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使馆车违停事件反转:余琦致歉,警方确认三违规,态度软化

作者:荧光天台

导读

一位自称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秘书长的大妈在北京引发争议,称使馆车有豁免权停在人行道上。

网友揭露其身份后,大妈道歉却遭到更多批评。

这样的公共事件让人不禁猜想权力是否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使馆车违停事件反转:余琦致歉,警方确认三违规,态度软化

公众要求调查大妈身份

使馆车违停事件反转:余琦致歉,警方确认三违规,态度软化

如今在大陆,对于任何人而言,法律都是公平的,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哪怕是官员家属,也不行。

使馆车违停事件反转:余琦致歉,警方确认三违规,态度软化

近日,一段视频在网上传播,一位大妈嚣张地把使馆车开到人行道上停下来,并声称“使馆车有豁免权”,引发公众关注。

使馆车违停事件反转:余琦致歉,警方确认三违规,态度软化

该大妈的行为被质疑,不仅是因为她把车停在了人行道上,更是因为她无视交通规则、公共秩序,甚至还对路人指手画脚,这种行为实在是太过分了。

使馆车违停事件反转:余琦致歉,警方确认三违规,态度软化
使馆车违停事件反转:余琦致歉,警方确认三违规,态度软化

大妈身份确认及道歉

经过网友的追根问底,这位大妈的身份似乎水落石出了。

原来她叫余琦,是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的秘书长,这也就难怪她会说“使馆车有豁免权”了。

面对舆论的谴责,余琦出面道歉了。

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即便余琦已经道歉,网友们对她批评声却依然不减,相反还因为她的道歉态度问题,对她进行了更猛烈的抨击。

使馆车违停事件反转:余琦致歉,警方确认三违规,态度软化

事件起因及公众态度

6月18日下午5点左右,一辆红色的使馆车停在了北京西三环北路上的人行道上,而且还是一个下坡路口的地方。

本来只是一辆车违停而已,并不会引起太大的关注,但是令人无法接受的是,这位大妈不仅没有把车开走,还趁着下雨天站在人行道上遮雨顶风抽烟。

更过分的是,当有路人上前劝阻时,她还理直气壮地说:“使馆车有豁免权。”

这种不尊重交通规则、不尊重公共秩序、更不尊重他人的行为,自然引起了路人和网友们的愤怒和谴责。

使馆车违停事件反转:余琦致歉,警方确认三违规,态度软化

使馆车辆与公共规则

使馆车违停事件反转:余琦致歉,警方确认三违规,态度软化

使馆车并没有什么豁免权可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公约》第四十条规定:“外交代表团的成员对本国或者派驻国享有免受个人逮捕或拘留以及对其人身实施侵犯的豁免特权。”

这就意味着使馆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可以豁免一些特殊交通规则,但并不代表他们可以肆意违反交通规则,更不能干扰公共秩序和影响他人正常出行。

使馆车违停事件反转:余琦致歉,警方确认三违规,态度软化

大妈的道歉与公众反应

面对舆论的谴责,余琦出面道歉了。

她表示自己是“因公出差赶时间”,“不应该违规停车”,更“不应该在他人眼中有所特权”。

她承认自己“言行粗鲁”,并且向所有受伤害的人表示歉意。

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即便余琦已经道歉,网友们对她批评声却依然不减,相反还因为她的道歉态度问题,对她进行了更猛烈的抨击。

很多网友认为余琦的道歉并不真诚,而且她作为一名高级官员却连基本的公德都不懂,这种行为实在让人无法接受。

甚至有网友表示:“道歉归道歉,作为高级官员绝对不能容忍,必须严惩!”

针对此事,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也进行了通报。

据通报称,余琦超越规定停车作业、违反禁令标线指挥机动车通行、妨碍他人正常通行三项违规行为已经被认定。

目前余琦已经被约谈,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理。

虽然余琦已经道歉了,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对她的批评声依然不减。

使馆车违停事件反转:余琦致歉,警方确认三违规,态度软化

结语

看似强大的身份并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公共秩序和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大妈的道歉是否真诚,值得深思。

你觉得应该如何处理这样的事件?快来留言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