年预计将交付33架。

飞行控制系统国产化

ARJ-21的飞行控制系统完全由国内研制团队自主开发,包括数字fly-by-wire飞行控制系统、完全电传操纵系统等核心部件。这些先进的飞控技术不仅保证了ARJ-21的安全性能,也彰显了大陆在航空电子领域的技术水平。

总的来说,ARJ-21在宽体设计、复合材料应用、发动机国产化、飞控系统自主研发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为该项目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这些创新成果也必将对大陆航空工业的整体水平产生深远影响。

ARJ-21累计交付112架,今年预计将交付33架。

三、ARJ-21的市场表现与发展前景

2016年6月,ARJ-21首次投入商业运营以来,凭借其出色的性能和优异的乘客体验,在国内支线航线市场上逐步确立了自己的地位。截至2023年8月,该机型的累计交付量已超过112架,成为国内应用范围最广泛的支线客机之一。

市场需求旺盛,订单量稳步增长

ARJ-21的订单量增长势头良好。自2016年首次交付以来,该机型已陆续获得来自国内众多航空公司的采购订单,包括大型航司如东航、南航,以及一些区域性航司如祥鹏航空、新湖航空等。

ARJ-21累计交付112架,今年预计将交付33架。

订单量的不断增加,充分彰显了航空公司对ARJ-21的高度认可。主要得益于该机型优越的技术性能、出色的经济性以及良好的乘客体验。尤其是在短程支线航线上,ARJ-21的表现令人满意,深受航司青睐。

根据COMAC的预测,未来10年内ARJ-21的年交付量将保持在30-40架的较高水平,市场前景广阔。这离不开航空公司的持续支持,也标志着ARJ-21已经成为国内支线航线上不可或缺的重要机型。

ARJ-21累计交付112架,今年预计将交付33架。

产能持续提升,交付速度加快

为满足旺盛的市场需求,ARJ-21的生产能力也在持续提升。COMAC已经建立了成熟的批量生产体系,产能不断扩大。

2023年,ARJ-21的年交付量有望达到33架,较2022年的25架有了大幅增长。

产品性能持续优化,用户体验不断提升

ARJ-21不仅在订单量和交付速度上表现出色,在技术性能和用户体验方面也在不断优化提升。

ARJ-21累计交付112架,今年预计将交付33架。

首先,ARJ-21凭借出色的航线适应性和经济性能,深受航空公司的青睐。该机型最大航程达3700公里,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国内支线航线的需求。同时,其出色的燃油效率和较低的运营成本,也使其具备了良好的经济性。

其次,ARJ-21的乘客舱设计舒适性较好,空间宽敞,座椅设计人性化,为乘客带来舒适的飞行体验。此外,该机型还配备有先进的航电系统和娱乐系统,进一步提升了乘客的满意度。

ARJ-21累计交付112架,今年预计将交付33架。

随着生产制造和服务支持体系的不断优化,ARJ-21的可靠性和维修性也不断提升。数据显示,ARJ-21在商业运营中的安全性能和正常运行率稳居国内同类机型前列。良好的使用体验和优异的运营数据,进一步增强了用户对该机型的信任。

未来,COMAC将持续投入研发资金,进一步优化ARJ-21的技术性能和用户体验。预计在机体结构轻量化、发动机升级、机载系统智能化等方面将会有新的突破,增强ARJ-21的市场竞争力。

ARJ-21累计交付112架,今年预计将交付33架。

出口市场拓展初见成效

除了在国内市场取得成功外,ARJ-21机型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也初见成效。2022年,该机型先后获得了俄罗斯联邦航空局和印度民航局的型号合格认证,为未来进入相关市场奠定了基础。

随着出口认证的陆续获得,ARJ-21已经开始进入国际市场。2023年,印尼鹰航公司订购了50架ARJ-21飞机,这不仅是该机型在海外的首批大单,也标志着ARJ-21开始走向国际化。

ARJ-21累计交付112架,今年预计将交付33架。

未来几年,随着更多国家的型号认证相继到位,ARJ-21有望进一步打开海外市场。借助国家"一带一路"倡议,ARJ-21有望成为连接亚洲、非洲等新兴市场的重要支线客机。同时,凭借其出色的性能和良好的口碑,ARJ-21也有望在欧美等成熟航空市场站稳脚跟。

总的来说,ARJ-21 在国内外市场的表现都令人鼓舞。无论是订单饱满、交付速度加快,还是性能优化和用户体验提升,以及初步进军海外市场,都充分展现了这款国产支线客机的巨大潜力。

ARJ-21累计交付112架,今年预计将交付33架。

四、ARJ-21未来发展方向

展望未来,ARJ-21必将在国内外航空市场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此,COMAC正在从多个维度谋划该机型的未来发展。

