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访华结束就翻脸,德国声援菲律宾,欧盟制裁中企,却遭到美国背刺

作者:主持人安东

访华罕见吃到闭门羹,德国转头就声援菲律宾,不承认中国对仁爱礁的主权。然而从种种迹象看,德国这次访华,真正目的是破坏中德关系,为下一步行动找借口,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德国公然对华挑衅,究竟想要达到什么目的?

近日,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德国极力反对,还让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哈贝克访华,向中方进行“解释”。然而德国总理朔尔茨或许没想到,哈贝克和他领导的德国绿党,把事情彻底搞砸了。在韩国时,哈贝克就宣称要“摆脱对华依赖”。来中国后,哈贝克更是傲慢地要求中方与俄罗斯“分手”,否则就别想与德国以及欧盟恢复关系。哈贝尔这番态度,使得他与中方高层的会谈被取消。看到这个情况,绿党控制的德国外交部立即翻脸,在6月24日借南海问题对华发难,要求中方遵循所谓的“南海仲裁”,还公然否认中国对仁爱礁等南海诸岛的主权。

访华结束就翻脸,德国声援菲律宾,欧盟制裁中企,却遭到美国背刺

在德国的主要政党中,德国绿党对中国态度最为恶劣。一方面,德国绿党就是一个充斥着“意识形态”的政党,他们认为中国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完全是靠着“欧美的恩赐”。中国能成为全球最强制造业国家,是因为美欧过于“天真、仁爱、善良”,让中方钻了空子。因此,德国绿党认为中国是“叛逆者”。现在,看到中国与俄罗斯在经贸等领域升级合作,德国绿党更加愤怒,认为中国必须被“惩罚”。哈贝克这次来中国,就是奔着破坏中德关系来的。

访华结束就翻脸,德国声援菲律宾,欧盟制裁中企,却遭到美国背刺

另一方面,在二战结束后,美国进行了一系列布局,完成了对欧洲的深度控制。在经济方面,美国实施了“马歇尔计划”,给欧洲提供大量资金,帮助他们重建。军事方面,美国建立了北约,并在多个欧洲国家驻军。通过经济、军事的“双管齐下”,美国深度控制欧洲。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将当时的西德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帮助该国迅速实现重建,再次成为欧洲的大国。美国此举的目的,就是利用德国来制衡法国,维持自己对欧洲的控制。因此,德国政坛至今还有大量“美国代理人”。除了德国绿党,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从不掩饰“紧随美国”的政治立场。

访华结束就翻脸,德国声援菲律宾,欧盟制裁中企,却遭到美国背刺

然而,德国绿党的“亲美”立场,并没有给德国带来什么好处。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德国政府紧随美国,积极制裁俄罗斯。要知道,俄罗斯是德国至关重要的经贸伙伴。德国政府的做法,使得本国制造业失去了低价能源,民生成本也水涨船高。最终,多家德国企业选择将产能转移到国外,使得德国制造业逐渐“空心化”。但哈贝克这次来华,将德国的问题归咎于“中国的不正当倾销活动”,还声称中俄合作“影响德国以及欧洲的安全”。中方取消与哈贝尔的会谈,释放了明确信号:中方绝不接受德国以及欧盟借贸易、俄乌冲突进行的诬陷和利用!若德国及欧盟执意挑事,中方将坚决反击。

访华结束就翻脸,德国声援菲律宾,欧盟制裁中企,却遭到美国背刺

但从德国外交部公然声援菲律宾,否认中国对仁爱礁等南海岛礁的主权看,德国绿党是铁了心要破坏中德关系,这势必会进一步影响两国在实体工业体系等方面的合作。与此同时,欧盟宣布了第14轮制裁配套内容,新增61个被制裁公司的名单,其中有19家中企,理由还是所谓的“军援俄罗斯”。而被公认为“美国代理人”的冯德莱恩,也顺利获得了第二个任期。可以预见,未来中德、中欧关系只会更差。

访华结束就翻脸,德国声援菲律宾,欧盟制裁中企,却遭到美国背刺

有分析指出,无论是德国还是欧盟,在与俄罗斯切割后,又主动挑起与中国的贸易纷争,显然不是明智之举。事实上,欧盟和德国已经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早在去年6月,美国《华尔街日报》就指出,因为经济持续下滑,欧元区经济已经陷入技术性衰退。作为欧盟第一大经济体的德国,更是连续4个季度经济下行,深陷技术性衰退泥潭。据德国信用机构“信贷改革”公司的最新报告,仅今年前6个月,德国就有约1.1万家企业破产,比去年同期暴涨约30%,为8年来最高水平。可以说,巨大的危机已经出现在欧盟和德国面前,但哈贝克等政客却在寻求“对华脱钩”,这只会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访华结束就翻脸,德国声援菲律宾,欧盟制裁中企,却遭到美国背刺

能让欧盟无视自身情况,作出类似“自戕”的举动,主要原因自然是美国。虽然在近几次中美高层会谈中,美国总统拜登都承诺“不寻求对华脱钩”,但美方转身就加大打压、围堵中国的力度。近日,美国财政部发布《拟议规则制定通知》的文件,声称要强化对中国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计算机芯片等高新科技领域投资的限制和监控。可以看到,美国还要升级遏制中国的力度。而且,美国不仅自己对中国动手,还屡次施压盟友加入其中。在G7峰会上,美国财长耶伦就要求盟友共建“针对中国的屏障”。在随后发布的G7峰会联合声明中,美国拉上西方主要盟友,一口气对中国划出8条“红线”,想要联合“遏华”的意图非常明显。

访华结束就翻脸,德国声援菲律宾,欧盟制裁中企,却遭到美国背刺

但欧盟没有想到,自己实施针对中国的措施后,却遭到了美国的背刺。在6月24日,美国乳品出口协会负责人哈顿率团访华,与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进行会谈,寻求增加对华乳制品出口。据统计,中国主要乳制品进口来源国为新西兰、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不过,因为欧盟选择对华加税,中方必将实施强力反制,欧洲乳制品可能就是目标之一。看到这种情况,美国乳制品行业迅速来华,迫不及待想要抢占欧洲的市场份额。可以看到,美国根本不在乎盟友的利益,他们挑动欧盟参与围堵中国,就是想要中欧互相消耗,自己坐收渔利。

访华结束就翻脸,德国声援菲律宾,欧盟制裁中企,却遭到美国背刺

在中欧贸易摩擦升级后,欧洲各界就担忧中欧贸易战会爆发。对此,中方早已明确表态,指出贸易战没有赢家,中国不想打“贸易战”。然而,西方执意用充满双重标准的刁难与责难对待中国,中方只能应战。所以奉劝欧盟,需要看清形势,意识到自己无法承受挑起中欧贸易战的代价。与中国相向而行,才是欧盟的正确做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