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07年毛岸青病重,临终前对妻子说:把毛岸平叫来,我想见见他

作者:水滴聊古今

一个人的一生,可能平平无奇,也可能波澜壮阔。毛岸青,作为伟人毛泽东的儿子,他的人生经历堪称沧桑。遭遇母亲早逝、幼年流离失所、求学异国他乡......人生的不如意常使他受尽折磨,但最终他选择了为人民奉献的道路。直至生命的最后一程,他唯一的心愿就是再次见到挚爱的堂弟毛岸平。这一愿望虽然难以实现,但兄弟俩之间那种血浓于水的情谊,却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究竟是怎样的际遇造就了这对兄弟的深厚感情?

2007年毛岸青病重,临终前对妻子说:把毛岸平叫来,我想见见他

生命的第一程就注定不顺遂,这是毛岸青与哥哥毛岸英、弟弟毛岸龙所共同经历的。他们的母亲杨开慧在毛岸青4岁那年就英勇就义了,从此三兄弟便成了孤儿。虽然有毛泽民伯父的照应,但流离失所、挨饿受冻的生活还是让他们吃尽了苦头。最小的弟弟毛岸龙就在这期间因病夭折,剩下的两兄弟更是命运多舛。

2007年毛岸青病重,临终前对妻子说:把毛岸平叫来,我想见见他

不过好在有党组织的保护和关怀,毛岸英、毛岸青在1936年被安排前往苏联的国际儿童院就读。在那里,毛岸青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资,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简直就是个"小神童"。看到儿子的出色表现,毛主席自然是无比欣喜,他不但一再写信勉励儿子努力学习,还特意寄去了不少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希望儿子有机会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947年,毛岸青圆满结束在苏联的学习,回到了新中国的怀抱。他的优秀俄语功底使他很快就被安排在中宣部从事翻译工作。在那里,他参与了不少重要著作的翻译,为新中国的文化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2007年毛岸青病重,临终前对妻子说:把毛岸平叫来,我想见见他

就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同时,毛岸青还体会到了人生的另一种幸福娶妻成家。他的妻子邵华,虽然比自己小了10多岁,但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还记得初次相见时,小邵华对于岸青这个堂哥的印象就"手脚粗心大意"。不过到了大连重逢,这对璧人很快就被彼此的优点所吸引,也就此结为夫妻。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毛岸英和邵华的两家还是世交,连毛主席都曾在张文秋与刘谦的婚礼上开玩笑,祝福两人生一对"千金",从而成为自己的亲家。这样看来,岸青与邵华从小就是命中注定的一对儿啊!婚后不久,主席便嘱咐新婚夫妻回一趟老家,让"新媳妇认认家门"。于是毛岸青和邵华便在长沙拜见了向振熙外婆,并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为母亲杨开慧扫墓。

2007年毛岸青病重,临终前对妻子说:把毛岸平叫来,我想见见他

紧接着,他们又来到了韶山,入住了韶山祖居。在那里,毛岸青与堂弟毛岸平的孽缘再次续上。岸平至今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岸青堂哥时,后者竟骑马摔进了池塘!虽然那时只是8岁的小孩,但毛岸平已经对这位远道而来的堂哥心生好感。从那时起,每当毛岸青回韶山,他都会陪在身旁,细心地为堂哥讲解沿途的景象和缘由,尽做一名优秀的"导游"。

2007年毛岸青病重,临终前对妻子说:把毛岸平叫来,我想见见他

时光飞逝,转眼就是24年后的1997年。这一次,当岸平见到堂哥时,却发现岸青的身体每况愈下,连说话、行走都显得十分吃力。看着日渐衰老的堂哥,岸平的心情无疑是无比沉重。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竟成了两人最后一面。

2007年毛岸青病重,临终前对妻子说:把毛岸平叫来,我想见见他

10年过去,2007年3月的一个清晨,岸青就这样离开了人世。得知噩耗后,岸平痛哭不已,立刻决定要赶往北京,为兄长送别。可惜,岸青最后的心愿"想见见弟弟岸平"却没能如愿以偿。

2007年毛岸青病重,临终前对妻子说:把毛岸平叫来,我想见见他

从小到老,从南到北,两人的生活轨迹虽然迥然不同,但血浓于水的兄弟情谊却一直贯穿始终,岸青与岸平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手足之情"。后来,在妻子邵华的安排下,岸青的骨灰最终和母亲杨开慧长期陪伴在一起,也算是了了他的一个遗愿吧。

2007年毛岸青病重,临终前对妻子说:把毛岸平叫来,我想见见他

生命的道路从未平坦,无论你是伟人之子,抑或是平民百姓,谁都难免遭遇挫折和磨难。但只要秉持"苦尽甘来"的信念,一切终将熬过去。毛岸青一生虽然备尝艰辛,却仍选择为人民服务奉献,用实际行动展现出革命者的浩然正气。而他与毛岸平之间那份"生死与共"的兄弟情,无疑也为子孙后代树立了难能可贵的楷模,启示我们要以孝心、慈爱的同理心对待亲朋好友。愿他们在天之灵安息、永世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