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出生仅690克、胎龄24+5周:“巴掌宝宝”百日历险记

作者:健康河南

出生时体重仅有690克,看上去只有成人的巴掌大小,皮肤薄得像一层纸,身上的血管清晰可见,整个手掌比不上成人的一根拇指粗,高难度的生命救治之旅如何闯关?

出生仅690克、胎龄24+5周:“巴掌宝宝”百日历险记

2月26日,胎龄只有24周5天的超早产儿“不不”(化名),提前107天来到这个世界,足月婴儿的标准妊娠周期是280天。

其实在一周前,“不不”的妈妈王女士就出现了反复阴道出血合并宫缩,经诊断高度怀疑宫腔感染,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医院崔金全教授、邵文嘉主管医师团队进行积极保胎治疗,又为胎儿争取了一周时间。

从“不不”出生,到安全出院,历时93天,在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NICU)全体医护人员的日夜守护和精心照顾下,“不不”逐渐好转,住院期间未出现颅内出血、脑白质损伤、胆汁淤积等并发症,依次闯过出生关、呼吸关、喂养关、感染关等重重险关,终于迎来回家的日子。

出院时,“不不”生命体征平稳,各项指标正常,体重达到2040g,是出生体重的2.9倍。

出生仅690克、胎龄24+5周:“巴掌宝宝”百日历险记

这也刷新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NICU救治最小胎龄早产儿的纪录。

胎龄24周超早产儿的救治在省内乃至国内都是救治难点。

据介绍,“不不”的器官功能发育极不成熟,免疫力低下,且有宫内感染的高危病史,入院时存在窒息、重症感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危重情况,病情十分危急。

鉴于上述诸多难题和挑战,NICU团队成立了专门的医护专班,为“不不”制定了精细化的诊疗方案,密切监控“不不”的细微变化,给予精细的体温及湿化、呼吸、循环、感控和营养等综合管理。

“这一切都像做梦一样,终于可以回家了!”看到“不不”从一斤多长成现在胖嘟嘟的样子,王女士不禁潸然泪下。

出生仅690克、胎龄24+5周:“巴掌宝宝”百日历险记

成功救治如“不不”这样的超早产儿,除了家长的不离不弃、宝宝的坚强意志外,还基于医护团队成熟的救治经验和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

据了解,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NICU)拥有领先的新生儿救治技术,在超早产儿救治方面有很多成功经验,早产儿抢救存活率达98.2%,极、超低出生体重儿抢救存活率达93.1%。

过去几年,一直在创造着超早产儿救治纪录:

2016年,成功救治出生体重550克的超早产儿;

2023年,成功抢救孕26周、出生体重560克的超早产儿;

2024年,成功抢救孕24+5周的超早产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