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人物特稿】莫德里奇:24小时为足球而活

作者:爱奇艺体育

他是38岁的中场大师,是打破梅罗垄断的金球奖得主。在俱乐部,他拿到了球队和个人荣誉的大满贯,却无法帮助克罗地亚完成零的突破,哪怕他们已经无比接近做到这一点。

他就是莫德里奇。

随着克罗地亚被淘汰,我们也和这位球场魔术师的生涯巅峰正式挥手告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莫德里奇的故事。

【人物特稿】莫德里奇:24小时为足球而活

【瘦弱的孩子,能踢职业足球吗?】

1985年,莫德里奇出生在克罗地亚小镇扎达尔,他的父母是附近毛织工厂的工人。作为家中老大,莫德里奇小小年纪就承担起长子的责任,最常做的事是帮爷爷放羊。

1990年,一名记者在克罗地亚拍摄了一部有关狼的纪录片。在取材之时,有一个五岁的放羊孩子出现在镜头里。是的,那就是误入镜头的莫德里奇。

【人物特稿】莫德里奇:24小时为足球而活

在爷爷和父母的照顾下,莫德里奇的童年很幸福。然而,突然爆发的南斯拉夫内战让莫德里奇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他的爷爷死在了极端主义分子的枪口之下,他和父母也成为了难民。在那段日子里,足球成为了他和小伙伴们排解压力的唯一方法,每当防空警报平息,孩子们就会回到被炸得坑坑洼洼的空地上,重新踢起足球。

在废墟上踢球的经历,让莫德里奇爱上了足球。1998年,独立之后的克罗地亚首次参加世界杯,便在法国世界杯上创造了季军的好成绩。在电视里看完全程的莫德里奇,坚定了自己成为一名职业球员的决心。

然而,瘦弱的身体却成为了他梦想的障碍。莫德里奇回忆说,“小时候,很多人认为我的身高和小身板就像是足球场上残疾人,给我打上了无法成功的标签。”

【人物特稿】莫德里奇:24小时为足球而活

8岁时,他成为了萨格勒布迪纳摩的一线队成员。在那之后的3年里,他被球队租来租去,有时候去波黑,有时候去低级别联赛,直到2005年才重回萨格勒布迪纳摩。好在,回归之后的莫德里奇迅速在球队站稳脚跟。经过两年的磨合之后,2007-08赛季他为打入15个进球,这一数据也让他入选了2008年克罗地亚出征欧洲杯的大名单。

正是那届欧洲杯的表现,让莫德里奇接到了托特纳姆热刺的邀请函。

那一年,他已经23岁了。

【人物特稿】莫德里奇:24小时为足球而活

【从热刺,到皇马】

初到热刺之时,俱乐部也有很多人瞧不上莫德里奇的小身板,觉得他根本踢不了英超。然而事实证明,莫德里奇不仅能够在热刺站稳脚跟,而且还给英超带来了不同的风景。

在场上,他用脚下技术掌控着皮球,用跑动能力展现着自己的存在感,日复一日的高超和稳定的表现,终于让质疑他的人陆续闭嘴……取而代之的,是队友们的交口称赞。

列侬说,“莫德里奇,他把我们拉到了能和其他强队竞争的水准,你根本无法从他脚下抢到皮球。”

【人物特稿】莫德里奇:24小时为足球而活

2010年,热刺在近50年后重返欧冠赛场。更大的舞台,让更多人看到了莫德里奇的能力,他也开始接到各大豪门的暗送秋波。2012年夏天的一个夜晚,莫德里奇的手机上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嗨,卢卡,我今天训练后会给你打电话。“

短信的落款写着一个名字:穆里尼奥。

几个小时后,穆里尼奥打来了电话:“我希望你下赛季出现在我的阵容里,我很喜欢你,我非常确信:你将在皇马成为一个伟大的球员。”

那个夏天,莫德里奇登上了银河战舰,跨出了自己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步。

【人物特稿】莫德里奇:24小时为足球而活

来到皇马之后的第一个赛季,莫德里奇的表现并不算好,甚至一度被西班牙媒体评为年度最差引援。

好在,2012-13赛季的欧冠淘汰赛,替补登场的莫德里奇用一脚世界波在老特拉福德击败了曼联。他说,“那个进球让我在西班牙获得了肯定。甚至可以说,那个进球是我在皇马的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从那场比赛之后,他的出场时间越来越多,表现越来越好。2013-14赛季欧冠决赛,皇马和马竞决战欧洲之巅。第36分钟,马竞利用一次角球机会完成破门,卡西利亚斯出击判断出现了失误,戈丁头球破门。皇马一直落后到伤停补时,然而在第92分48秒,拉莫斯接到莫德里奇的角球,高高跃起将球顶进球门。这个进球不仅将比赛拖进加时赛,也最终成就了球队的大逆转。

【人物特稿】莫德里奇:24小时为足球而活

这座来之不易的欧冠奖杯,是莫德里奇第一次触碰到了最高荣誉。

从那个时候开始,莫德里奇的心态开始发生了变化。

从小到大被看低所导致的自卑,被之后的一座座冠军冲淡。莫德里奇终于正视自己:“我,是一名真正的顶级球员”。

积极的心态,也被他带到了国家队的赛场。2016年欧洲杯对阵土耳其的小组赛,莫德里奇奉献了一记漂亮的凌空抽射破门,帮助克罗地亚拿到了关键的三分;1/8决赛对阵葡萄牙,莫德里奇和队友们将对手拖入加时赛,但在比赛第117分钟遭到了绝杀。

