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外卖诗人”王计兵来到清溪村

作者:中国诗歌网

“外卖诗人”王计兵来到清溪村

“赶时间的人没有四季,只有一站和下一站……” 伴着益阳清溪村传来阵阵读诗声,众多诗歌爱好者相聚于著名作家周立波的出生地、中国最美乡村——清溪村,参加由中国作家协会、国家广电总局宣传司、湖南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国作家网合作,湖南卫视出品的文旅探访节目《我和春天约在清溪》。

从外卖小哥到“外卖诗人”,几十年来,王计兵利用碎片时间写作,在送餐间隙,创作了5000多首诗。

这次,王计兵受邀到清溪村参加《诗刊》和《散文诗》杂志举办的诵读会,并用诗歌和散文记录下与清溪村的难忘邂逅。

“外卖诗人”王计兵来到清溪村

邂逅清溪村

王计兵

“外卖诗人”王计兵来到清溪村

飞机正在下降,已经穿过云层,长沙小雨。穿过薄雾仍能看见时隐时现的大地,那些房子?没错,那些房子像是镶嵌在绿色之中的,没有形成记忆中的村庄。这很好,这契合我对于梦境中的幽居的理解。那些路交错纵横。仿佛每一座房子随时又可以动身,去往下一个安身之地。

接站的司机老师,一直在和我强调。让我寻找出口处的一台丰田霸道。对于一个没有驾照的人,对车辆的品牌也就没有概念。我在繁忙的出站口。一台一台地查看,尾号56的白色轿车。赵老师有点着急,说话的声音逐渐变大。反复向我重复银色丰田霸道。这让我想到气壮山河的长沙保卫战,想到在隆隆炮火之中,每一个人,都要拼尽全力,才能表达出自己的内心。

一路上困意袭来,我却不想放弃窗外,这片土地的每一个拐角。每一座山每一座房子,尽管只是一闪而过。比如高速拐角处,一座三层小楼的窗口开着,一个红色衣服的人站在窗前,像一盏灯。

酒店前台的工作人员说,清溪村还有7公里。徒步前往,天黑之前很难抵达。而返回酒店的出租车并不好打。这让我放弃了离开探访清溪村的想法,让我对周立波先生的想念,在这个下午,形成了一个顿号。

这些年,我到过太多的城市都和战争有关,和屠杀有关。像伤疤被一次次的揭开,让我对生命的思考增加了更多的痛苦。小睡了一觉,天色尚早,我在酒店的大厅转了转,没打算出去,酒店大厅的感应门却打开了,我只好走出酒店,在门前又转了转,转着转着就走远了。

在益阳,到处都有未开垦的荒地,长满了竹子和一些我叫不出名声的植物。它们杂乱又蓬勃。如同生活本来的样子。相较于现代化的建筑,我更喜欢这样,有我试图探索的生命。在市民文化中心的公园里。一条河的流水从高处一路而来。一节一节翻下一道一道青石台阶,发出流水欢愉的声音。水往低处流,但是它们日夜流淌,源源不断的尽头在高处。让我相信一种无尽的循环,流经低处的水流,最终会回到它们诞生的地方。

不知道为什么,这里到处都有起伏的高坡。说是山,又过于矮小,说不是,的确又有山的形状,植被和树木。即使是我入住的酒店。一步之遥,就是一片未开发的长满茂盛植物的高坡。高度大约三米,我有爬上高坡走一走的想法,刚走几步就有泥巴沾上鞋子,我只带了一双布鞋,第二天的活动会让我变得狼狈。所以我又退了回来,拍了几张那些黄土的照片,这里的黄土,总是映衬出一种耀眼的黄,一只喜鹊从黄土的底端向上跳跃,灰色的羽毛也被映照格外醒目。我惊讶于这些黄土的黄,表现出来的光泽,像黄金。尽管没有阳光照耀,这些黄土在潮湿的天气下仍然那么醒目。这两年我东奔西走,因为不能携手爱人一起出行,因此,也就养成了和爱人时常分享出行感受的习惯,我把拍的图片发给爱人,爱人回复了四个字,黄土高坡。这突然出现了四个字,让我猛然一惊,黄土高坡,多么熟悉的四个字,多美。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对刚到时在宾馆一个小时的惰性,产生后悔,本来我可以走得更远一些。而现在,我不得不趁着天色没有黑尽之前。向居住的酒店折返。折返途中意外接到通知,一辆商务车接我们前往清溪村。天意让我缩短一夜的惦念。

