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人老了不在于运动,不在于喝水?医生提醒:只需牢记4项长寿准则

作者:王权富贵
为了更好地讲述文章内容,人物情节为虚构,请理智阅读

同小区的李奶奶,87岁的高龄身体依然硬朗,做饭、收拾屋子这种比较轻松的家务她依然可以做到。

人老了不在于运动,不在于喝水?医生提醒:只需牢记4项长寿准则

平时出门遛弯时,碰见李奶奶,大家也会纷纷上前讨教长寿的秘诀。

李奶奶常跟小区的人说:“其实我没有什么长寿的法宝,只是在平时会严格遵照医生的嘱咐”。

原来,医生告诉她:“人老了不在于运动,不在于喝水,只需牢记4项长寿准则就可”。

具体是哪4项呢?可以跟随文章来了解一下。

人老了不在于运动,不在于喝水?医生提醒:只需牢记4项长寿准则

一、长寿的标准和表现

步入中年或者老年后,人们常常会不断感叹“岁月催人老”“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了”之类的话语。

从古至今,“如何延长人的寿命”一直是医学上在探究的问题,但医学水平的参差,导致古今所界定的长寿年龄完全不同。

目前,按照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划分标准,70岁以下已经不能算为老人,而是中老年人,60—74岁为年轻老人;74—90岁为老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人老了不在于运动,不在于喝水?医生提醒:只需牢记4项长寿准则

这样的划分标准可能让很多人感觉惊奇,毕竟生活中80岁以上的老人其实也并不是特别多,不过中国人的平均寿命确实在逐步增长,根据有关报道,国人的寿命在2035年预期将从2019年的77.7岁增长到81.3岁。

但长寿并不仅仅指年龄,在国际标准中也有关于什么样的状态可以称之为长寿的相关界定。

除了年龄,保持身体健康、拥有自理能力、保持较高的认知水平、心态积极开心都是长寿更为关键的表现。

人老了不在于运动,不在于喝水?医生提醒:只需牢记4项长寿准则

长寿并不是“保持活着”,而是要活得长、活得好、活得开心,生命延续的质量和生命延续的长度同等重要。

因此,能称得上长寿的老人应当具备良好的身体机能、认知能力保持稳定或缓慢下降、心态更加健康轻松、能够继续学习并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等特征,这也是很多中老年人在面对同龄人时显得更加年轻的主要原因。

长寿并非仅仅意味着年龄的增长,而是在身体、心理、社会能力等多方面保持健康的状态,拥有更高质量的老年生活。

人老了不在于运动,不在于喝水?医生提醒:只需牢记4项长寿准则

二、长寿是多样因素综合的结果

做到以上4点,相信你会觉得老年生活更加美好,从而进一步促进身心健康。当然,想要拥有更长久的寿命,还需要很多其他的因素共同作用。

比如选择宜居的生活环境,绿色、舒适的乡村或者空气质量更好的城市郊区,更加接近原生态的居住环境能够帮助老年人拥有更加舒畅的心情状态。

人老了不在于运动,不在于喝水?医生提醒:只需牢记4项长寿准则

还有定期性的身体检查,借用一定的医疗手段减少老年时因疾病带来的痛苦、经常适度运动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魄、将生活重心放在自己身上。

不过多操劳和担心子孙的生活,从内心真正做到“儿孙自有儿孙福”。药物与保健品使用有度,不过度服用和依赖药物等生活习惯的养成和生活态度的保持。

从多方面改善,在延续寿命的同时,也能拥有更加幸福快乐的晚年生活,这才是高质量的长寿生活。

人老了不在于运动,不在于喝水?医生提醒:只需牢记4项长寿准则

三、医生提醒:长寿只需牢记4项长寿准则

1、常动脑,保持思维活跃性

按照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在2020年发布的书籍《写给中国人的健康百岁书:健康长寿专家共识》所述,长寿者大脑会更加年轻,这种状态也被称为“智者寿”。

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也有提到过更加智慧的人往往拥有更加长久的寿命。当然,此处的智慧并不仅仅指学问有多高、受教育程度有多高,而是指具有较高认知水平,在为人处世、心理调适、社会环境适应、内心平和稳定等方面拥有较高智慧,能够对生活和健康有着更好的管理。

人老了不在于运动,不在于喝水?医生提醒:只需牢记4项长寿准则

而在现代科学研究中,也不断证明认知水平较高、经常动脑、思维更加活跃的人能够拥有更长久的寿命。

人类大脑的神经都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经常动脑在脑神经学上一般认为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效率会有所提升。

