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多地监管局公布新进展!

作者:金融时报

金融监管总局在今年年初召开2024年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深入实施“四新”工程,促进形成奋发有为、实干兴局、争先创优、勇立新功的良好氛围。随后,各监管局深入实施“四新”工程(“新机构新作风新建树新形象”工程),在服务实体经济、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化险、高水平对外开放等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近日,《金融时报》记者从金融监管总局获悉,四川监管局、宁波监管局、河北监管局等多地监管局披露了最新成效。

四川监管局:推动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先行先试

四川监管局把深入实施“四新”工程与金融支持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引导金融资源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把自贸区打造成金融业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机制创新、金融科技与科技金融融合发展的重要试验平台。

该局积极推动改革试点,一批创新金融成果接连涌现。如四川接续开展铁路运单金融服务试点。2024年,四川监管局继续加强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用好试点经验,持续守正创新,重点引导金融机构有效控制风险,扩大外贸金融服务覆盖面,降低外贸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更好支持跨境贸易发展。

在扩大金融开放领域不断先行先试。该局引导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结合职能定位,积极对中欧班列建设给予融资支持,特别是对班列相关平台企业给予倾斜。聚焦人工智能、供应链金融、国际贸易等重点领域,推动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顺利开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境内股权投资试点。近期已成功实现四川省第一支QFLP落地并率先到资。

在保险领域,该局积极争取政府出台对保险业的支持政策,用好用足财税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保险公司创新产品,不断拓展责任保险服务领域。支持保险公司在自贸区内研究探索巨灾保险制度,开展跨境人民币再保险,创新特殊风险分散机制,开展特殊风险保险业务,探索开展长江航运保险服务。大力指导机构提升自贸区内的出口信用保险服务水平,2024年2月相关保险公司与成都市签订《统保平台合作协议》,开展“四合一”出口信用保险统保合作,对外贸企业提供普惠型专属保单,大大提升了自贸区内外贸型企业保险保障水平。

宁波监管局:60分钟完成二手房转移、缴税、抵押变更转移

宁波监管局以“四新”工程为引领,以不动产抵押数字化为切入点,联合资规、住建、税务等部门,率先推广全程网办、带押过户、预告登记、“三即”试点等便民利企重点改革事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据介绍,依托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宁波市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两大平台,政银协同打通银行端到不动产登记中心的线上通道,实现抵押登记进银行“全程网办”。在现有模式下,银行端可在线发起办理抵押登记、变更、注销等业务,企业和群众无需再另行前往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大大提升了抵押登记和信贷获得效率。目前,已在全市5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1300多个银行网点实现贷款抵押登记进银行“一站式办结”,抵押线上办件量超过91万笔,网办率达92%。

带押过户,指的是围绕不动产登记全生命周期,将之前二手房交易过户涉及的抵押注销、二手房转移、抵押新设三个不同阶段的登记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在买卖双方与贷款银行签订相关协议后,办事群众只需“一次申请、一套材料、一个窗口、一个环节、一次缴费”,即可完成二手房转移、税费缴纳、抵押变更、抵押转移“同步办”、“合并办”、“合并审”,全程只需60分钟,购房人和贷款银行即可同步领取不动产登记证书和证明,为办事群众节省大量时间和成本。宁波银行业现已累计办理带押过户业务超3600笔。

此外,宁波监管局还联合多部门推广“三即”试点,实现改革创新从“单线调”向“系统改”探索。多部门联合发文专题部署推动“交地即交证”“竣工即发证”“交房即发证”改革试点。如“三即”改革项下对土地、在建工程、房产抵押联办,办理时限从原来的10多天缩短至即日完成,为企业大大缓解了转贷压力与成本。

河北监管局:全省10个地市成立统一的银行保险纠纷调解组织

河北监管局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为民监管原则,以统筹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为抓手,向基层推进、向协同问效、向科技求质,努力为金融消费者提供就近、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渠道,坚决捍卫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据介绍,目前全省已有10个地市成立了统一的银行保险纠纷调解组织,地市覆盖率达90.91%。2024年以来,全省调解组织共受理银行保险纠纷1514件,成功化解1012件,维护消费者经济利益1.21亿元,取得“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效果。

河北监管局推动县域建立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指导属地分局和纠纷调解组织向基层延伸,尽快实现县域金融调解服务全覆盖。如,廊坊分局创建以“多元化、一站式、全覆盖”为主要特点的多元解纷“廊坊模式”,制定设立调解室“七个条件”和“六个统一”办法,在全国率先实现纠纷调解组织县域全覆盖。唐山分局推动设立县乡金融消费维权服务站,构建机构“小事不出网点,纠纷就地解决”的工作机制,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已设服务站1672个,县区及乡镇覆盖率达92%。

白山监管分局:“两纵三横”构筑“大消保”格局

“四新”工程实施以来,白山监管分局面向人民群众,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全力扛起金融监管新职责、新使命。“新机构”打开消保新局面,白山监管分局拉开“一张网”,“两纵三横”构筑“大消保”格局,着力将市县两级金融监管打造为察民情的“观察哨”、解民难的“排头兵”、惠民生的“宣传员”。

其中,“两纵”就是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县域纵深延长线、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县域纵深延长线。市级派出机构依托“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率先完成“一站受理、分级分流、联合化解”金融纠纷处理机制探索,积极运用情、理、法化解群众金融纠纷253件,有效降低来访群众与监管部门的低效互耗。长白、抚松、临江、靖宇等4家监管支局已完成“两纵”可行性分析,待消费者权益保护事权下放后,将适时启动机制建设,增设消保中心,推动“两纵”工程全面落地。届时,将形成1个市级中心、4个县域节点的消保全覆盖网格,监管支局预计承接全市40%群众来信、来访接待量,将有效缓解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压力。

“三横”,就是向人民群众金融知识横向宣传到位,向行业协会横向联系指导到位,向金融机构横向压力传导到位。该分局坚持用好“三个”平台,即消费者权益服务平台、消费者投诉系统、12345对接平台,指导各机构及时回应消费者合理诉求。纵深推进“五项”专项行动,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重点任务”清单,确保“银行代销业务专项整治”“沉睡账户提醒提示”“睡眠保单专项清理”“消保质效提升”“消保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等工作取得务实成效。

多地监管局公布新进展!
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记者:徐贝贝编辑:段嘉希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