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24清华招生看点 | 基础学科+学科交叉=? 来数理类,找到答案!

作者:清小华
2024清华招生看点 | 基础学科+学科交叉=? 来数理类,找到答案!

清华招生陆续推出清华招生看点系列,帮助大家了解2024年清华大学本科招生专业类及本科招生书院,从而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领域。

作为世界发展与国家发展的

必需科学分支

在当今时代,数学、物理学等

基础学科是科技发展的根基

在学科交叉的背景下

各行各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大类介绍

数理大类是清华大学数学、物理、工程物理等优势学科的结合,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具有最强的数学、物理实力及多学科交叉的教学与学术环境,在基础学科与应用交叉学科领域的人才培养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

大类通过“通专融合”的教学,为数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培养世界一流的学术研究人才,也为以数学、物理为主要基础的其他应用学科培养具有优秀科学素养和富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特色

数理类秉持“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理念,注重学生的数理基础和学科拓展。在清华所有学科类中,本大类安排的数学、物理课程要求最高、层次最全、教师最强。

按数理类统一招生进校后,大类委托数学系、物理系和工程物理系进行管理。学生就读期间,院系开设多层次的数学、物理基础课程,安排科研活跃的优秀教师授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想、兴趣、特长,以及所选或意向拟选专业方向的基本要求来选择。同时,大类开设“专业导引课”“新生研讨课”等课程,帮助学生进一步开拓视野和思维,了解相关专业的知识体系、学科发展和应用背景等,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

大类充分挖掘学生的智力资源,通过加强数理基础和学科交叉等途径,平衡人才培养中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更广阔的成才空间,帮助学生减少专业选择的盲目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为学生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科学基础。未来,学生不仅可以从事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研究,也可以在应用科学、高新技术、交叉学科等领域发展。

学科培养

选择数学系的学生入学后按双向选择的方式确认专业。其他学生大一结束前,在尊重本人意愿的基础上,根据物理系和工程物理系的资源保障情况,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完成专业确认,大二进入相关系进行专业学习。

专业培养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清华大学数学系把人才培养作为教师的第一学术责任。在教学安排上,数学系特别重视学术带头人担任本科一、二年级的基础课和三、四年级的专业课教学工作。按照因材施教、灵活管理的原则,设计了两大类培养方案: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和“清华学堂数学班”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方案包含基础数学、应用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数学、运筹学等五个方向,在招生时不分方向,前两年所有同学学习相同的数学基础课程,后两年根据志向、兴趣和能力由学生自行在五个专业方向中选择一个作为其毕业方向。

“清华学堂数学班”项目属于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由丘成桐先生任首席教授,该项目每年选拔20-30名具有较高数学天分并有志于以数学科学研究为终生事业的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跟随数学科学主流方向的国际大师学习与工作,使之迅速成长为有影响力的数学家。

物理学专业与数理基础科学班

规模小而精:清华物理系现有教师91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0位(不含兼职),43位入选“长江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千人计划”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英国QS全球教育集团发布的2023年度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清华大学的物理与天文学科全球排名列第15位,连续5年国内高校排名第一;美国USNews 2023年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清华物理排名列全球第8位,连续5年国内高校排名第一。

学术水平强:清华物理系在当今物理学的重大前沿领域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的成果,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由尤力教授团队完成的“利用量子相变确定性制备出多粒子纠缠态”研究成果荣获“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由薛其坤院士领衔的团队在实验上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研究成果荣获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这也是当年自然科学领域全国唯一一项一等奖。

2024清华招生看点 | 基础学科+学科交叉=? 来数理类,找到答案!

2023学堂物理班赴云南昆明参加寻梦西南联大物理营

培养质量高:“基础科学班”自1998年创建以来,在因材施教、拔尖人才和跨学科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效显著;清华学堂物理班自2008年成立以来,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有志于从事基础研究的优秀学生。到2024年,清华物理系的本科毕业生中已经有11位获得物理学斯隆研究奖,另有11位本科毕业生获得计算机、神经科学、分子生物学、数学、化学等领域的斯隆研究奖。以上国际大奖获奖人数均在全国高校物理学院系中处于首位。

工程物理专业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的学科方向涵盖了“物理学”“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三个教育部一级学科。工程物理系旨在培养既有坚实的数学物理基础,又有很强的工程设计与实验能力,并立志于解决能源、安全、健康、物质探源、环境等重大问题的综合性人才。

工程物理系坚持理工结合,凝聚创新创业支持计划、“天格计划”等学生科创兴趣团队、“核能兴邦”专业实践品牌等优质资源,激发学生科研志趣,培养基础研究拔尖人才,学生可通过多种途径参加丰富多彩的科研活动。

2024清华招生看点 | 基础学科+学科交叉=? 来数理类,找到答案!

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

工程物理系成果丰硕。曾于2003年、2010年两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0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13年获教育部首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其科技创新支撑了威视股份、辰安科技、永新医疗三个民族高科技企业和上市公司,安全检测与应急产品与系统遍布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创造的标杆、产学研合作的典范和一带一路“走出去”的先锋。工程物理系还主导建成了全世界最深的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作为国际上独一无二的深地科学与暗物质实验理想场所,实验室吸引着全球顶尖物理学家前往合作开展研究。

学生体会

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有着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从1927年创建至今,走出过陈省身、华罗庚、万哲先等数学领军人才。如今作为一名数学系三字班新生,最重要的当属学习以接过先贤所树立的大旗。

同时,为了响应国家培养基础学科人才的号召,清华大学在我们的课程安排上可谓是煞费苦心。数学师资上,安排堪称豪华,即便是数分高代的基础课,也是顶尖教授来讲授。而在课程安排和内容设计上,开设的两个班又做到一定的差异化,这使得我们同班同学交流时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从而进一步成长。尽管老师们都是该领域资深专家,但讲授起“基础课”时,他们一丝不苟,严谨备课,学校还要求老师设置office hour,如果有问题,可当面一对一答疑,他们会认真思索,有问必答。

正因如此,我迅速适应了高中数学到大学数学的巨大转变,刻苦学习钻研,在数学的广袤海洋里不断遨游探索,享受获取知识的喜悦,解决难题的激动。

——赵耘锋,数学系2023级本科生

清华物理系给我的,永远是一种开放包容的印象。复系以来,可能是因为没有过大的竞争压力,清华物理系的内卷现象很少。而物理系一向的育人观,就是要“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去自由的思考”。这恰恰造成了清华物理系自由活跃的学术氛围,同学们不会因为绩点、保研压力而过度焦虑,也能真正的沉下心来做物理研究。清华物理系前辈黄昆曾说过:学习知识不是越多越好,越深越好,而是要服从于应用,要与自己驾驭知识的能力相匹配。这奠定的清华物理系因材施教的培养方法,如学堂班和基科的分流培养。

在攀登计划出现后,这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