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翻越禹王山

作者:热爱生命1968
翻越禹王山

连日的高温和干旱让淄博这片土地都快起烟了。周五傍晚,终于迎来了一场久违的“甘霖”。次日一早,空气凉爽了不少,天依然半阴。我临时起意去山里转转——机不可失嘛。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我虽非“二者”,却总是醉心于山水之间,可谓之“憨者”也。

曾经年少轻狂,幻想仗剑走天涯。没想到年过半百,连淄博这块弹丸之地都没整明白。淄博总面积不到6000平方公里,南部山区却山峦起伏,要摸清每座山的沟沟坎坎,没个十年八载的不懈努力恐怕够呛。所以想做“当代徐霞客”是没那么容易滴。

心意已决,目标却很飘忽。到底去哪儿呢?突然想起网上推介的一条淄博最美自驾线路,途经一个叫岭西的小村子。那就岭西吧,定位,出发!没有任何攻略,说走就走,这样做的好处是随心所欲、简单易行,甚至可能有意外之喜;缺点是充满挑战性、危险性和不可预知性。好在往返只有一百多公里,一天来回很轻松。

自从淄博烧烤火了之后,当地民众的幸福指数是“蹭蹭蹭”一个劲地上升,感受最深的是交通环境的大幅度改善以及全域公园的成功打造。就拿交通方面来说,中心城区所有的路口都进行了人性化改造,让行人感觉既安全又舒适。许多信号灯进行了绿波路段设计,机动车的通过率大大提高,过去那种动辄大堵车的场面一去不复返。以前,小区旁边的这个丽景苑早市曾经让人头疼不已,临近上班,门口总是水泄不通,出不去、进不来,大伙怨声载道。近年来经过有关部门的精细化管理,商贩和顾客都变得秩序井然,连我这个很少光顾菜市场的人都禁不住常去转转。因其物美价廉、管理得法,早市被许多抖音主播所推广,闻名全国。

在导航的指引下,车子顺畅地一路西行,然后跃上高架进入原山大道快速路。不得不说,快速路的修建极大地提高了淄博中心城区的通行效率,也大幅度提升了淄博的城市形象。可惜啊,生不逢时。

自原山大道而淄州大道,一直处于准高速状态。虽然路况不错,但这段近50公里的车程紧张且无聊。身在张店,想要看山还是太远了。这大概就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吧。

自博山西环右拐,进入317省道,这儿才是这条最美自驾路线的起点。小路很窄,顺山上旋。对我来说,此山就是一个巨大的迷宫,唯一的依赖就是高德导航了。我发现淄博山区的最美线路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很窄的盘山公路,都坡陡弯急、落差极大,山高林密,风景绝佳。山上植被丰富,到处绿油油一片。小路蜿行于林木山崖之间,很有些“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与淄中路淹子岭相比,这儿路况稍好,但车流量明显增大。

我小心翼翼驱车前行,不时有心急的年轻人超车之后呼啸而去,让人胆战心惊。终于发现一块缓冲平台,赶紧停车略作休整。山沟里有养鱼的池塘,身边的牌子上写有“红叶柿岩联村”的字样,对面山崖上的建筑居然是“红叶柿岩大酒店”。咦,我五一刚来过的红叶柿岩就在附近吗?

继续前进,一辆辆对向来车嗖嗖地从身边擦肩而过,真是艺高人胆大。更让我佩服的是那些三五成群的骑行者,他们和我一样,也要翻越眼前这座大山。可我是开车啊,他们却需要用双脚和汗水来完成。他们征服的应该不是山,而是自己的内心。

突然,岩壁出现了几个大字:禹王山。原来这竟是禹王山!十几年前我来过的,不过那时走的是羊肠小道。真没想到又一次故地重游。山势虽然险峻却并不寂寞,路边有好多休闲饭庄,这就很好解释为何路上车流量比较大了。

没有场地可以停留,我硬着头皮一口气冲上了山顶。顶上的垭口像两扇迎客的大门。进入大门,眼前豁然开朗,地势平坦,房屋林立,在这么偏远的地方竟然还有一座规模很大的工厂。这就是岭西了。

