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下一个“中国海油”,业绩增200%,机构1300亿抢筹,601985太硬核

作者:飞鲸投研

中国GDP的增速依然高于全球,能够支撑GDP的底层之一依然是电力。

2024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需求将达到10万亿度,火电受限于双碳,风光无法单独调峰,水电可开发资源趋减,核电将成为增量负荷的重要一环。

核电是个大项目,建设周期一般在5年左右,其产业链包括从上游核燃料供应到中游核设备生产制造,最后到下游核电建造及运营等。

下一个“中国海油”,业绩增200%,机构1300亿抢筹,601985太硬核

值得一提的是,大陆三代核电综合国产化率达到了90%以上。

其中太平岭3/4号机组及田湾5/6号机组国产化率达95%,石岛湾四代高温气冷堆核电站设备国产化率达93.4%。

下一个“中国海油”,业绩增200%,机构1300亿抢筹,601985太硬核

目前大陆核电装备制造产业已形成了每年10台/套,百万千瓦级压水堆主设备的制造能力,随着大陆核电装备自主化和国产化能力进一步提升,预计2024年自主三代核电综合国产化率可达到95%以上。

未来,核电设备看向四代。

近年来,国内企业纷纷布局四代技术,中核集团布局了四代技术中的“高温气冷堆”和“钠冷快堆”,中广核集团布局了“铅基快堆”,华能集团布局了“高温气冷堆”。

总的来看,国内高温气冷堆、钠冷快堆、超临界水冷堆、铅冷快堆和熔盐堆这五种四代堆研发进展顺利。

下一个“中国海油”,业绩增200%,机构1300亿抢筹,601985太硬核

而且大陆已攻克世界高温气冷堆先进核电技术研发中的主要技术难关,四代堆高温气冷堆跨入商用阶段,这标志着大陆成为世界首个实现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商业运行的国家。

那么,目前大陆核电行情如何?

受益于核电核准常态化,大陆在运在建核电项目稳步提升。

2022年大陆核准10台核电机组,创下2012年以来的历史新高。2023年7月核准6台机组,12月新增4台,累计核准10台,延续2022年核电高景气度,预计2024年核准10-12台机组,展现出核电行业较高的成长性。

下一个“中国海油”,业绩增200%,机构1300亿抢筹,601985太硬核

2024年核电项目开工进程也在加速,以核准和开工进度来看,2022年上半年核准机组在2023年已开工,2022年下半年核准机组及2023年核准的部分机组2024年内有望开工,预计2024年开工机组有望接近12.02GW。

下一个“中国海油”,业绩增200%,机构1300亿抢筹,601985太硬核

这样来看,2024-2025年,大陆核电设备年均市场空间预计将达到512亿元。

从盈利水平角度来看,核燃料产业链、核岛主设备制造以及核电站运营的毛利率较高,相关企业将收获相对更多核电行业高景气的红利。

那么,行业里哪家企业表现更好呢?

核电企业在中国的现状是四块牌照,两大寡头。

四块牌照是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国电投集团以及华能集团,但是目前在运、在建、待建核电机组基本是由中核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核电)和中广核集团(旗下中国广核)两大集团占据。

下一个“中国海油”,业绩增200%,机构1300亿抢筹,601985太硬核

那,中国核电和中国广核谁的成长性更好?

先来看一下中国核电和中国广核的业绩,中国核电近5年的营收和净利润都有明显增长,净利润从2019年的47.58亿提高到2023年的106.24亿,翻了两倍多,而中国广核净利润停滞不前。

下一个“中国海油”,业绩增200%,机构1300亿抢筹,601985太硬核

再者,中国核电近5年ROE表现同样稳定并有向上趋势,从2019年的9.55%提升到2023年的12.19%,而中国广核却连续下降到9.76%,表现差距明显。

下一个“中国海油”,业绩增200%,机构1300亿抢筹,601985太硬核

最后,毛利率和净利率方面,中国核电稳中有升,毛利率维持在44%以上,净利率现也提升至25.9%。

2023年中国核电毛利率44.62%,比中兴通讯、药明康德还高,2024年一季度毛利率更是高达49.17%,超过了长江电力。

反观中国广核,毛利净利整体呈下降趋势,2023年稍有回升,但与中国核电相比差距有点大。

下一个“中国海油”,业绩增200%,机构1300亿抢筹,601985太硬核

因此,从近5年盈利能力及成长性方面来看,中国核电完胜。

此外,中国核电还有哪些看点?

1、核电机组

自2019年核电核准重启以来,中核累计有15台机组获得核准,截至2024 年一季度,11台机组已开工建设。

正在开展前期准备工作的核电机组超过10台,在建机组中,漳州1号计划于2024年投入商运,漳州2号计划于2025年投入商运。

总的来看,2027年公司将迎来投产高峰期,总装机达到631.5万kW。

下一个“中国海油”,业绩增200%,机构1300亿抢筹,601985太硬核

2、核四代

中核积极推进研发四代核电技术,全球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已并网发电,设备国产化率高达93.4%,此外四代技术中的钍基熔盐堆也已获“出生证”。

下一个“中国海油”,业绩增200%,机构1300亿抢筹,601985太硬核

3、新能源

自2020年收购中核汇能以来,公司风光(风电、光伏)装机规模持续增长。

下一个“中国海油”,业绩增200%,机构1300亿抢筹,601985太硬核

截至2023年底,公司控股新能源在运装机容量18.52GW,包括风电5.95GW、光伏12.56GW,分别同比增长41.45%、50.95%。截至2024年一季度,在建风电3.34GW、光伏10.92GW。

预计公司在2025年新能源在运装机规模能够超过30GW。

下一个“中国海油”,业绩增200%,机构1300亿抢筹,601985太硬核

再来看上网电量,2023年风光上网电量合计229.91亿千瓦时,2021-2023年风光毛利CAGR为45.28%。

随着公司风光装机增加,带动上网电量增加,预计公司风光毛利润也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下一个“中国海油”,业绩增200%,机构1300亿抢筹,601985太硬核

4、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行业内钙钛矿电池生产大多处于小规模试验阶段,小电池片实验室最高转换效率为26.1%,玻璃基小组件最高转换效率为22.7%。

下一个“中国海油”,业绩增200%,机构1300亿抢筹,601985太硬核

目前中核钙钛矿中试科研推进顺利,取得阶段成果,刚性、柔性小型组件效率均达行业内领先水平,技术成果保持在行业第一梯队。

最后总结一下,受益于核电核准审批常态化、核能综合利用以及新能源项目陆续投产,中核将继续夯实龙头地位,未来业绩增长可期。此外,随着公司早期投产的核电陆续折旧到期,有望进一步增厚公司利润。

关注飞鲸投研(id:Feijingtouyan),立即领取最有价值的《成长20:2024年最具有成长潜力的20家公司》投资报告!

来源:飞鲸投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