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扎心了:大多数有钱人,一直劳苦劳累,很多普通人,忙着吃喝玩乐

作者:梁先森说说

扎心了:大多数有钱人,一直劳苦劳累,很多普通人,忙着吃喝玩乐

原本约好几个朋友一起坐坐,当天中午的小利打来电话说可能来不了了,他突然想起当天是孩子姑姑的生日,当晚应该安排家族聚餐。

平时妹妹对自己一家,尤其是孩子照应不少,所以她的生日,是无论如何也不应该缺席的。

后来等我们几个碰头后不久,小利又打电话来说,他又能参加我们的饭局了。

原来他妹妹光忙着做生意,连自己的生日都忘记了,是在自己卖场里叫外卖解决的晚餐。

小利妹妹生意做得还不错,平时也很照顾自己的家人,其他兄弟姐妹买房买车急需帮忙的,据说她都主动拿钱出来。

这样看来,小利妹妹是妥妥的小富婆一个。像这样的有钱人,每天都是实实在在做事。所以,才可以源源不断地积累财富。

倒是我们这些“穷人”,总想着的这也庆祝一下,那也纪念一下,老爱搞一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没几个钱近身,却整天想搞情怀,搞仪式感,实则就是好吃懒做,沉溺于吃喝玩乐,自然财富就会越来越少,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扎心了:大多数有钱人,一直劳苦劳累,很多普通人,忙着吃喝玩乐

最近,一名做生意的朋友给我打来视频电话,他一身农民伯伯的穿着。

我惊讶:您这又是搞什么大项目?

朋友说他在某AAAA级景区,他拿下了那里的经营权,叫有空和几个朋友下去玩。

这个景区在疫情期间曾一度荒废,现在他拿下经营权后,带着公司一群员工亲自给景区一片果园锄草。

我说你那么大一个老板,还要亲自下地劳动?

“嗨,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其实,他一直都没有闲下来过。

认识他的十多年时间里,他一直在持续创业,一个项目成功了,就组一个团队运营,一个项目失败了,又赶快换一个项目,从来没有停下脚步。

其实,他早已有一份旱涝保收的主业,有着稳定的现金流,拥有多处不动产,早就实现了财富自由。

而我们普罗大众,刚勉强维持好一日三餐,就想着提前退休了。可那些已真正实现了财富自由的人,却貌似永远都停不下来,创业已然是他们生活甚至是生命中的一部分。

非常扎心的一个事实就是,大多数有钱人,一直在劳苦劳累,而很多普通人,却在混吃等死。所以,阶层跃迁,谈何容易!?

扎心了:大多数有钱人,一直劳苦劳累,很多普通人,忙着吃喝玩乐

网上曾经流传出一张王健林的行程表,凌晨四点就起床,然后几十分钟一项安排。

在一天时间内,不但出了省,还出了趟国,辗转各地,行程满满,晚上又赶回北京的办公室上班。

那些在各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人,无一例外都是超级大忙人,都是能把单位时间价值提升到最大化的人。

在经济下行,房地产行业极不景气的形势下,以地产为主打产业的万达集团近些年也不断传出危机信号。

为了让万达活下来,向来勤勉的王健林不断奔忙游走,甚至不惜出售股权、资产去“断臂求生”,让集团逐步走出险境。

在刚刚揭晓的《2024新财富500创富榜》上,王健林、王思聪以1408亿元的总持股市值,从去年的第25名重新回到第9名,也成为前10名中唯一的地产企业家。

“王健林王思聪父子重回创富榜前十”的话题,也一度冲上热搜榜。

商海搏击,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马云说,你想成功,就要比别人多勤奋一点,多努力一点,多有一点理想,我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雷军也说过,别以为创业很酷,选择创业,就是选择了苦逼的生活,而不是享受人生。

所以,我们大多数人,光想到的是成功者表面的光鲜亮丽,而别人背后的劳心劳肺,劳苦劳累,却往往选择了忽略。

因为我们一点也不想吃苦,总想着不劳而获,想着一夜暴富,但这样的想法未免太傻太天真。

扎心了:大多数有钱人,一直劳苦劳累,很多普通人,忙着吃喝玩乐

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就在于对自我人性的约束,这也是人与人之间拉开距离的根本。

自私、贪婪、恐惧、懒惰、缺乏自制、自我怀疑等等,都是人性的弱点。

而高手与普通人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对自我人性弱点克服的程度。

有的人一生都生活在舒适区,充分顺应自己的人性,贪图享乐,好吃懒做,这样的人永远也赚不到钱,自然就会一直生活在社会底层。

其实,只要能克服自我人性,就能够超越大部分人,不断克服自我人性,就是在不断地超越其他人。

那些有钱人,就是在别人努力的时候,他更努力,别人在娱乐休闲的时候,他仍然坚持努力。

他们深知创业不易,守业更难,所以,即使成功了,他们仍然保持着艰苦奋斗,积极进取。而不是贪图享乐,纸醉金迷。

很多时候的“贫富”差距,其实并不是社会问题,而是个体对自我人性约束的差别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