机型升级与改进

针对ARJ-21在商业运营中积累的经验和用户反馈,COMAC正在着手对该机型进行升级改造。主要包括机体结构轻量化、发动机升级、航电系统智能化等方面的技术创新。

ARJ-21累计交付112架,今年预计将交付33架。

在机体结构方面,COMAC将进一步扩大复合材料在机身、机翼等关键部件的应用比例,以进一步降低机体重量,提升燃油效率。同时,还将优化机身外形设计,改善气动性能。

发动机方面,COMAC正在研发具有更高推力和效率的CJ-1000AE型号,计划于2025年左右投入ARJ-21的批量生产。新发动机的应用将大幅提升ARJ-21的航程和爬升性能。

ARJ-21累计交付112架,今年预计将交付33架。

航电系统也是重点优化方向之一。COMAC将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打造更加智能化的飞机系统,提升ARJ-21的飞行自动化水平和运维效率。

通过上述技术改进,ARJ-21的综合性能将进一步优化,为未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奠定基础。

机型衍生与产品线拓展

在现有ARJ-21机型的基础上,COMAC还计划推出一系列衍生产品,进一步丰富ARJ-21家族。

ARJ-21累计交付112架,今年预计将交付33架。

首先,COMAC正在研发ARJ-21-700增程版本,该机型将在ARJ-21标准版的基础上,通过提升发动机推力、优化机身设计等措施,实现航程的大幅增加,最大航程有望达到4500公里以上。增程版ARJ-21将满足更长航线的需求,进一步扩大该机型的应用范围。

其次,COMAC还计划推出ARJ-21货运版本,针对货运市场需求进行专门设计。该机型将在标准客机的基础上,对货舱容积、载货能力等方面进行优化,满足货运航线的独特需求。

ARJ-21累计交付112架,今年预计将交付33架。

除此之外,COMAC还将研发具有STOL(短距起降)能力的ARJ-21-F型号,以及可承担某些特殊任务的专业版本,如海上巡逻机、医疗救护机等。

通过不同衍生机型的推出,ARJ-21产品线将更加丰富,满足更广泛的市场需求,进一步巩固其在支线航空市场的领先地位。

ARJ-21累计交付112架,今年预计将交付33架。

国际化发展战略

随着ARJ-21在国内市场的成功应用,COMAC正在加快该机型的国际化步伐。

一方面,COMAC将持续推进ARJ-21在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型号认证工作。继俄罗斯和印度之后,COMAC计划在未来3-5年内,完成ARJ-21在东南亚、非洲、拉美等新兴航空市场的型号认证。这将为ARJ-21的海外销售铺平道路。

另一方面,COMAC还将加强ARJ-21的国际合作与营销。除了深化与印尼鹰航等客户的合作外,COMAC还将积极寻求与其他海外航司的合作机会,扩大ARJ-21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同时,COMAC还计划在海外建立ARJ-21的维修中心和培训机构,进一步提升该机型在国际市场的服务能力。

ARJ-21累计交付112架,今年预计将交付33架。

通过型号认证、市场营销和服务网络建设等多管齐下的方式,ARJ-21必将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各地区航空市场的重要纽带。凭借其优秀的性能和良好的口碑,ARJ-21有望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首选支线客机,为大陆航空工业参与国际竞争注入新的动力。

产业链持续完善

除了机型研发和市场开拓,COMAC还将持续完善ARJ-21的产业链体系,为该项目的长期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ARJ-21累计交付112架,今年预计将交付33架。

首先,COMAC将进一步加强对ARJ-21核心供应商的管控,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COMAC还将鼓励和支持更多国内航空配套企业参与ARJ-21的生产制造,不断丰富和优化产业链条。

其次,COMAC还将加大对ARJ-21客户服务体系的投入。除了在海外建立维修中心外,COMAC还将升级国内的维修网络,提高服务响应速度和维修质量。同时,COMAC还将加强对飞行员培养、运营保障等各环节的支持,确保ARJ-21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

ARJ-21累计交付112架,今年预计将交付33架。

再次,COMAC将持续加强ARJ-21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行业创新中心等平台,COMAC将进一步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不断推进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应用。

通过上述举措,COMAC将不断完善ARJ-21的产业生态,为该项目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ARJ-21累计交付112架,今年预计将交付33架。

总而言之,ARJ-21作为大陆自主研发的首款喷气支线客机,自2016年投入商业运营以来,凭借优异的技术性能和良好的市场表现,在国内航空市场上逐步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未来,COMAC将紧跟市场需求,不断优化ARJ-21的技术水平和用户体验,同时大力拓展海外市场,推动该机型向国际化发展。与此同时,COMAC还将持续完善ARJ-21的产业链体系,为该项目的长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ARJ-21累计交付112架,今年预计将交付33架。

ARJ-21必将在国内外航空市场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各地区航空市场的重要纽带,为大陆航空工业的国际化进程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