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12年二炮军官请假未归,上级致电询问,3岁女儿:爸爸救人死了

作者:小杨爱唠唠

母亲节假期的意外:本该幸福团聚,却遭遇生离死别

2012年5月13日,本该是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母亲节,对于年仅31岁的二炮军官沈星来说,这个母亲节却成为了他人生的最后一天。

2012年二炮军官请假未归,上级致电询问,3岁女儿:爸爸救人死了

阳光明媚,微风和煦,沈星牵着妻子蔡相珍和女儿的手,漫步在青州南阳河畔。这难得的休假时光,对长期驻扎在武汉的沈星来说弥足珍贵。

3天前,他还在武汉的军营里,3天后,他却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2012年二炮军官请假未归,上级致电询问,3岁女儿:爸爸救人死了

当河对岸传来撕心裂肺的呼救声时,沈星仿佛预感到了什么。顺着声音望去,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在河中央拼命挣扎,眼看就要沉入水底。

千钧一发之际,沈星没有丝毫犹豫,脱下外套纵身一跃,冲进了波涛汹涌的南阳河。

救人如救火,分秒必争。凭借着多年的军旅生涯锻炼出的过人毅力和泳技,沈星很快游到了落水男孩身边。

2012年二炮军官请假未归,上级致电询问,3岁女儿:爸爸救人死了

网图

可就在这时,男孩惊慌失措地紧紧抱住了沈星,两个人在水中翻滚挣扎,救援难度陡增。沈星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把男孩推到了岸边,自己却因体力透支、抓不住湿滑的河岸青苔,又跌入了水中......

2012年二炮军官请假未归,上级致电询问,3岁女儿:爸爸救人死了

万念俱灰的蔡相珍在岸上歇斯底里地喊着沈星的名字,一旁的路人见状赶紧下水,将落水男孩拉上了岸。救援人员接到报警后火速赶来,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打捞,才找到了沈星的遗体。

从沈星落水到被发现,生命的最后一个小时,不知他在冰冷刺骨的河水中经历了怎样的绝望和挣扎。躺在担架上的沈星脸色苍白,了无生气。即便是见惯生死的医护人员,也为这位以命换命的英雄而悲伤不已。

他们始终不愿放弃希望,在赶往医院的路上对沈星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整整3个多小时,生死较量让人屏息,最终,英雄的心脏还是永远地停止了跳动。

2012年二炮军官请假未归,上级致电询问,3岁女儿:爸爸救人死了

就这样,朝气蓬勃的沈星永远地倒下了,倒在了他挚爱的妻女身边,倒在了他用生命守护的这片热土上。

他用血肉之躯筑起生命的堤坝,用大爱谱写了感天动地的救人赞歌。这个母亲节,注定载入青州史册、铭刻在无数人心中。

悲痛欲绝的妻女和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父母

悲剧发生后,沈星的妻子蔡相珍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她亲眼目睹了丈夫跳入水中施救,也目睹了他力竭溺亡的全过程。

当救援人员将沈星的遗体打捞上岸时,蔡相珍歇斯底里地抱着丈夫的遗体嚎啕大哭,泣不成声。

2012年二炮军官请假未归,上级致电询问,3岁女儿:爸爸救人死了

她不愿相信这一切,她无法接受这残酷的现实——就在几个小时前,他们还在河边漫步,憧憬未来,而现在,她的丈夫、孩子的父亲却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对蔡相珍来说,这次失而复得的团聚是多么珍贵。沈星长期驻扎在武汉,与家人聚少离多。好不容易盼来了沈星的休假,蔡相珍做梦也没想到,这竟成了他们最后的相聚。

刚刚尝到天伦之乐的甜蜜,转瞬就陷入了天人永隔的绝望。她恨自己为什么不会游泳,无法在第一时间施以援手;她更无法原谅这个夺走丈夫生命的母亲节。

2012年二炮军官请假未归,上级致电询问,3岁女儿:爸爸救人死了

悲痛之下,蔡相珍几度晕厥,但想到年幼的女儿,她又强忍着泪水,咬牙站了起来。

一个小时后,沈星年迈的父母从老家陕西西安赶到了青州。得知儿子遇难的消息,两位老人如遭雷击。沈星的母亲撕心裂肺地喊着儿子的名字,当场瘫倒在地。

是她,在沈星出发前给他打了一通电话,是她,盼了好几个月才等到儿子回家,可没想到这一别,竟是永诀。

父亲强忍着悲痛,颤抖地抚摸着儿子的遗体,泪水浸湿了他花白的鬓发。这一刻,他才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叫"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恸。

2012年二炮军官请假未归,上级致电询问,3岁女儿:爸爸救人死了

就在三天前,蔡相珍还和沈星商量着给女儿过生日的计划。可现在,一切都变得那么遥不可及、那么难以接受。英雄的身后,是妻儿的泪水,是父母的哀恸。

他们不失去了一位亲人,更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依靠。沈星用生命诠释了"舍己救人"的真谛,可他的牺牲却在妻女、父母的心中留下了永远无法弥合的创伤。

一座城为英雄送行,万人泪别

上级领导得知沈星未按时归队,心中隐隐有些不安。按照规定,他致电沈星家中,想要了解情况。

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稚嫩的声音,是沈星年仅3岁的女儿。"爸爸救人死了......"简简单单的5个字,像一把利刃,刺痛了每一个人的心。

2012年二炮军官请假未归,上级致电询问,3岁女儿:爸爸救人死了

女儿的话语,撕开了这个悲剧的残酷真相。领导的手颤抖着,几乎握不住电话。沈星,这个前途无量的年轻军官,这个晋升名单上的优选,就这样英年早逝了。多么痛心,多么不可接受!

