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在文物上种田、在家门口就业 千年古梯田成为村民“福地”

作者:华商报

汉阴县位于安康市西部,北枕秦岭、南倚巴山,有“天上云梯”“大地浮雕”之称的凤堰梯田即位于此。

从安康驱车百公里,6月22日上午,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来到汉阴县。中省媒体记者团在此领略这片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凤堰古梯田,探究当地如何在保护开发利用中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幸福路”。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在文物上种田、在家门口就业 千年古梯田成为村民“福地”

让灌溉工程遗产在保护开发利用中助力乡村振兴

站在凤堰梯田上方远眺,前几天刚下过雨,云海翻涌,缭绕如画。正值周末,不少游客带着家人来此游玩,一边感慨于云海之壮阔,却也不免因梯田隐没于云雾,无法俯瞰而遗憾。

上午10时20分许,云海渐渐散去,层层叠叠的梯田尽收眼底,梯田上作物整齐排列,郁郁葱葱。“凤堰古梯田是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在西北地区发现面积最大的梯田群,古人巧妙地利用自然雨水和山势走向,自创天然自流灌溉系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这是在文物上种田。”汉阴县水利局正高级工程师李权兵说。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在文物上种田、在家门口就业 千年古梯田成为村民“福地”

2021年,凤堰稻作梯田系统入选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今年4月,凤堰梯田成功入选2024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中国候选工程名单。在李权兵看来,梯田是自然之美与人类智慧的结晶,更是古老农耕文明的延续。

李权兵介绍,凤堰梯田拥有着完善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系统,以最简易的工程设施、最少的维护保养、可持续的工程管理,实现了最有效的自流灌溉,有力推动了当地的土地垦殖和农业生产。作为人类利用自然环境创造发展条件的“典型案例”,梯田的修建,还达到了治理坡地上耕地水土流失的效用,在蓄水、保土、增产方面的作用十分显著,有效促进了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在文物上种田、在家门口就业 千年古梯田成为村民“福地”

历经千年的凤堰古梯田,如今正积极打造梯田农业综合旅游示范区。当地通过加大生态农业扶持力度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带领群众向农旅结合方向迈进,让灌溉工程遗产在保护开发利用中为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做出更大贡献,真正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目前景区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年收入10亿元。

“这次来到陕西,看到了满眼的绿色,与之前的想象完全不同。可以看出当地政府为生态保护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以及因地制宜推动‘生态+旅游’所产生的成效。”工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王羡茹说,“这不仅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也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民宿开业半年 向村集体分红8万元、带动就业120人

层层叠叠的梯田里,散落着田间的房舍、劳作的人群,俨然一副诗意山水画。随着来凤堰梯田的游客日益增多,民宿行业逐渐兴起,当地人的就业增收渠道也在逐渐多元、越来越宽。

刚刚结束的端午假期,汉阴县漩涡镇的花栖玥民宿生意火爆,一房难求。花栖玥民宿是一处由三座不同风格院落共同组成的民宿集群,在为游客提供日常住宿及餐饮之外,还包含了私属汤池、户外烧烤、图书室等休闲配套。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在文物上种田、在家门口就业 千年古梯田成为村民“福地”

45岁的隆万香是漩涡镇堰坪村村民,主要负责花栖玥民宿内的保洁清扫工作。以前在外打工的她,一直希望想找一份离家近的工作,能和两个孩子生活在一起。“去年3月,听说村里要开民宿,我就回来了。”隆万香说,“这份工作离家近,收入也不错,离家只有三四公里,特别方便。”

像隆万香这样的村民还有很多,在她们看来,民宿的兴起不仅带动村里旅游业发展,让村子越来越漂亮,最重要的是可以回乡就业,顾家的同时还可以拿到一笔可观的工资。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在文物上种田、在家门口就业 千年古梯田成为村民“福地”

“堰坪村是凤堰古梯田景区核心区,我一直很看好这里的旅游产业发展。”花栖玥民宿主理人任开闲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他大学学的是酒店管理专业,毕业后在宁陕县经营了两年民宿。“因为专业对口也有经验,还熟悉周边环境,我现在成了这家民宿的主理人。”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在文物上种田、在家门口就业 千年古梯田成为村民“福地”

任开闲说,花栖玥民宿采用的是国企牵头投资,当地村集体参与的模式,因此民宿经营所得也将按比例向村集体分红。“去年7月民宿开业以来,经营状况很好,仅去年半年就向村民分红了8万多元,今年预计年分红将增加20%以上。”

汉阴两山生态旅游公司董事长刘翔介绍,花栖玥民宿项目采取了“国企带镇村”模式,是由汉阴县两山生态资源资产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堰坪村委会共同打造的民宿集群项目,由西安花栖玥民宿公司进行运营管理,项目实现收益后将按照比列向漩涡镇堰坪村集体合作社分红,从而壮大村集体经济。“这个项目目前吸纳了周边超过120名村民就业,促进他们增收,同时借助民宿的渠道,带动了当地农副产品的销售。”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陈永辉 白仲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