清溪村,不知是书屋的关系,或是书屋后面这片竹林的关系,或是这些鸟鸣。到达清溪村。天色正在朦胧。顺着书屋后面的小坡(当晚我以为只有一间书屋)。走进竹林,竹林里的鸟鸣特别的清脆。仿佛每一片竹叶都挂着晶莹的水珠。“在写作路上,我是个不知疲惫的旅人”,——迟子建。一行字,也像是刚刚落在地上的水珠。我很庆幸。在天色将晚未晚之前。遇到了她。艾青的“黎明”也在这里。这里是周立波的故里。清新的民宿彼此相连。

竹林的一角。竖立着一块青竹图案的墓碑。我想这大概就是不朽吧,当我靠近,才意外发现。这是一个被精美图案包裹的变电箱。不由得哑然失笑,是的,在这文人先贤聚集之地,难免让人产生联想。每一块竖立的青石,我都愿意它是一座墓碑,是古人不倒的魂魄。一条一条道路的斜坡上写满了字,我甚至不忍心踩踏,走在这些文字之间。我更愿意像一个标点,从这些文字的边缘轻轻划过。

晚上十点,在酒店房间,洗好了澡才发现,没有拉上房间的窗帘。这让我瞬间陷入一种惶恐,当我观察到窗帘外面那些耸立的高楼,尚未有人入住,悬着心才安放了下来。自从这两年网络发酵,我意外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对自己的日常行为,也在不断提升。包括我的家人。有一次,我出门时,顺手丢弃了一个一次性口罩的外包装,被我爱人发现,她就立刻大声呵斥我不可以随手丢垃圾。这种感觉很好,逐渐改掉生活中的毛病,逐渐提高自我的要求,你会发现,当你在努力要求自己做一个好人,或者说你在好人的路上,就有一种无比的踏实感,和发自内心的从容。

生而为人,避免不了一时犯错,但要知错就改是。有些生活中的小小过失,是小小的漏洞,你若回头,就可以及时的修补,有些错误却是万万马虎不得。它会形成一个生命的黑洞,会吸附一个人的一生,比如叛国。我想到了丛维熙老师的一个中篇小说《雪落黄河静无声》,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那段凄美的爱情,我相信所有的读者都希望两个人最终有一个美好的结局。但是因为女主人公曾经尝试出逃祖国,最终形成了无法修补的黑洞。

人生终究是需要信仰的,信仰会给予我们一种看不见的力量,特别强大,会支撑着我们。无论走过怎么样的一生。都会觉得从容而满足,这大概就是幸福了。

天还没亮,有隐隐的雷声,正在靠近,仿佛大地之上,有一个庞大的事物一步一步走来。我以为会有一场瓢泼大雨。但雷声走到中途,转身而去,又渐渐走远。我已经56岁了,已经经历过太多的狂风暴雨,长期的旅居生活,早已让我放下了提心吊胆的心。故乡田园里的树木已经参天,已经没有庄稼需要我俯身安慰,我时常感到,一个农民和庄稼的逐渐疏远的悲伤。可时代的大潮滚滚向前,我也曾见过大海,见过那么多贝壳,在平整的沙滩上。我走湿双脚,试图用海浪抚慰内心。

拉开窗帘,天光和灯光的区别立刻显现。清溪村早晨的安宁让人遐想,那些渐走渐远的雷声,再没回头,与其说外面在下着小雨,不如说外面在下着朦胧,雨水用它最轻柔的方式,欢迎我们这些远方来的客人。清溪村周围到处都是不高的山头,因为低矮感觉更容易靠近。细小的水流也到处都是,我来的比春天稍晚了一些,虽然还在春天,紫藤花已经落了。

一批一批的游客,慕名而来,被文学召唤,像是一首一首流淌的诗歌,或是一篇一篇精美的散文。

清溪村的路,每一条都不是绝路。石板路上的石板和石板之间也留有缝隙给草生长。尽管清溪村漫山遍野都是绿色,这些夹缝里的草,仍然让我感觉到格外珍惜。

王蒙书房/因为暂停营业/而被贴了一张封条/我认为应该贴红色的封条/但是他们用的白色/这张白色的封条/让我产生了一种/时光的错位感/像一段曾经峥嵘的岁月。

王蒙书屋的围墙由一面一面的土墙和篱笆组成,它们很矮,几乎可以一跃而过。一个有着巨大成就的作家,用一种低矮的姿态。迎接他的后人。

从王蒙书屋到红色书房/一条青砖路特别平整/每一块青砖都侧立着/拼劲全力/鹅卵石的辅路/参差曲折/一条木头道路/在杂草丛生的后院/因为腐烂/生长着木耳,蘑菇//在清溪村/所有的道路/都得到了文学的宽容/无论平整,崎岖/或者腐烂。

