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葛振林几十年后重返狼牙山,当年的救命恩人见他问:你可还记得我

作者:小美跟你说

葛振林45年后重返狼牙山,当年的救命恩人见他问:你可还记得我,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英雄和可歌可颂的事迹,这些薪火相传的故事就像一座座永不熄灭的丰碑,照亮着后人前行的道路。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一段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的动人故事,一群日夜战斗在前线的勇士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不朽的英雄主义精神。他们的事迹至今让无数人热血沸腾、为之肃然起敬,但你可知道,在这段不朽的英雄史诗背后,还有一个普通人的温暖小故事吗?

葛振林几十年后重返狼牙山,当年的救命恩人见他问:你可还记得我

那是1941年的秋季,日军疯狂地在晋察冀一带扫荡,对英勇抗日的八路军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毫无人性的围剿。八路军杨成武指挥部就驻扎在狼牙山一带,负责指挥附近的阻击战。为了掩护大部队及时转移,一支六人小分队临危不惧,要求留下来拖住敌人。

葛振林几十年后重返狼牙山,当年的救命恩人见他问:你可还记得我

老谋深虑的杨成武哪能不知这举动等同于拼死一搏,但情况危急,不得不舍车保帅,只好点头允许。这支小分队里的五个勇士,分别是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和宋学义。一个个都是膀大腰圆、虎虎生威的好汉子,此时个个两眼闪着兇悍的杀气,浑身散发着敢拼命的英勇豪情。

武器弹药都已分给大部队,他们就只剩几支步枪和一捆手榴弹了。面对铺天盖地的敌人,五个人死都要拼个两军过当,对日寇展开了疯狂的射击和投掷,直到彻底耗尽所有子弹和手榴弹。就在这节节败退、步步为营的过程中,战士们已经拖住了敌人整整半天的时间。但最终,五人被逼到了狼牙山的绝壁崖边。

葛振林几十年后重返狼牙山,当年的救命恩人见他问:你可还记得我

就在这绝处逢生的关头,面对日寇的投降劝诱,五个人宁死不屈、誓死不从,挥舞双拳嘶吼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毅然一跃,从那绝壁峭壁上跳了下去。悲壮的一幕让山间的日寇也为之色变,目瞪口呆。

其中马宝玉、胡德林和胡福才三人为国捐躯,成了真正的革命烈士。而葛振林和宋学义在坠落时,双双被山腰处突出的树枝挡住,虽伤痕累累却仍侥幸活了下来。受了重伤的两人相互搀扶着,深夜摸索到了棋盘陀的一座古庙。

葛振林几十年后重返狼牙山,当年的救命恩人见他问:你可还记得我

这时一个平民老人出现了,他叫余药夫,当时只是一名19岁的抗日青年会主任。余药夫此前亲眼目睹了八路军为掩护群众撤离而同日军绞杀,他被炮火震伤昏迷过去,幸运地躲过一劫。看到行动艰难的两人,余药夫毫不犹豫,用自己瘦小的身躯搀扶着两位伤员,带他们来到这座废弃的古庙。

在这冷冷清清的庙宇里,尽管只有些许残余的食物,余药夫还是尽自己所能,生火做饭,照顾两位濒临不支的伤员。三个人就这样相依为命地熬过了几个日夜。直到正逃亡的八路军司令李文奎和道人李元忠都来到了这里。见到重伤的葛振林和宋学义,大家无不肃然起敬。

葛振林几十年后重返狼牙山,当年的救命恩人见他问:你可还记得我

原来这两位正是刚才从山上纵身跳崖、死里逃生的勇士啊!大家听闻他们前前后后的经过和坚贞不屈的事迹,无不潸然泪下。李道人更是当场就地双手合十,为他们祝福叩拜了一番。没想到弥留之际,那个平凡的农村小伙子余药夫,却成了两位英雄临终前的恩人和照应。

第二天一早,这股离合之众就准备分道扬镳了。李文奎带着余药夫先行离开,为的是尽快与大部队会合。李元忠则推着一辆小车,亲自把葛振林和宋学义送出十几里地,直至双方分手前,这位老道人都一直在路旁为他们祈祷。

葛振林几十年后重返狼牙山,当年的救命恩人见他问:你可还记得我

就这样,在那个贫民区人离乱的年代,几个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却在这场生死大劫中命运相牵、鱼贯而会,缔造了一个暖心的小小插曲。白发苍苍的余药夫和葛振林老人,几十年后终于在媒体的帮助下重逢了。两位老者相见那一刻,难掩内心的激动,久别重逢、旧情复萌,他俩紧紧拥抱在一起,泪水夺眶而出。生命之债、救命之恩,一切的一切随着时光的流逝都镌刻在了心底,成为穿越时空的永恒印记。

葛振林几十年后重返狼牙山,当年的救命恩人见他问:你可还记得我

英雄主义远不止冷冰冰的理念和壮丽史诗,往往暖心的人性篇章才是其中最宝贵的部分。五壮士豪情万丈、视死如归的豪迈情怀让我们永铭心头,而背后那个普通人的小小善举,予人温暖扑面而来的慰藉,也同样使这段历史洗礼了人性的光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怀揣着一颗纯朴善良的心,谁都可以成为英雄。在这人间百态的历史长卷里,或许我们每个人身边都存在着一段小小的暖心篇章,只是被淹没在了浩浩荡荡的风云巨浪中而已。让我们永远谨记,不管生活多么艰难,只要有一线光亮在前方闪耀,我们就永远不会迷失人性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