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高考417分著名童星或将落榜?艺术特长骗局,开始对中产家庭失效

作者:青眼财经
高考417分著名童星或将落榜?艺术特长骗局,开始对中产家庭失效

几年前因饰演《隐秘的角落》张颂文儿子一角走红的童星荣梓杉,最近仿佛是被钉在了热搜上,备受网友关注。

至于原因,是身为中戏、北电两所表演名校今年艺考双料第一的他,因文化成绩只有417分,没达到四川省450+的最低本科线,也许今年将名落孙山。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相关帖子下方评论区热闹不已:

“417分居然没学上?

艺考这么多年不都是考学捷径吗,要不谁花那么多钱学这玩意儿?”

是啊,艺考这条曾经“300就能上本科”的考学捷径,现在为啥也这么难走了呢?

高考417分著名童星或将落榜?艺术特长骗局,开始对中产家庭失效
高考417分著名童星或将落榜?艺术特长骗局,开始对中产家庭失效

最近几天,随着2024年高考陆续出分,由于成绩高低不一,朋友圈里的考生家长朋友们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有的家长骄傲地晒出了高分截图,祝贺儿女即将迈入人生下一阶段,准备大摆升学宴庆祝,着实惹人羡慕;

有的家长一直很清醒,第一时间晒出了求助信息,咨询哪家志愿填报机构靠谱,坚决不浪费孩子考出的每一分;

当然了,也有些家长和考生对成绩不满意,已经在联系复读学校,一家人准备明年卷土重来……

总之,大伙儿都忙的不亦乐乎。

但除此之外,还有这么一波人,往年总是在文化课出分后上蹿下跳发喜报,今年却难得安静了许多。

这群人,正是因艺考改革后生源骤减,日子过得越来越提心吊胆的艺考培训老师们。

为啥不晒优秀学员的喜报了?因为今年文化课成绩能上线的艺考生,真的要百里挑一,实在少之又少。

2021年,新华社官博发布过一条推文,预告了艺考将迎来重大改革的消息,2024年就是新规全面实施的第一年。

高考417分著名童星或将落榜?艺术特长骗局,开始对中产家庭失效

也许“文过专排”、“全面承认统考”这些词语您并不熟悉,但您只需要知道一个讯号,那就是文化成绩对于艺考招生的影响占比将大幅提升。

文化课417分的艺考状元很有可能没学上,就是艺考“捷径不再”的最好证据。

当失去了便于逐利的实用价值,中国家庭对于学艺术本身,是否还有热情呢?

高考417分著名童星或将落榜?艺术特长骗局,开始对中产家庭失效

不知道屏幕对面的您有没有感知到,我反正是明显察觉,校外各式各样的艺术培训机构,最近几年似乎越来越冷清了。

如果说只是艺考培训这块业务不好做了,对于艺培机构的影响也许还不那么大,毕竟这部分业务的周期短,学生人头也少,无非就是一锤子买卖,带半年到艺考完就结束了。

最可怕的是,曾经争相把孩子送去琴行学各种小乐器,尤其是钢琴的中产家庭,近些年来也开始对艺术特长“祛魅”,不打算再继续砸钱培养所谓的琴童了。

钢琴价格暴跌、琴行接连倒闭、培训老师失业,就当下的趋势来看,似乎但凡跟钢琴沾得上边的岗位,就没有一个能赚钱的。

孩子不再学琴,当初大几万入手的钢琴也只好“打骨折”转卖处理,可即便是已经降到5000元依旧无人问津,二手市场上一片哀鸿遍野。

雅马哈又如何?只要我坚定不花钱学琴的决心,你就割不到我的韭菜。

高考417分著名童星或将落榜?艺术特长骗局,开始对中产家庭失效

过去几十年里,大陆中产家庭送孩子学钢琴的热情一度高涨,用“琴行遍地”来形容绝不是夸张。

除了上面我们提到的“艺考捷径”之外,还有一大重要因素,一直在推动着中产家庭送娃学琴,那就是家长们对于钢琴这款西洋乐器自带的【贵族滤镜】。

1300年前,全球第一架钢琴诞生在意大利,最初只有罗马教廷的神职人员、欧洲各国的皇室成员有机会与之接触,欣赏由钢琴发出的美妙乐音,普通老百姓根本没资格。

直到18世纪,工业革命席卷欧洲大陆,一批抓住时机崛起的新贵涌现,欧洲才终于有了出身普通的有钱人。

高考417分著名童星或将落榜?艺术特长骗局,开始对中产家庭失效

为了尽快提升社会地位,这群暴发户开始模仿老贵族的一切生活习惯,送孩子去学高贵优雅的钢琴便是其中之一。

说白了,这一时期平民争先恐后地送孩子去学钢琴,其实就是虚荣心作祟。

同样的道理,上世纪80年代之后,改革开放的东风吹进神州大地,一批靠着做生意积累下原始财富的普通人也有样学样,按照自己心目中的“贵族形象”去打造自己的第二代。

恰好在此时,郎朗、李云迪等中国籍青年钢琴家开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先后在西方的大型钢琴赛事上取得奖项,被国内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载誉归来后,他们自然成为了许多中产家长心目中的子女培养模板,极大程度地带动了中国钢琴教育的蓬勃发展。

高考417分著名童星或将落榜?艺术特长骗局,开始对中产家庭失效
高考417分著名童星或将落榜?艺术特长骗局,开始对中产家庭失效

一周两节课起步,每节课200块打底,一年光课费就要几万块,更别提买钢琴、接送课的花销。

粗略统计,大陆中产家庭想要培养一个琴童,至少要花6位数以上。

经济上行的年代里,所有人对未来的畅想都是乐观的,钱没了再赚嘛,只要是为孩子好,教育投资就是值得的。

但众所周知,自从“口罩三年”到来之后,相信屏幕前的各位跟我一样,都有一个明显的感触,那就是钱变得越来越难赚了。

当未来的不确定性骤然提升,“学钢琴”这样的非必要支出,自然也就被许多家庭果断放弃。

高考417分著名童星或将落榜?艺术特长骗局,开始对中产家庭失效

还记得前几年,央视曾经上线过一条新闻,主人公是一名外卖小哥,正在午餐配送的高峰期于辗转各大商场送餐取餐。

然而,在路过某间商场中摆设的一架展示钢琴时,他突然停下了紧张的脚步,倾情弹奏了一曲,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欣赏。

一曲作罢,他又赶紧站起身来,急匆匆踏上了送餐的路,为了生计继续奔忙。

也许在那一瞬间,被生活裹挟着前行了好久的他,终于被最初的梦想扣醒。

没有人不喜爱皎洁的月亮,但只有先赚到六便士填饱肚子,才有资格谈梦想。

高考417分著名童星或将落榜?艺术特长骗局,开始对中产家庭失效

每一个经历过快速发展的行业,在步入供求关系的瓶颈期后,都必然会面临一场大浪淘沙的筛选,艺术教育同样不例外。

当资质普通的琴童不再跟风,对于钢琴老师而言,必然会减轻教学压力;

当不入流的水货琴行倒闭后,对于真正有志于学艺的家庭而言,也将节省筛选师资的时间和资金成本。

让音乐教育得到整体水平的提升,让音乐学习重新回归热爱本身,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