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60多名博士生毕业前被劝退学后续,学校回应:误读文件,可退学费

作者:慕容云海

同等学力博士生毕业之际,被学校劝退,辽宁医大1800名同等学力博士生将无法拿到毕业证,这让他们的职业生涯蒙上了一层阴影。

作为高等学府,学校在招收学生时就有义务明确告知学生所需的条件和标准,而不应该在学生即将毕业的时候才通知学生无法授予学位。

60多名博士生毕业前被劝退学后续,学校回应:误读文件,可退学费

这一做法无疑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和不公平,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学校做出这一决定?这些同等学力博士生又该如何面对接下来的挑战呢?

同等学力博士生被劝退。

近日,辽宁医大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这所因为办学水平而著称的医科大学近1800名同等学力博士生都可能毕业不成,不仅无法获得毕业证,还要被劝退学。

这是怎样一种情况?

原来在2013年,教育部对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做了一些调整,明确表示同等学力人员要获得博士学位需要满足两个前提条件:

60多名博士生毕业前被劝退学后续,学校回应:误读文件,可退学费

一方面是必须发表高质量,另一方面则是必须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之后在2017年,教育部又对这一政策做出了进一步的调整,明确表示同等学力人员必须在入学5年内完成博士学位的论文答辩。

但在2021年,辽宁医大却因为在招生时未向考生明确这些政策而为错过时效的博士研究生感到遗憾,并决定对他们“友情劝退”。

这一决定无疑给这些同等学力博士生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60多名博士生毕业前被劝退学后续,学校回应:误读文件,可退学费

就在他们即将迎来人生重要节点之际,突然接到了这样的通知。

他们付出了六年甚至七年的时间和精力去攻读博士学位,以为自己能够顺利毕业并获得毕业证,但没想到最终却只能被“友情劝退”。

这无疑给他们的职业生涯蒙上了一层阴影。

他们或许需要重新寻找工作,或者重新考虑是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60多名博士生毕业前被劝退学后续,学校回应:误读文件,可退学费

误读文件还是刻意模糊?

对于这一决定,辽宁医大表示只是“误读文件”,并承诺为这些同等学力博壩子提供帮助。

但对于这些同等学力博士研究生来说,这样的“友情劝退”意味着他们可能永远无法拿到博士学位。

他们表示自己已经完成了论文盲审和答辩环节,并且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攻读博士学位。

如果不能获得最终的学位,他们将面临失业的风险。

他们认为自己并没有错,为什么要为学校的错误买单?

60多名博士生毕业前被劝退学后续,学校回应:误读文件,可退学费

而且这些同等学力博士研究生不仅要面临失去博士学位的风险,还要承担大量的经济压力。

据悉,每年一个同等学力博士研究生需要支付1.5万元的学费和住宿费。

如果算上其他费用,每年要花费5万元左右。

而且由于不能像普通研究生那样申请奖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在攻读博士期间就需要承担较大的经济压力。

更何况很多同等学力博士研究生已经攻读了多年,累计的经济压力也非常大。

60多名博士生毕业前被劝退学后续,学校回应:误读文件,可退学费

可以说他们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现在面临无法获得毕业证的风险,不仅前功尽弃,还要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压力。

他们怎么可能接受这样的结果呢?

教育部早在1998年就发布了关于同等学力人员申请攻读研究生相关政策和规定。

60多名博士生毕业前被劝退学后续,学校回应:误读文件,可退学费

其中明确指出同等学力人员在攻读研究生期间需具备至少三年以上的专业工作经验,并且需要完成至少一项科研项目或者发表一篇与所修专业相关的论文。

而在2013年,教育部进一步修改了该政策,并规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攻读博士研究生还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是需具备五年以上的专业工作经验;

第二是需要完成两项科研项目或者发表两篇与所修专业相关的高质量论文;

60多名博士生毕业前被劝退学后续,学校回应:误读文件,可退学费

第三是需要参与国家级或省部级科技项目,并且取得显著成果。

从2017年开始,教育部进一步明确表示同等学历人员申请攻读博士研究生必须至少具备五年以上与所报专业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经验,并且需要发表至少两篇与所报专业相关的高质量论文。