沈星的牺牲,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灵。他的家乡青州,举城悲恸。消息传出后,近万名群众自发赶到殡仪馆,为这位以命换命的英雄送行。

2012年二炮军官请假未归,上级致电询问,3岁女儿:爸爸救人死了

老人、孩子、学生、工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却因沈星而汇聚一堂。有人捧来了鲜花,有人握着蜡烛,泪水模糊了每一张脸庞。

"沈星走了,青州失去了一位好儿子!"

哽咽的话语,道出了千万人的心声。街道张贴的悼念挽联,记录着这座城的哀思。青州为英雄披上黑纱,在泪水中送别最可爱的人。

千里之外的西安,家乡父老得知噩耗后,万分悲痛。3000多名群众冒雨来到沈星生前的小学,举行大型夜祭活动。

2012年二炮军官请假未归,上级致电询问,3岁女儿:爸爸救人死了

广场上摆满了沈星的遗像,蜡烛摇曳,人们肃立默哀。"英雄安息""天使归来"......一句句祭奠的话语,写满了祭台。人们回忆起沈星小时候助人为乐的点点滴滴,回忆起他从军报国的赤子之心。

虽然沈星的生命戛然而止,但他的英雄事迹,却感动和激励着家乡的父老乡亲。西安为英雄守灵,在泪雨中铭记这个不平凡的生命。

同一时间,武汉二炮指挥学院也陷入了巨大的悲伤。沈星生前的战友们无不悲恸万分。他们追忆这位可亲可敬的院友,追忆他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2012年二炮军官请假未归,上级致电询问,3岁女儿:爸爸救人死了

战友们自发来到操场,用烛光围成"沈星"两个大字。火光虽微弱,却映照出每一位战士的心。他们发誓要传承沈星的遗志,学习他不怕牺牲、救死扶伤的崇高品格。即便是在二炮这支钢铁劲旅中,沈星的事迹依然令人敬佩和感动。

两座城,千千万万颗心,因为沈星而紧紧相连。人们以各自的方式缅怀英雄、寄托哀思。青州的街头,西安的校园,武汉的军营......每一处角落,都流淌着对沈星的追思之情。

英雄已逝,但他的精神必将永存。一个母亲节,竟成为如此多人的祭奠日,这是对沈星最好的纪念,也是对英雄精神最崇高的礼赞。

2012年二炮军官请假未归,上级致电询问,3岁女儿:爸爸救人死了

可当所有人都在缅怀、追思的时候,他的家人、战友,又将经历怎样的心路历程?我们又该用怎样的方式,来延续英雄的精神、光大英雄的遗志?

这场感天动地的悲剧,必将在更多人心中播下善良与正义的种子。

军中楷模、人民英雄沈星

悲剧的背后,是一个鲜活、立体的英雄形象。沈星,这个已经载入史册的名字,在亲友和战友的回忆中,渐渐丰满起来。

追溯沈星的成长轨迹,善良和正直似乎从一开始就扎根在他的心中。高中时代,他就以乐于助人、品学兼优而闻名。

2012年二炮军官请假未归,上级致电询问,3岁女儿:爸爸救人死了

无论是帮助同学解决学习难题,还是主动承担班级事务,沈星总是冲在最前面。他的善举,感动了太多人。"那时的沈星,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们每个人。"多年过去,昔日同窗谈起沈星,依然泪眼朦胧。

2002年,满怀报国之志的沈星告别家乡,奔赴军营。从那时起,军装就成了他最美的嫁衣。在部队的十年间,他先后担任区队长、

副营职参谋等职务,以出色的能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赢得了上级和战友的一致好评。

2012年二炮军官请假未归,上级致电询问,3岁女儿:爸爸救人死了

无论是在严酷的训练中,还是在繁重的工作中,沈星总是冲锋在前、身先士卒。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参军十年来,沈星先后荣立三等功两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士官等。这一串耀眼的荣誉,是他用汗水和智慧铸就的。

但在战友们眼中,沈星的人格魅力,远胜过这些闪光的奖章。他们回忆起与沈星相处的点点滴滴,无不动情落泪。

2012年二炮军官请假未归,上级致电询问,3岁女儿:爸爸救人死了

有人记得他不分昼夜照顾生病战友的情景,有人记得他帮助新兵适应艰苦环境的温暖,还有人记得他放弃休假、主动请缨的责任心......种种细节,勾勒出一个可亲可敬的沈星。

"听说他救人牺牲,我一点也不意外。那就是沈星,那就是我们的好兄弟!"

战友的话语,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2012年二炮军官请假未归,上级致电询问,3岁女儿:爸爸救人死了

英雄已逝,但他的精神必将永存。从倾其所有资助贫困生,到带头冲入洪水救援群众,再到母亲节那个让所有人悲恸的救人瞬间,沈星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大爱之歌。

他把家国情怀融入血脉,把助人为乐化为本能,把舍己救人演绎到了极致。"为了人民利益而牺牲,我们革命军人永远不应后退。"沈星生前的誓言,以最悲壮的方式实现了。他是军中楷模,是人民英雄,更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2012年二炮军官请假未归,上级致电询问,3岁女儿:爸爸救人死了

英雄的名字,必将永远闪耀在祖国的苍穹上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前行。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家属,用实际行动告慰英雄在天之灵。一个伟大民族,需要用无数英雄的鲜血和生命来铸就。沈星,就是无数英雄中最闪亮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