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在中国做生意“变难了”? 麦肯锡中国区主席:不能“一招鲜吃遍天”

作者:直新闻
【直新闻按】世界经济论坛第十五届新领军者年会25日在大连举办,来自近80个国家和地区约1600位中外各界嘉宾相聚,共议“未来增长的新前沿”。时隔五年,世界目光再次聚焦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与会期间,麦肯锡中国区主席倪以理接受深圳卫视专访,他表示,中国市场到处都是增长点,也是寻找“未来增长点”的灵感源泉。
在中国做生意“变难了”? 麦肯锡中国区主席:不能“一招鲜吃遍天”

麦肯锡中国区主席倪以理接受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朱海胜专访

世界经济需要复苏 夏季达沃斯是激发商业灵感的好地方

激发商业灵感,是麦肯锡中国区主席倪以理来到大连参加夏季达沃斯论坛最大的期待。“大家这一次来,都是来寻找未来的增长点,希望能得到一些新的创意,获得新的灵感”。他这样对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表示。

倪以理是国际知名商业咨询公司麦肯锡的中国区主席,也是业内知名的金融和投资专家,过去服务多家本土和国际集团的大规模转型,客户关系广泛。倪以理认为,夏季达沃斯是激发灵感的好地方,政商学界思想碰撞,“没准儿新的商机就在无意间涌现”。他认为,如果要在中国市场上找增长点,“到处都是”。基于过往的观察,倪以理发现中国市场有很多“颇具创意的服务”,他直言这些都是他“从未想过的赛道”。

中国经济有韧性 倪以理:保持乐观,寻找新机遇

中国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3%,前5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6.3%。倪以理认为,这显示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下,中国经济表现出韧性。他指出,经济界和企业界都可乐观、积极看待,研究并用好经济运行周期及其规律,寻找新机遇。“我认为中国还是处于比较好的发展状态,过去几年的经济发展,到如今设立5%的GDP增长目标,都体现出中国经济在持续健康发展”。他直言,目前这般发展的态势,应该被认为是一种“常态”,大家需要去适应这样的环境,同时展望未来,也应该去珍惜未来10年的机会。

在中国做生意“变难了”? 麦肯锡中国区主席:不能“一招鲜吃遍天”

麦肯锡中国区主席倪以理

中国市场正深度转型 粗放经营模式已经落伍

倪以理谈到,他今年3月在北京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期间,做了一个小调研——长期深耕中国市场的企业高管都表示,现阶段中国业务占到全球收入的15%至50%。但他也注意到,一些客户认为在中国做生意“变难了”。倪以理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市场正在深度转型,耕耘中国市场的企业在过去二十多年来积累的发展经验不再“一招鲜吃遍天”,也需要跟随中国市场一同转换发展思路,进入细分赛道。

他直言,中国市场对于外资企业和本土企业“一视同仁”,且是一个成熟且公平的市场。“如果非要把外资企业和本土企业分开来看,去评估哪一个更加适应中国的市场,这种分法其实太粗暴了”。倪以理说,观察不同的企业,会发现在各自的产品里都有不同的亮点,而现在的市场已经足够成熟,对所有企业来说都是一个“战场”,过去比较粗放的经营模式,现在已经不会被市场所接受。

倪以理认为,无论是国外企业还是国内企业,在现有的环境下经营市场,都需更加精准、科学的方法。“我最近发现,大家其实都在吐槽‘消费降级’,人们不愿意消费,诸如此类。但只要将眼光放在细分市场,就会发现,消费者其实并不愿意放弃原有的生活质量,旅游等消费仍如火如荼就是最佳的例子。”他对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表示,其实大家都在寻找“什么东西”,而这个“东西”,就是“新的方法、新的想法”。

倪以理:中国需要更多“世界级”企业 亟需培育全球化思维

在中国做生意“变难了”? 麦肯锡中国区主席:不能“一招鲜吃遍天”

在谈及中国企业未来发展时,倪以理认为,中国是公认的“世界工厂”,但中国拥有全球化思维的企业数量,却仍然与中国的经济实力不相称,这需要进一步激励企业家们开拓。他注意到,在电动汽车等“新三样”出口中,中国企业家表现得相当自信,其开拓经验也将外溢到其他产业。

倪以理感慨,这个世界很大,中国过去在全球市场上积累的好的东西,在当地也十分受欢迎。不过未来的策略,应该将重点放在“本地化”上。即如何把中国产品与当地市场进行调配,使其更加符合当地市场的需求。他认为从“出海”来看,中国企业只是刚刚迈出了第一步,还只是一个开始。

技术革命新浪潮影响全球经济 企业家应着眼未来十年

倪以理也借此采访给企业家们一些建议。“我认为作为企业,我们永远要看未来10年的需求是什么”,倪以理回忆他在麦肯锡工作30年的经验,他认为作为企业老板,应该着眼于未来10年,拥有犀利的目光,就是要选对赛道。未来10年市场增长点在哪?好的赛道在什么地方?如果不在有竞争力的赛道里,又应该如何让自己走进这个业态?这是企业最应该回答的问题。

作者:林舒琪,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笔

记者:朱海胜,深圳卫视特派记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