虽然这是一场让莫德里奇难以接受的败局,但全世界球迷都知道:这支克罗地亚绝不是弱旅。

2018年世界杯,莫德里奇带着队友们卷土重来。他们一路力克强敌,杀入了决赛。虽然最终败给了法国,但莫德里奇却说:“能打进世界杯决赛,已经是我此生最大的荣耀。”

【人物特稿】莫德里奇:24小时为足球而活

是的,就连最疯狂的克罗地亚球迷都没有想过自己的祖国能够进入世界杯决赛。决赛之后,克罗地亚球迷几乎用欢迎英雄的方式来迎接国家队的凯旋。也正是那一年,金球奖的评委们决定把奖杯颁给莫德里奇。魔笛举起金球的那一刻,不仅创造了克罗地亚的历史,也打破梅西和C罗对这一奖项十年垄断。

不过,那一年的莫德里奇,已经33岁了。

【人物特稿】莫德里奇:24小时为足球而活

【不老的魔笛,付出了很多】

在这个30岁以后就被称为老将的领域,33岁是个分分钟就断崖式下跌的年龄。然而,这一切在莫德里奇身上却并没有发生。为了保养好自己的身体,莫德里奇每年只休息10天左右,将绝大部分时间都专注于训练,专注于预防伤病,专注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上。记者曾经在采访中问他35岁之后仍保持高水准的秘诀,莫德里奇回答说:“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我只能说,我24小时都为足球而活。”

是的,为了获得更长时间的职业生涯,莫德里奇在幕后做了很多。队友们说,魔笛对自己不止是严格,简直是苛刻。2023年5月,皇马以0-4的比分惨败于曼城,首发出战的莫德里奇表现糟糕,出现了很多次失误,比赛结束后,工作人员听到了莫德里奇更衣室批评自己:

“卢卡,你踢得像一场灾难!”

【人物特稿】莫德里奇:24小时为足球而活

再逆天的球员,也难以抵挡岁月的侵袭。

随着年龄渐长,皇马也在中场区域储备了年轻球员,莫德里奇在俱乐部的出场数据也开始下滑,替补席成为了他经常出现的地方,他坐在板凳上,时刻等待着安切洛蒂的召唤,然后披挂上阵,重新冲锋在赛场。

因为在他心里,依然有个夙愿未了。他想再一次身披克罗地亚的战袍,再一次为国家队争取荣耀。

终于,他出现在了2024年欧洲杯的出征名单之中,克罗地亚队史首位在五届欧洲杯正赛均有上场的球员。

【人物特稿】莫德里奇:24小时为足球而活

欧洲杯小组赛第一轮,克罗地亚对阵西班牙,38岁的莫德里奇和16岁的亚马尔同场竞技,两人年龄相差了21岁280天,这是欧洲杯历史上同场的两名球员最大的年龄差距。

听闻这个特殊的纪录时,莫德里奇微笑着说:“是的,我也觉得自己够老了。”

小组赛末轮生死战,他在第54分钟打入一球,成为了欧洲杯历史上最年长的进球者。第80分钟,他带着三分不情愿和七分担心被换下场,在替补席咬着球衣看了18分钟,然后等来了对手98分钟的进球。94分钟,98分钟,阿尔巴尼亚和意大利的两个绝平进球,几乎以最残忍的方式送走了克罗地亚的黄金一代。

【人物特稿】莫德里奇:24小时为足球而活

担任意大利和克罗地亚本场比赛的解说金相凯感慨魔笛的英雄迟暮。“或许他的欧洲杯之旅已经落幕,但他仍是皮尔洛后最优秀的中场。”

解说嘉宾蔡惠强感同身受:“像魔笛这样能够胜任6号位、8号位和10号位的球员已经非常罕见,如果退役将是足坛的损失。对于球迷来说莫德里奇的离开,应该是一段青春的告别。”

在苏东的眼里,除了年龄的增长,魔笛那颗对足球滚烫的心依然激情澎湃,如狂想曲一般悠扬不歇。“初心从未改变,改变的只是老友的离开,只剩他独自支撑。”

小组赛最后一场比赛,莫德里奇获得了全场最佳。他脸上有失落,但更多的是感怀。显然,他舍不得自己挚爱的足球,而球迷,也舍不得看他离开。

因为在世界足坛,莫德里奇真的太赏心悦目了。

他潇洒,谦逊,既能在千军万马中迷人心智,出其不意的把球从人堆里摘出去;也能在腥风血雨的烽火硝烟拼搏,最后一分钟冲到底线参与防守。二十年职业生涯,他与时光把盏,与足球共舞,留给绿茵场无数灵动和浪漫的时刻。

即便他就要告别世界大赛的舞台,但看过他踢球的球迷依然会在很多年后骄傲的告诉自己的孩子:

“我见过最好的莫德里奇。”

“他如精灵般才华横溢,又如巨人般顶天立地。”

【人物特稿】莫德里奇:24小时为足球而活

作者:内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