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88年,一名老红军跳过少将、中将,被授予“上将”,他是谁?

作者:甜途

1987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一项决议,宣布恢复大陆的军衔制度。紧随其后的是1988年9月中旬,在北京举行的军委上将军官授衔仪式,68岁的万海峰以一种非同寻常的方式晋升为上将,直接跃升至这一高级军衔,而中途跳过了少将和中将两个级别。与此同时,他也成为数十万红军将士中最后一位晋升为上将的人物。

万海峰,出生于1920年,原籍河南光山,家境贫困。在他的家庭中,长辈文化水平较低,加之当时农村流传着“贱名好养活”的传统观念,因此他被取名为“毛头”,这个名字伴随着他从13岁就投身军旅的岁月。

88年,一名老红军跳过少将、中将,被授予“上将”,他是谁?

在那个时代,普通百姓的生活条件都相当艰难,温饱成为一项严峻的问题。生病几乎意味着无法负担医疗费用,小病常常演变成大病,甚至最终导致死亡。正值万海峰3岁时,他的父母因患病而无法负担医治费用,母亲不幸离世。由于父亲也因疾病无法从事繁重劳动,无法继续抚养他,只能无奈地将他送到姑姑家寄养。

姑姑一家对他照顾得还算不错,然而在那个年代,农户的生活条件普遍较为拮据。他们自己的生计已经成为难题,现在又多了一个口粮要负担,使得生活更加艰辛。稍微年长一些后,万海峰开始跟随大人去地主家打工,虽然挣不了多少钱,但至少能为家中减轻一些经济负担。

万海峰虽然怀揣着美好的理想,但现实却异常残酷。在为地主家放牛的日子里,他过得并不好,稍有闪失就可能遭受严重的毒打。尽管年纪轻轻,但他身上常常布满了青一块、紫一块的伤痕。姑姑眼看着心疼不已,极力劝说他不要再去受苦。然而,他却不愿意在家里白吃白喝,渴望能为家庭出一份力量。

88年,一名老红军跳过少将、中将,被授予“上将”,他是谁?

有一天,万海峰的叔父前来看望他。一眼看到满身伤痕的万海峰,叔父心疼不已。在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后,叔父下定决心:带着万海峰离开这个地方,寻找光明的未来。

听说天台山附近有红军驻扎,叔父决定带着万海峰前往,投奔他们,参军作战。叔父带着万海峰在山里转了十几天,才终于找到了红军独立团的驻扎地。

一到队伍前,叔父毫不犹豫地表达了自己的来意。这支红军独立团当时正好人手不足,对于叔父的加入表示热烈欢迎。然而,当独立团的领导看到瘦弱的万海峰时,却频频摇头。他觉得万海峰年纪太小,参军打仗太过艰辛,不太适合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

尽管遭到拒绝,但万海峰并没有气馁。事后,他再次找到独立团的领导,坚定地表示自己虽然瘦弱,却是吃苦耐劳的人,最不怕的就是吃苦。只要队伍肯收留他,无论做什么他都愿意。

独立团的领导在万海峰的软磨硬泡下最终妥协,同意他和叔父一同留下。考虑到他的年龄较小,部队并没有让他真正参与军事训练,而是安排他从事一些放哨和送信的任务。尽管不能算是真正的红军,但至少他成为了革命队伍中的一员。那一年,他只有13岁。

万海峰刚刚投入队伍,面临一个新问题:所有新兵必须在花名册上填写自己的名字,没有名字就不能算是正式参军。在家时,他一直被称为“毛头”,对此并不介意。但如今,他参军了,希望给自己起一个响亮的名字。然而,由于他没有接受过多少正规教育,文化水平有限。最终,他鼓起勇气找到政委,请他给自己起个名字。而这个名字正是由当时的政委高敬亭所取。

88年,一名老红军跳过少将、中将,被授予“上将”,他是谁?

由于年龄较小,起初,万海峰只能在队伍后方协助处理一些后勤工作。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参与队伍的训练和作战。1937年,年仅17岁的万海峰正式加入了共产党。在土地改革时期,他跟随队伍四处奋战,因出色表现被迅速提升为警卫班班长。

抗日战争期间,万海峰被组织派往皖南教导总队深造。学成后,他分别在新四军江南、苏北等地的指挥部担任参谋一职。万海峰以勇猛作战而在队伍中声名鹊起,战场上敢打敢拼,无所畏惧。在解放战争时期,他带领队伍参与了涟水保卫战、孟良崮战役等,取得了显著成绩。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朝鲜战争爆发,万海峰随志愿军出征朝鲜半岛。在夏季反击战中,他指挥队伍取得了一场漂亮的胜利,为后来的胜利奠定了有力基础。1955年,万海峰被授予大校军衔。1988年恢复军衔制度后,他又被授予上将军衔。这种从“大校”到“上将”的晋升,对很多人来说或许有些匪夷所思。但实际上,1955年是大陆建国后进行的第一次授衔仪式。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军衔制度在十年后被取消,直到1988年才重新恢复。在这23年的时间里,虽然军队中没有军衔的限制,但是万海峰在部队中的职务已经足以配得上将军军衔。

1969年,万海峰担任第24军军长,到了1972年,他晋升为北京军区副司令。按照当时1955年的军衔标准,军区副职通常为中将或少将。到了1982年,万海峰被任命为成都军区政委,根据此时的军衔等级,他至少应该是中将。因此,根据他的职务和资历,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理所当然的。

作为红军将士中最后一位晋升上将的人,当时68岁的万海峰在他热爱的军职上坚持奋斗了整整10年,最终以光荣的方式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