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织密防溺水“安全网”!“一乡(镇)一游泳池”的文山市实践

作者:非常文山

“手这样摆动,脚这样滑行,保持这样的姿势,要尽量放松,不要紧张。”蓝天白云下,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平坝镇中心学校同学们正在新建好的游泳池里上游泳课,在游泳教师的精心教导和陪护下,同学们聚精会神学习游泳基本动作要领,游泳课的开设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织密防溺水“安全网”!“一乡(镇)一游泳池”的文山市实践

为增强青少年儿童防溺水安全意识,保障青少年儿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文山市积极探索创新,强力推进“一乡(镇)一游泳池”建设工程,织密防溺水“安全网”,扎实推动青少年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走深走实。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为确保“一乡(镇)一游泳池”建设工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文山市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邀请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充分结合各乡镇学校的地理条件因素,制定了详细的建设规划。同时,根据学生年龄段的需求,设计了浅水区、中水区、深水区等不同区域,满足多样化的游泳需求。去年10月,14个乡(镇)学校露天游泳池项目全部竣工验收交付使用,项目完成投资436.87万元。

织密防溺水“安全网”!“一乡(镇)一游泳池”的文山市实践

规范建设,确保质量。在游泳池建设过程中,文山市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从设计、施工到验收,每个环节都有专业人员进行监督和指导。游泳池定期消毒,确保水质达标。在游泳池周边设置了防护栏、警示标识、救生设备等安全设施,并配备了专业的救生员和管理人员。为保障游泳池的长期使用和维护,各乡镇学校根据文山市教育体育局下发的制度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各校游泳池管理相关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和维护标准,让这项民心工程真正落到实处。

开展培训,普及教育。将游泳纳入课程。在全市中小学推广游泳教育,将游泳课纳入体育课程体系,逐步提高学生的游泳技能和防溺水能力。开展游泳培训。利用课后服务特色课,分年级分批次组织青少年儿童参加游泳培训,邀请专业教练进行指导,提高游泳技能和安全意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培训、引进等方式,充实游泳教师队伍,提高游泳教学水平。强化监管,保障安全。为确保游泳池的安全运营,文山市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对游泳池的日常巡查和管理,做好游泳人员的登记和体温检测,杜绝未成年人私自下水游泳。建立应急救援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自“一乡(镇)一游泳池”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文山市青少年溺水事故发生率大幅下降,有效保障了青少年的生命安全。

织密防溺水“安全网”!“一乡(镇)一游泳池”的文山市实践

“通过建设‘一乡(镇)一游泳池’,织密了防溺水‘安全网’,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文山市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完善游泳池建设和管理机制,为保障青少年儿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云新闻客户端

云新闻记者:黄鹏 通讯员:王富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