活动结束时,邓旭东老师说,我带你在清溪村转一转吧,来一趟清溪村。还没有四处走走,也是我心中念念不忘的事情,因此我爽快应允。邓旭东,这个曾经在外面闯荡出天地,年入数十万的年轻人,为了清溪村的发展毅然回乡。当我们聊到后不后悔的话题,邓旭东有一种义无反顾的骄傲,为了一个村,放弃个人,他认为值得。这种感觉,让我对清溪村,又多了一份喜欢和崇敬。

由于一个村民意外引发的不快,堵住了节目组的车辆,耽搁了一段时间。每一个村庄都会有不太愉快的人,无论在什么样的状态下。我联想到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什么叫幸福?幸福,真的只是内心里的一种感觉,每一种状态下,都会有一些不开心的人。

由于耽搁,有限的时间被压缩,我们去喝了一杯擂茶,品尝了清溪村的小吃,天色就已经朦胧起来。邓旭东的跨斗电瓶车很小,很明显,那个挎兜应该是为孩子设计的,好在我学过两年武术,身体的柔韧性还行,坐在挎兜里,想起了电影镜头里的警用摩托车,这种感觉很棒。在朦胧的傍晚,穿行在清溪村。去看周立波先生的故居。很不巧,周立波先生的书房临时关门。清溪村有21家书房,这些书房都开在村民个人的家里。这种亦公亦私的场所,时常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我们去了书记的家,书记家里开的是作家出版社的书籍展。因为我的第三本诗集《低处飞行》签约了作家出版社,所以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清溪村之所以把这一个一个的图书馆开在个人的家里,大概也有一种落叶归根,或者是扎根乡村的用意吧。

无论如何不舍。天还是完全黑了下来,清溪村的蛙鸣声来得比较早,此起彼伏的蛙鸣像歌,一曲激荡心灵的交响乐,在这些高低起伏的音乐声中。我们离开,清溪村渐渐远离,像一场邂逅,美好带着遗憾。

“外卖诗人”王计兵来到清溪村

邂逅清溪村(组诗)

王计兵

红土地

和我故乡庞大建筑群不同

沿途的村庄

三三两两的房屋

镶嵌在路边

像大地的衣扣

从未见过如此耀眼红土地

每一处都是山河

袒露的肌肉。绝大部分

更辽阔的视野

都被茂盛的绿色覆盖

湖南,长沙,益阳

长沙保卫战

一寸山河一寸血

清溪村

清溪村周围到处都是山头

因为低矮感觉更容易靠近

细小的水流也到处都是

翻过一道一道石坡时

发出欢愉声音

清脆,入心

我比春天稍晚一步

紫藤花已经落了

一批一批的游客

比我稍微

我们都是慕名而来

被文学召唤

像是一首一首

流淌的诗歌

或是一篇一篇

美妙的散文

黄土层

从未见过这样的黄土

每一处都形成金色闪光

接我的张老师说

这里曾经遍地是金矿

他又让我在裸露的皮肤处

涂抹防蚊花露水

作为外地人

我记住了清溪村的美

本地人却记住了她的痛

遍地文字

清溪村的地上

到处都是文字

在黄昏

如同归巢的翅膀

我格外担心

因为我的惊扰

就会振翅而去

因此

我的脚步很轻

在清溪,我愿意

是一个标点

逗号或顿号

露水一样轻轻滑落

王蒙书房

因为暂停营业

贴了一张封条

我认为应该贴红色的封条

但是他们用的白色

这张白色的封条

让我产生了一种

时光的错位感

像一段曾经峥嵘的岁月

从王蒙书屋到红色书房

一条青砖路特别平整

每一块青砖都侧立着

拼劲全力

鹅卵石的辅路

参差曲折

一条木头道路

在杂草丛生的后院

因为腐烂

生长着木耳,蘑菇

我更喜欢那条石板路

每一块石板和石板之间

都留有四指宽的缝隙

给茂盛的草

清溪村的绿色漫山遍野

这些夹缝里的草

仍然让人感觉到格外珍惜

在清溪村,所有的道路

因为文学得到宽容

无论平整,崎岖

甚至腐烂

清溪村的路

每一条都不是死路

图片来源:湖南卫视

BOOKS

如何投稿 ✦

每日好诗

登录中国诗歌网www.zgshige.com,注册后即可投稿!入选“每日好诗”,获稿费和专家点评,更有机会登上《诗刊》。

编辑:新宇,二审:曼曼,终审:金石开

“外卖诗人”王计兵来到清溪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