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运筹学大师——丁谓

作者:优雅风铃iip
运筹学大师——丁谓

北宋东京城平面图

北宋真宗年间宰相丁谓,被称为佞臣和“五鬼”之一。前有“溜须”,后有党同伐异,总体评价为负面,然而其确实有才,“会计”这俩字就是他提出来的。他的故事可供趣读一二。

一、杀人渡河

运筹学大师——丁谓

澶渊城距离汴梁只一河

景德四年(1007年),契丹太后和皇帝亲征宋朝,在河北如入无人之境,横冲直撞奔向宋朝皇都汴梁。在寇准坚持下,宋真宗亲征,到达黄河北岸的澶渊城,这时候丁谓为郓州知州兼齐、濮等安抚使,提举转运兵马巡检事,负责各种保障。黄河北岸的老百姓听说契丹大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就都拖家带口跑到了杨刘渡准备渡河避难,但这时候船老大们坐地起价,不给钱就拖着不给渡河。丁谓一想,吓不死你!弄了个死刑犯假扮成另一个船主,就在渡口那里斩首,还喊上:“叫你哄抬物价!叫你坐地起价……这下这些船夫们都老老实实按平时价把老百姓都送到了对岸。老百姓撤离,丁谓再安排把黄河岸边都插上五颜六色的旗帜,再找几个人不停地可劲敲锣打鼓,一百里都听得到,契丹人听到这么吵,估摸着有很多宋军呢,算了,先撤吧!

二、溜须

运筹学大师——丁谓

有才的佞臣

其实丁谓是个人才,也能够办事,做技术性人才管理户籍赋税,没问题。特别是他还能替皇帝办事,宋真宗要封禅泰山,绝大部分官员:反对!丁谓:no problem!并且充当计度泰山路粮草使、皇帝要修道观,绝大多数官员:反对!丁谓:no problem!修玉清昭应宫使。

运筹学大师——丁谓

封禅终结者——宋真宗

领导很满意,后果很严重,丁谓的官职一路红旗路灯,升到了参知政事的高度,也就是副宰相,正牌宰相是谁?寇准。大家差半级,面子上应该差不多?啥?不是的。寇准是个直肠子,经常在公众场合夸丁谓有才。有人就提醒寇准:丁谓是个墙头草,落井下石的人。寇准还是直肠子:单论办事能力,没人比得上丁谓。得到大哥的称赞,丁谓又高兴又感动,更卖力讨好寇准。一次皇帝请客,寇准喝汤的时候,不小心山羊胡上沾了汤汁。丁谓看见了,赶紧献殷勤,过来亲自给寇准擦胡子。伸手不打笑脸人,可这直肠子寇准又直男癌了:“参知政事是国家的高官啊,怎么过来给我溜须呢?”丁谓可谓是又羞又气,从此恩公变仇人,想着算计寇准。

运筹学大师——丁谓

溜须

宋真宗病了,丁谓就串通太监诬告寇准密谋扶太子提前上位,皇帝就把寇准贬为相州知州。丁谓还对寇准穷追猛打,使得寇准一贬再贬,还把所有跟寇准有关系的官员都贬出京城。丁谓最后做到了司空、晋国公的高度。登高易跌重,皇帝换人了,摄政的刘太后和小皇帝不惯着她,一撸再撸。这哥们被贬的时候不研究科学了,研究因果报应了。

三、一举三得(丁谓建宫)

运筹学大师——丁谓

清明上河图局部

当然,丁谓的才能从一个一句单的是故事里就可以窥见一二。

运筹学大师——丁谓

东京皇城平面复原图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宋朝汴京皇宫失火了,几个宫殿烧成一片废墟。那,修呗。这件事难在几点:1.材料运输。修宫殿需要土方用来做夯土和烧砖,还有做梁木的巨大木料,从城外运路途遥远,巨大的运输车和宽大的梁木运进皇宫可能需要拆毁街道边的部分民房以拓宽道路;2.废料运出皇宫,同样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3.基于以上两点,耗费巨大的运输和拆迁费用,而国库有限。而且,工期太长,皇上也不高兴。

运筹学大师——丁谓

大宋东京城平面图

丁谓接了这个差事。通过巧妙运筹,完美地解决了这个事。1.取土远?那就就近把皇城外不远的街道挖成大坑,这些土就近运进皇城夯土和烧砖。2.巨木运输难?好,挖好的街道上的坑连通汴河和金水河,巨木等建筑材料放在竹筏上从水上运到皇城内。建好了?好,把大火烧的废墟清理一下,都堆到街道上挖的深坑里,填平,搞定!3。啥?费用?所用费用不足原预算的三分之一。

运筹学大师——丁谓

宋徽宗赵佶瑞鹤图

项目管理,运筹学,不得不承认,古人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