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美国指指点点普京访朝,俄方风趣反击:还是担心拜登自己吧

作者:张帅研究员

近日,白宫新闻发言人就俄罗斯和朝鲜加强合作表示担忧,称这一举动应当引起所有致力于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人士的警惕。对此,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做出尖锐幽默回应,直指美方应当操心的是拜登总统自身的状况。

美国指指点点普京访朝,俄方风趣反击:还是担心拜登自己吧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

扎哈罗娃一语双关地指出,拜登不仅在身体健康方面令人担忧,作为一个核大国的领导人,他的财务状况也暴露了与"乌克兰腐败骗局"有关的犯罪性质。这番言论不无影射拜登政府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做法,同时也将矛头直指拜登本人面临的种种质疑。

事实上,81岁的拜登总统近来确实频频出现令人费解的举动,引发外界对其身体和精神状态的担忧。在6月举行的七国集团(G7)峰会期间,拜登在与各国领导人合影时竟一度离群,似乎迷失了方向。尽管白宫辩称拜登当时是在与镜头外的人交谈,但这一尴尬一幕还是被特朗普竞选团队捕捉到,成为嘲讽拜登认知能力下降的素材。

美国指指点点普京访朝,俄方风趣反击:还是担心拜登自己吧

G7拜登的尴尬一幕

特朗普的发言人卡罗琳·利维特直言不讳地表示,从意大利到英国再到纽约,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人都在头条新闻中看到了拜登在G7峰会上展现出明显认知能力衰退的证据。特朗普阵营还借其78岁生日之际,列举了拜登的78项"政绩",包括此前的破产申请、两次弹劾,以及34项定罪。

年龄问题已成为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的焦点。尽管第一夫人吉尔·拜登在为"老年人支持拜登"活动造势时声称,总统选举"不是关于年龄的问题",但民调显示出一个与传统趋势相悖的现象:拜登在65岁以上选民中的支持率有所提升,而特朗普则在年轻选民中获得更多青睐。

吉尔·拜登在为期三天的竞选活动中强调,她的丈夫是一位"健康、睿智的81岁人,随时准备为你们工作",并称其数十年从政经历的好处。然而,关于拜登是否过于年迈、难以胜任总统职务的质疑声始终不绝于耳。一项最新民调显示,半数美国选民认为拜登在即将到来的电视辩论中会忘记自己身在何处,41%的人预计他会朝错误的方向走下辩论台,40%的人认为他在辩论中会出现站立困难。

美国指指点点普京访朝,俄方风趣反击:还是担心拜登自己吧

拜登在诺曼底登陆纪念仪式上哭泣

相比之下,比拜登小三岁的特朗普在年龄问题上显得更为谨慎。他一方面抨击拜登的心智能力,另一方面又强调这与年龄无关。他曾表示:"如果追溯到25年前,拜登也算不上是最敏锐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周四公布的一份特别检察官罗伯特·赫尔的报告将拜登描述为"记忆力差的老年人",外界对与老龄化相关的认知变化存在重大误解。报告提到,拜登不记得自己担任副总统的确切时间,也很难回忆起他已故儿子博·拜登去世的时期。拜登在周四晚间的记者会上据理力争地驳斥了这种说法,称"我的记忆很好"。

当然,也有很多不少的支持人士认为这是正常现象,一些神经学家指出,对不太熟悉的人的名字一时想不起来,或者在压力下难以回忆过去的日期,都可能只是正常老化的一部分。范德比尔特大学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心的临床核心负责人保罗·纽豪斯博士表示,几乎每个年长的患者都有记不住人名的困扰,这是老年人最普遍的抱怨。但在纽豪斯的经验中,这种健忘实际上并不能预测谁最终会出现记忆障碍,只有当事人的医生或神经科医生才能做出诊断,而不是旁观者。

美国指指点点普京访朝,俄方风趣反击:还是担心拜登自己吧

说回来,美国一些政客借俄朝合作大做文章,实质上是在转移国内矛盾,掩盖自身难以承担总统重任的困境。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理应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其他国家间的正常交往与合作,而不是戴着有色眼镜,对他国的主权平等相处横加指责,更不应该借此转移国内民众对其执政能力的质疑。

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美国高官对俄朝合作的过度反应折射出其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和霸权心态。在美国眼中,任何有悖于其利益和价值观的举动都是不可接受的,哪怕是主权国家间正当合法的双边互动。这种傲慢自大、霸道蛮横的做派早已令世人不齿,只会进一步孤立美国自身,损害其国际形象。

长期以来,美国奉行单边主义和例外论,动辄对别国说三道四,对他国内政指手画脚,肆意对外挥舞制裁大棒,完全罔顾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主权平等原则。美国国内诸多深层次矛盾集中爆发,白宫政客不思反躬自省,反而变本加厉对外寻衅滋事,实为难以服众。

美国指指点点普京访朝,俄方风趣反击:还是担心拜登自己吧

就此次事件而言,俄罗斯和朝鲜加强合作完全是主权国家间的正常交往,不违反任何国际法,无可厚非。双方本着平等互利原则开展互动,旨在增进政治互信,拓展务实合作,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无意损害任何第三方利益。美方对此说三道四,毫无道理和底线,只会贻笑大方。

如果美国真的关心朝鲜半岛局势,就应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多做有利于推动半岛和平进程的事,而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对他国说教,更不应让个人的身体状况左右国家战略决策。只有摒弃傲慢与偏见,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其他国家,美国才能在快速变化的世界大势中把握正确方向,重塑自身形象,赢得各方信任。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的言论可谓一针见血,直戳美国的痛点和软肋。美国政客应该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聚焦内政民生,而非对外甩锅推责,挑拨离间。只有退一步海阔天空,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拥抱世界,美国才能走出困局,重振国际声望。否则,再多的甩锅与指责也无济于事,反而会让世人更加唾弃其虚伪与傲慢。美国应该尽快调整心态,回归理性,以更加开明包容的姿态面对俄朝合作等国际事务,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应有之力。

新一届美国政府真正需要担忧和反思的,不是他国间的正常交往,而是自身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下降,国内深层次矛盾积重难返带来的困局,以及傲慢偏执、逆全球化潮流而动的战略抉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