岭西的中心街道位于左首的山坳里,老旧的房屋沿两侧山坡而建,层层叠叠、比较壮观。小村十分整洁,路边的河堤也整修一新。唯一的缺陷就是少了些人气,路边只有几个老头老太太在小河边拉呱洗衣服,再就是突然传来的犬吠声了。同一位到菜园摘菜的老大娘攀谈起来,她告诉我:这些房子看起来很完整,实际上大部分已经没人居住了,全村目前只有五六十口人,且都是些上了年纪的。至于村口那个工厂么,早就关门了……

由于天气太热,我只能走马观花。其实这村子历史悠久、故事丰富。该村清代以前已经形成村落,因其坐落于王大岭以西,故名岭西。小村海拔 700 米,是博山境内海拔最高的村庄。它曾是岭西公社的驻地,直到1992年10月才合并至域城镇。村尾建有禹山湖,附近的虎头崖上有齐长城遗址。上游路边,一座建筑引人注目,它竟是博山区公安局训练中心。

重新上路,却没有了目标。离开了导航,我只有沿着317省道开盲盒。本以为自此便是一路坦途,没逞想前面依然曲折坎坷。好在主峰离此不远。总算开始下山,依然是左旋右转,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个小村再次让我驻足:桃花泉。“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这村名不由让人想起张志和的《渔歌子》。但眼前的村委办公室极其袖珍,对面则是一排废弃已久的砖瓦房,墙上的大字非常醒目: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我想这大概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供销社吧。据说当时的桃花泉在岭西公社的地位比较高,许多社直单位就建在这个村子里。

终于来到了山脚下。再也没有了惊险刺激的盘山道,出现在视野中的竟然是一座十分漂亮的住宅楼,楼前花团锦簇、游鱼历历,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才发现,除了这座楼,不远处还有一座更漂亮的连体别墅,3层6户。此外就是些普通民居了。原来此村叫牛角村,是一个历史和人文都非常丰富的传统村落。在村北双堆山下,存有长数百米齐长城遗址——禄柱崖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那儿还有一条长约 2500 米的大峡谷,树木繁茂,幽深蔽日。远远望去,这段峡谷就像一道天然屏障,巍然屹立。小村的下游还建有一座水库——牛角水库。我想也许是由于这里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所以才会出现这两座住宅楼吧。

进村转了一下,发现小村古朴厚重,斑驳的石屋似乎在诉说着它不凡的过往。但与其他村落一样,这儿存在的最大的问题亦是人气惨淡。遇到三位老者,交谈中得知,偌大个村子常住人口只剩三四十人了。“那两座住宅楼是咋回事呢?”他们说,这两座楼都是村里开发的商品楼。第一座楼目前只有三四户还在常住。那栋别墅嘛,主人都是附近的头面人物,有老板,有校长,不过他们平时也不在这儿。听到这儿,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要知道,村口那座楼可是总户数达五六十户啊,目前常住户只有三四户?那么漂亮的房子竟然会是这个样子。再想到最近我去过的传统村落,无一不是人丁稀少,只有一些上了岁数的老者在守望家园。不敢相象再过几十年会发生什么。还会有故乡吗,还会有乡愁吗? 我们的心灵家园到底在哪儿呢?

我心情沉重地踏上征程。不出意外,小路带我来到了济南莱芜的茶叶口镇。茶叶口,十数年前我也来过,不过那是在附近的山上。至于山下的镇子,自然是主打一个陌生。镇子看上去比较繁华,一条小河在中间流淌。我计划穿过镇子,自此回淄,可是由于前面隧道维修,此路已然不通。看了地图才发现,原来我完全失掉了方向。我以为是向北,其实是在向西,真是离了个大谱。多亏这条坏掉的隧道,否则我还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导航张店,竟然需要原路返回。再次翻越禹王山,再次历经千回百转,也好让井底之蛙的我多一些见识吧。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这万里长征只是走了第一步。记住,这条最美自驾路线叫王大岭盘山公路。

(2024.6.23)

翻越禹王山
翻越禹王山
翻越禹王山
翻越禹王山
翻越禹王山
翻越禹王山
翻越禹王山
翻越禹王山
翻越禹王山
翻越禹王山
翻越禹王山
翻越禹王山
翻越禹王山
翻越禹王山
翻越禹王山
翻越禹王山
翻越禹王山
翻越禹王山
翻越禹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