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人寿王凯:根植湾区推进高质量发展 强化担当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作者:中国人寿
中国人寿王凯:根植湾区推进高质量发展 强化担当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根植湾区推进高质量发展

强化担当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学习《习近平关于

金融工作论述摘编》

作者:中国人寿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广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 王凯

在中国人寿集团党委的坚强领导和统筹部署下,广发银行党委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下文简称《论述摘编》)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结合总部位于广州的区位优势,将学习贯彻《论述摘编》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根植湾区”定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围绕金融强国建设目标牢记使命,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深学细悟

认真领会加快金融强国建设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为新时代新征程做好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金融机构一员,要胸怀“国之大者”,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朝着金融强国建设奋勇前行。

建设金融强国必须紧扣中国式现代化这个首要任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这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需要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更好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需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需要应对气候变化等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有这些都需要推动大陆金融高质量发展。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全局。在建设金融强国过程中,金融机构要以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为引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有效“输血供氧”,为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注入金融活水,为满足人民群众差异化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丰富金融供给,不断开创金融工作新局面。

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用“八个坚持”阐明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基本要义,科学回答了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障、价值取向、根本宗旨、永恒主题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金融工作怎么看、怎么干,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战略和战术相贯通、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交汇,构成了一个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来之不易,是我们党立足当代中国实际,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金融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弘扬、对全球金融发展经验成果的借鉴和超越,是新时代中国特色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和宝贵经验。金融机构要坚定信心和决心,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锚定金融强国目标走好走实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始终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并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完善,使这条路越走越宽广。

建设金融强国需要金融机构强化使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用“六个强大”总结金融强国应具备的一系列关键核心要素,明确了建设金融强国的具体目标和努力方向;用“六个体系”系统概括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明确建设金融强国的中心任务和实现路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大陆金融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银行体量世界第一,债市、股市规模世界第二,保险规模名列前茅。推动大陆从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的新跨越,金融机构责无旁贷。金融机构要围绕金融强国目标,立足主责主业,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金融服务能力、抗风险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扎扎实实办好自己的事;要坚守初心、回归本源,结合自身禀赋,错位发展、优势互补,满足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在服务实体经济上各司其职、各展所长。特别是国有大型金融机构要知重负重,担责尽责,遵循市场规律,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融会贯通

充分认识金融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对金融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实践要求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赋予粤港澳大湾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的全新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有力金融支持是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推进金融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

金融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要紧盯“走在前列”新标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强国应当基于强大的经济基础,具有领先世界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对广东提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殷切希望。粤港澳大湾区是大陆经济活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广东是大陆人口大省,经济大省、科技创新大省,2023年广东成为全国首个GDP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连续35年排名全国第一,每天约1.5亿实时在粤人口,市场经营主体超过1800万户,7.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七年居全国首位。金融机构可以把粤港澳大湾区作为自身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充分依托广东庞大的市场空间和广阔的发展潜力,以“走在前列”总目标为引领,丰富金融供给、倾斜金融资源,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世界级的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助力“再造一个新广东”。

金融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要为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提供新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大陆金融必须守好服务实体经济本分,在广东视察时要求广东始终坚持以制造业立省。广东是制造业大省,工业制造增加值占全国的八分之一,拥有制造业全部31个大类,其中15个规模居全国第一,完善的配套、细密的分工、成熟的产业集群和高效协作的制造网络,塑造强大的综合制造业优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大陆产业链最重要的节点之一。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必须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突出服务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扎根广东这片沃土做好“五篇大文章”,助力广东建设更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让广东的产业根基夯得更实、筑得更牢。

金融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要为改革开放注入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广东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做实,摆在重中之重。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试验区,香港是大陆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澳门在打造中国--葡语国家金融服务平台。近年来,随着“湾区金融30条”“横琴金融30条”“前海金融30条”等重要政策相继发布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大陆深化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高地,“深港通”“债券通”“跨境理财通”、本外币一体化账户、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等系列创新举措走在全国前列。金融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在市场化法制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积极参与高水平对外开放,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能力,形成一批先行先试成果,助力改革开放不断引向深入,通过金融供给持续激发现代化建设的活力和动力。

知行合一

根植湾区为金融强国建设作出广发贡献

广发银行是唯一一家总部在广州、机构和业务覆盖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广东2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目前全行40%的机构、50%的员工、50%的贷款、60%的税收在广东。近年来,广发银行明确把“根植湾区”作为战略定位,把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作为特色经营的重要选择。在新征程上,广发银行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扛起作为央企成员单位和总部金融机构的双重职责,与湾区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同步前行,为金融强国建设的广东实践作出广发贡献。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强化党建引领发展上下功夫。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最本质的特色,也是广发银行改革发展三十六年的深刻体悟,“党建强、广发兴”已经成为了全行上下的共识。在新征程上,广发银行要把党的领导政治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治理效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政治引领,认真落实“第一议题”机制,规范“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流程,确保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各方面、全过程。二是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强根铸魂,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各级党员干部培训的首课、主课、必修课,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做好学习的内化、转化、深化。三是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按照“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标准选优配强各级班子,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提升队伍纯洁性、专业性、战斗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四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突出加大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等重点领域监督,一体推进“三不腐”,全面强化从严治党严的氛围。

