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光明小学党总支书记邓华香:36年耕耘将一代代光明娃育成栋梁才

作者:宝安日报

又到毕业季,光明区光明小学党总支书记邓华香,即将欢送又一批莘莘学子升学。这是邓华香调任光明小学后的第十个年头,也是她在光明从教36年的节点。回看往昔,她说,“在光明从教,是一场跨越36年的美好遇见。”

光明小学党总支书记邓华香:36年耕耘将一代代光明娃育成栋梁才

邓华香在光明多所学校工作过,图为在东周小学工作期间的照片。

热爱与坚守

正值初夏,光明小学郁郁葱葱,大榕树枝繁叶茂,教室里传来的朗朗书声更增添了一份岁月静好。看着眼前美丽的校园,邓华香有些感慨万千——变化翻天覆地。

邓华香与光明教育的缘分,始于1988年。第一次踏上光明这片热土,来到老凤凰小学任教语文,映入眼帘的是黄泥地、低矮的瓦房。没有教师宿舍,学校把一间教室隔成三间小房子,分别安排给了邓华香等三个教师家庭,一共足足住了八个人。

光明小学党总支书记邓华香:36年耕耘将一代代光明娃育成栋梁才

邓华香在上语文示范课。

“那时候,上山砍柴、烧火做饭、开荒种菜都得自己来。去学生家里家访全靠步行,一来一回满身都是灰尘。”邓华香说。但她始终对教学充满热爱,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听不懂普通话,她就从拼音开始教,耐心引领他们走进知识殿堂。

已经在光明任教多年的潘宝娇老师,是邓华香1995年带的学生。“我的字包括板书能写得工整清秀,得益于邓老师指导。其实,我小时候写字竖笔画总是写不直,她耐心地教过我写字的章法。她对我说过,写竖笔画要写直,就像人要立直一样。”潘宝娇老师说。

还有一件事,让潘宝娇老师至今印象深刻,“邓老师带着我们几个女生出黑板报,并不是只吩咐我们做什么,而是让我们自由发挥但从旁给建议,而且一直陪我们到晚上六点多,全部完成后再一同走出校园。”

“办学条件比较艰苦,但邓华香老师的教学依然充满激情,有声有色!”老凤凰小学的校长叶峰曾经这样说。从老凤凰小学到东周小学、老爱华小学、光明小学,无论环境变迁还是岗位变迁,对教书育人的热爱,始终刻在邓华香骨子里。

光明小学党总支书记邓华香:36年耕耘将一代代光明娃育成栋梁才

邓华香在光明多所学校工作过,图为在东周小学工作期间的照片。

这种爱,让邓华香从不畏惧责任。2000年10月,深圳市语文教研员肖老师突然通知要来东周小学听课。只有两三天时间准备,邓华香主动提出“我来上”!她在课堂上将自主教学完美呈现,肖老师在评课时感慨,没想到光明的语文教学改革走在了全市前列。

从光明农场到世界一流科学城,光明一直在变化,光明教育一直在变化,但邓华香教书育人的初心从来没有变过。在变与不变之间,她36年的坚守熠熠生辉。

办学与成就

“在光明这些年,我得到了上级的支持和信任,以及同事的支持和配合,获得了很多成长的机会,收获很多,这是一场美好的遇见。”邓华香说,她先后被安排到上海、英国等地学习,专业不断成长。

2004年9月,已经在教学主任、教研室主任、教学副校长等岗位磨砺多年的邓华香,调任老爱华小学担任校长。

这是底子比较薄弱的学校,她从改变育人环境入手,争取上级管理部门支持,对教学楼进行翻新。

同时,邓华香四处奔走,争取到石介头村的支持,把校门口的仓库拆掉,把校道两边的树木移植别处,使单车道拓展为双车道。三个月时间,她瘦下了四斤。

质量更是重中之重。邓华香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让孩子从这里得到发展,让教师从这里走向成功”的“双主体”育人办学理念,驱动学校变革。

一方面,邓华香倡导科研兴校,带领团队采用多样化的培养方式等,为教师发展赋能。另一方面,她提出“打造活力、有效的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并增加校本课程、学生选修课程,为学生全面发展赋能。

几年后,随着办学质量和办学硬件的不断提升,老爱华小学获评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广东省优秀校本示范校、广东省体育特色学校,获得深圳市办学效益奖等27项市级以上的集体荣誉,从薄弱走向优质。

熟悉邓华香的同事都认为,对教育,她的眼光放得很长远。比如,2013年她就带领团队设计“周末快乐‘五个一’实践作业”,将劳动教育列入其中。2014年调任光明小学后,她和团队又建构了“八好”课程体系,坚持五育并举,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

邓华香对教育的思考,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地更新迭代。在光明小学,她带着团队学习、调研,提出“培育生命自觉,养育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以办“校园美、特色精、质量高”的幸福学校为办学总目标,推动光明小学从老校到现代化示范学校蜕变。

“站在前沿办学,面向未来育人。”正因如此,邓华香在履职正校长(党组织书记)20年的生涯里,屡屡带领学校实现了新跨越新突破,她也先后被评为广东省“三八红旗手”“深圳市十佳优秀校长”“深圳市优秀班主任”等多项个人荣誉。

传承与发展

“刚入职,邓书记听了我的推门课《荷叶圆圆》,没什么教学经验的我上得并不好,场面一度失控。课后评课,她却一句责备的话都没有,而是肯定我课堂语言、肢体动作很有吸引力表现力,是个有灵性的老师。这让我对自己有了职业自信。”光明小学语文科组长付娟老师说。

教育事业需要成事成人,需要一代代教育人立德树人。20年来,邓华香把帮助教师专业成长并获得职业幸福感作为办学追求。在老爱华小学,她积极为教师搭建专业能力展示成长的舞台,提出并实施了“星级教师”评审制度等,让教师在研究中成长,在成长中享受成功、快乐、幸福。

在光明小学,邓华香又提出了理念引领、常态研究、骨干先行、整体推进的教师培养思路,构建了大小教研、三级联动教研、三定三有教研、长城两段式教研制度,打造了“五位一体”的校本研修范式和智慧教研平台,开展基于“生命自觉成长”理念的开放课堂探索,形成了教师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的良好氛围。

从一位新晋教师成长为深圳市“十佳青年教师”,温国刚老师的成长与邓华香分不开,“邓书记倡导的‘培育生命自觉,养育幸福人生’的理念,已深植于学校每个角落。种种培养平台和方式,有力促进了我们专业成长,提高了我们的职业幸福感。”

“校长要能够发现人之所长,发挥人之所长,为每个人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是助人成才的关键所在。”邓华香说。因此,她经常走进教室听课、参与评课,发掘老师闪光点。有时候,发现年轻老师哪里上得不好,她还自己示范讲。

20年时间,邓华香为光明培养了多名校级管理干部、中层骨干、优秀教师。单单近三年,光明小学就为兄弟学校输送了10名中层骨干。

从教生涯里,最让邓华香感到开心的是,她和同事们培养出了一代代光明建设者,在不同岗位上为光明发展发出光和热。走在光明,她也处处能听到“邓老师好”“邓校长好”……

光明新闻全媒体记者 龙冠斌/文 卢正辉/图

编辑 王雨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