大脑在学习和认知活动中能够促进神经元的连接,从而增强大脑的经过性和适应性,减缓大脑萎缩和认知衰退。

大脑的健康度更高,阿尔茨海默症、认知混乱等情况出现的几率也会更小。

人老了不在于运动,不在于喝水?医生提醒:只需牢记4项长寿准则

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讲,要经常保持大脑思维的活跃性,多多学习,多多思考。

每天保持一定的阅读量,尝试将思考用文字方式表达出来,学习一门新语言、一项新技能,做数字游戏、棋盘游戏等具有挑战性的活动,能够保证大脑每日的活跃度,从而减缓大脑衰老,进而达到长寿的效果。

2、心态积极更能保证身体康健

俗话说得好“人老心不老”,人们常常用这句话形容一个人虽然年纪渐长,但心态依旧年轻的状态。

进入老年状态后,很多老年人会因为不再工作、子女不在身边等原因,从而导致价值缺失,孤独感上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除去先天性的或者遗传性的疾病,心态的健康更能保障身体的康健。

人老了不在于运动,不在于喝水?医生提醒:只需牢记4项长寿准则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去关注自身心灵的修养,保证心态的积极向上和情绪的平和稳定,对于罹患重疾病的病人而言,心理状态的健康在临床上也被认为能够促进病人身体的康复和延长病人的寿命。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更容易面临担忧、焦虑、虚无等负面情绪的影响,

因此,老年人更应该多多出去走动,培养插花、书法、舞蹈、运动、摄影等多方面的爱好。

通过爱好和学习等行为,形成自己的娱乐和休闲的圈子,在社会交往中获得情感支持,从而减少孤独感、不被需要感等负面情绪,保证更加正向的能量状态,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而养成更加康健的身心。

人老了不在于运动,不在于喝水?医生提醒:只需牢记4项长寿准则

3、饮食均衡且营养

饮食是人体获得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对于老年人来讲,想要在晚年时期依然能够保持充沛的活力,那便需要在饮食上下功夫。

不仅要吃的足够,吃得饱,还要能够保证饮食的均衡性,从而使身体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吸收,这样才能更加健康,在面临疾病时自身的抵抗力也能够帮助身体更快地恢复。

那首先是要吃得足够、吃得饱。在饮食丰富的现在,这样的要求看似有些好笑,毕竟中国人的菜篮子现在是充足的很。

人老了不在于运动,不在于喝水?医生提醒:只需牢记4项长寿准则

这样要求并不是因为现在的老人吃不起饭,而是对于老年人而言,消化系统的减弱,会让他们食欲降低,加上活动量消耗的减少,很多老年人常常面临吃不下去饭的问题,所以要吃得足够,保证身体能量的提供和营养的吸收。

其次就是要吃得好,营养要均衡。老年人身体内的微量元素流失得快,尤其是对于钙、铁、锌等对身体健康至为关键的微量元素,所以需要通过配比合理又均衡的膳食来保证各种营养的供给。

在每日的饮食中,调整好肉类、奶蛋制品和蔬菜、水果以及坚果等的比例,保证营养供给充分的同时,再根据个体的元素缺失针对性的补充一些微量元素和矿物质。

最后,需要注意得是饮食有度,不要过于贪吃,也不可吃得过饱,消化系统功能减退本身就会带来一定的消化不良,所以老年人更不应该食用过多量的食物。

还有一些地域性的饮食习惯导致的重油重盐重辣等口味,在老年时期则应该做出一些调整,多食清淡的、自然健康的蔬菜瓜果,对身体更有益处。

人老了不在于运动,不在于喝水?医生提醒:只需牢记4项长寿准则

4、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时间

“每日保证7小时的充足睡眠”是世界卫生组织对于老年健康判断的重要标准,“人老觉少”是困扰很多中老年人的烦恼。

睡觉对于人体能量的恢复和身体抵抗力的提升至为关键,尤其是高质量的睡眠,能够帮助人们获得一整天的神清气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常常会面临入睡困难、夜间多次醒来和早醒再难入睡的情况,对于养成健康的体魄产生很不利的影响。

有效的睡眠调整是获得长寿的必要条件,需要一定的方式或措施去达到。比如形成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点入睡,调节生物钟,形成更科学的睡眠节奏。

人老了不在于运动,不在于喝水?医生提醒:只需牢记4项长寿准则

营造舒适美好的睡眠环境,选择更加亲肤柔软的床上用品,减少卧室的蓝光和冷光,睡前要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让大脑在更加舒适的环境中放松。

此外,也可以在白天增加适度的运动,比如太极、瑜伽、散步等,让身体更加的舒坦,适量的身体能量消耗也有助于睡眠。

参考内容来源:

齐鲁壹点 2020-09-18——“官方”这样定义长寿:高寿+自理

人民网 2019-08-12——专家教你长寿秘诀 人类最高寿命可达150岁

参考消息 2023-07-01——健康长寿的“蓝区"老人,他们有哪些秘诀?

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1-11-28——关注“长寿不健康”:健康晚年离不开心理健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