坚定不移强化战略执行,在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下功夫。在“根植湾区”战略定位引领下,过去三年广发银行在粤港澳大湾区对公贷款合计增长65%,高于全行增速17个百分点,承销广东省地方债金额居股份制银行首位,作为独家银行服务“澳车北上”,成为“跨境理财通”、“跨境保险通”等业务的首批试点银行。在新征程上,广发银行将保持战略定力,围绕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努力成为金融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坚力量。一是大力支持湾区硬联通软联通,积极参与“轨道上的大湾区”相关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横琴跨境资金“电子围网”等创新试点准备,面向区内“北上”和“南下”居民跨境消费购物、休闲旅游、留学就业、医疗养老等场景,不断提升跨境支付结算、跨境财富管理、跨境保险保障等金融服务质效,促进三地融合发展。二是因行施策推进广东省内分行梯次化发展,支持广州分行发挥总部所在地分行优势,总分联动全面融入广州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建设;支持深圳分行进一步做优做强做大,积极参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鼓励东莞和佛山发挥重点分行支柱作用,在服务当地经济提升能级的过程中实现市场份额和系统贡献度“双提升”;鼓励省内其他分行在服务当地特色产业的同时,加强与广州、深圳分行联动,助力当地融珠入湾。三是加强全行整体资源统筹调度,探索建立“湾区呼叫、全国响应”的金融全境服务,更好响应湾区客户在全国范围内的金融需求,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协同。

立足服务实体经济,在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下功夫。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本宗旨,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是广东经济的脊梁。“十四五”以来,广发银行把实体经济作为金融服务广东的重点领域和优先方向,在广东的制造业贷款、战略新兴产业贷款、绿色信贷三年复合增速分别达到31.1%、68.8%和75.8%。在新征程上,广发银行将积极服务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提高广东制造的“含智量”“含绿量”“含金量”。一是突出服务“制造业当家”,围绕广东二十大战略产业集群,持续加大对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精密仪器设备等制造业支柱产业的信贷投入,推动制造业贷款在全行贷款占比稳步提升,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实现持续较快增长。二是突出服务“科技创新强省”,聚焦广东五大未来产集群,着力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从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到成熟期的差异化金融服务,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提高,大力支持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湾区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三是突出服务“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强化产品服务创新,着力构建多元化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为环境权益交易提供配套金融服务,加大对绿色产业和高碳排产业低碳化转型的金融支持。

厚植金融为民情怀,在提升服务民生福祉上下功夫。广发银行在广东民生领域具有较好的基础,发行国内第一张标准信用卡,配合发行国内第一张社保卡、为“新市民”提供专属金融服务超过1000万户。在新征程上,广发银行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发挥在广东的机构网络优势和产品服务优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一是支持“百千万工程”,认真落实《广发银行金融服务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方案》,加大对“三农”、“粤字号”特色农业、现代化海洋牧场等领域金融支持,通过定点帮扶、金融帮扶、消费帮扶、产业帮扶多措并举助力乡村振兴建设,促进广东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二是全力支持居民消费提质升级,紧跟大湾区居民“跨境消费”“跨城消费”的火热趋势,以信用消费贷为抓手,加大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新能源汽车等重点消费领域的金融支持,发挥金融在扩大消费中的刺激作用,助力湾区建成世界级消费中心区。三是扎实做好民生金融服务,围绕就医养老等湾区居民急难愁盼的重点民生领域,主动对接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金融需求,不断开发丰富配套的社保卡、养老金等普惠性金融产品,增强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深化改革创新,在有效释放发展动能上下功夫。“为经济社会服务、为金融改革探路”是广发银行成立之初的使命愿景。在新征程上,广发银行继承和发扬“敢为天下先”的优良传统,将因势而变、顺势而为,通过改革创新有效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一是全方位推进综合金融提质增效,用足用好中国人寿《粤港澳大湾区及江浙沪改革创新试点工作方案》和《进一步支持广发银行高质量发展方案》“两大政策”,认真履行集团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试点的牵头职责,发挥中国人寿保险、投资、银行各板块业务协同的综合金融优势,积极探索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开拓新领域新赛道、培育新动能新优势。二是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以打造“数字广发”“生态广发”为目标,推进“金融开放平台+行业云平台”建设,加快产品服务数字化升级,提升个性化、场景化的服务送达能力和智能化风控能力,让科技赋能经营管理的全领域、全链条。三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坚持问题导向,以提升资源高效运用为重点,完善资源配置和激励约束体系,进一步打通客户服务的堵点,破解全行发展难点,将强化总行管控与有效调动分支机构积极性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向集约化发展、特色化经营、精细化管理升级。

统筹发展与安全,在守紧守牢风险底线上下功夫。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在新征程上,广发银行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把握好权和责、快和稳、防和灭的关系,坚持遏制增量与化解存量并重,治标与治本一体推进,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突出防范重点领域风险,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强化对分支机构、附属机构、合作机构等的管理,建立完善风险“防火墙”。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加大业务全流程管控,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关键环节,开展全面风险排查,确保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推动资产质量稳步改善,持续稳固发展基础,坚决维护好经济金融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