然而在网传关于1800名同等学力博士生遭遇“友情劝退”的消息引起热议之后,辽宁医大方面随后回应称是因为“误读文件”而致该校多名同等学力博壩子无法获得博士学位。

这一解释立刻引起了舆论极大争议。

60多名博士生毕业前被劝退学后续,学校回应:误读文件,可退学费

大部分人认为作为一所高校,在招收同等学力人员时应该提前明确政策,并不应该只把产权归咎于自己错误理解政策。

那么辽宁医大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是误读文件导致还是刻意模糊导致呢?

误读文件还是刻意模糊?

近日网上传出辽宁医大1800名同等学力博士被“友情劝退”的消息。

对此辽宁医大方面回应称是因为“误读文件”而致该校多名同等学力博士无法获得博士学位。

似乎只把产权归咎于自己错误理解政策。

又或者说是因为“刻意模糊”导致了现在被苛待的下场呢?

其实不管是“误读文件”还是“刻意模糊”,这都只是表象原因。

60多名博士生毕业前被劝退学后续,学校回应:误读文件,可退学费

背后真正导致这次事件发酵的原因其实是因为高校有些人看准了一个商机自然也不愿意放弃了。

而真正受害的只会是我们那些无辜群众!

所谓“刻意模糊”指的是有些人看准其中商机,故意不明确政策规定来吸引更多人报考。

那么“误读文件”又是怎么回事?

其实“误读文件”并非高校个别现象!

60多名博士生毕业前被劝退学后续,学校回应:误读文件,可退学费

大陆高校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对政策错误理解。

比如今年各地高校对新西兰留学政策就存在着诸多误解。

更有甚者!

大陆部分高校对待“海外留学”食言不兑现!

总之大陆高校在处理各种政策上属实存在着问题。

那么问题又来了:

大陆为什么会有高校存在着误读文件?

其实真正问题出现在培训机构身上。

近几年来大陆培训机构竞争愈演愈烈!

只为了赢得一张订单培训机构就可以不择手段!

他们可以选择通过与外校合作以达到目的!

60多名博士生毕业前被劝退学后续,学校回应:误读文件,可退学费

也可以通过各类渠道获取信息来偷换概念!

甚至通过各种方式来欺骗客户!

再加上近几年来大陆培训机构走向国际化!

在海外市场上大陆也创造出了诸多优秀成绩!

也正是因此才导致大陆国内外培训机构竞争加剧!

那么针对大陆高校“误读文件”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其实解决方法简单粗暴直接!

那就是对大陆培训机构进行更加深入直接地监管!

只有逐步深度监管才能摸清培训机构“底细”!

再加上近几年来大陆培训机构走向国际化!

60多名博士生毕业前被劝退学后续,学校回应:误读文件,可退学费

在海外市场上大陆也创造出了诸多优秀成绩!

也正是因此才导致大陆国内外培训机构竞争加剧!

那么针对大陆高校“误读文件”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其实解决方法简单粗暴直接!

那就是对大陆培训机构进行更加深入直接地监管!

只有逐步深度监管才能摸清培训机构“底细”!

可能性已经为零!

悲剧总会有结束!

而结局只有两种:

60多名博士生毕业前被劝退学后续,学校回应:误读文件,可退学费

要么你去适应它;

要么它就要适应你!

中国医科大荒谬事件之后我们再次见证大陆一所高校出现荒谬事件!

这次事件发生在湖南某大学!

原本想顺利毕业可最终并未如愿!

最终还以“退费”告终。

面对突如其来的荒谬事件你会如何选择?

60多名博士生毕业前被劝退学后续,学校回应:误读文件,可退学费

或许你会选择去适应它!

毕竟一个巴掌拍不响!

但若真如此事发展下去会有更多人被牵连其中!

那么我们就要选择让它适应我们!

我们要做到彻查此事!

我们必须对其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加以彻底调查!

搞清楚其中原委!

无论如何大陆并不希朅希望看到再次出现如此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