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孩子嗓子干、口气重?2个食疗方,火灭了,胃口也好了,多长5cm

作者:孟主任说小儿

最近好多孩子都上火了!有的嗓子干、痒、痛,咳得撕心裂肺;

有的口腔溃疡,吃东西就痛;

有的双眼发红,干涩肿胀……

总而言之,就四个字:浑身是火!

孩子嗓子干、口气重?2个食疗方,火灭了,胃口也好了,多长5cm

其实不止是孩子,大人也好不到哪去,眼屎多、小便黄,就连脾气都大了!

孩子上火,很多家长网上查了些清热降火的办法,就是不敢用!

很多症状对上了,但是同时也有很多症状对不上,怕用错了伤孩子脾胃。

若是所有家长都能这么想,那我真的会很开心!孩子毕竟脾胃娇嫩,用错了药,问题确实挺严重。

所以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2个比较温和的食疗方,效果很不错,家有“火娃”的宝妈宝爸们,可以用一用。

孩子嗓子干、口气重?2个食疗方,火灭了,胃口也好了,多长5cm

孩子上火,多是内热太严重

最近上火的孩子,大多都是内热引起的,热是向上走的,会熏蒸到喉咙和口腔,表现出来就是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症状。

引起孩子内热,常见的原因有两个——积食和阴虚

由于内热成因不同,所以用的食疗方也不一样。我总结了一下两种内热的区别,写在下面,家长注意分辨:

积食内热

体温升高、面颊发红、手足发热:积食内热是食物堆积化热形成的,属于实热,要向外发散,所以会影响孩子体温。

食欲差、腹胀腹痛、便秘或羊屎蛋大便:食物堆积在胃,影响肠道蠕动,所以孩子没饥饿感,也拉不下大便。

口臭:食物积滞的时间长了,引起反酸、嗳气等情况,导致口臭,孩子早上起床时最为明显

睡眠不好、趴着睡:积食会导致腹胀腹痛,影响了睡眠,而趴着睡会舒服一点。

孩子嗓子干、口气重?2个食疗方,火灭了,胃口也好了,多长5cm

阴虚内热

口干、鼻子干、喉咙干、皮肤干、大便干:阴虚的孩子,体内主静主润的阴液不足了,所以不能滋养皮肤脏腑,表现出各种干的症状。

盗汗:阴虚的孩子很爱出汗,而且多在夜间睡觉的时候。

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还是因为主静的阴液不足,孩子不能安静,感觉烦躁,影响睡眠。

2个食疗方,告别内热

如果孩子是积食内热,家长应该给他健脾消积,清热祛火。

孩子嗓子干、口气重?2个食疗方,火灭了,胃口也好了,多长5cm

楂术茶

材料:山楂、白术、神曲、花茶(金银花或菊花)。

用法:用开水冲泡后当茶喝。

这个方子里,山楂和神曲是消积食的老朋友了,我也经常用,一个消肉食,一下消面食,而且山楂还有健脾的作用;

这个白术不仅能健脾益气,还有燥水利湿的作用。

孩子嗓子干、口气重?2个食疗方,火灭了,胃口也好了,多长5cm

这个“花茶”主要就是清热祛火的,家长可以对症来选择,如果孩子心烦、口渴、咽干,可以用金银花;

如果孩子烦躁不安、眼睛红肿,可以用菊花。(具体用药,家长最好能咨询一下医生)

如果孩子是阴虚内热,导致上火,家长要给孩子养阴生津,滋补肝肾。

苹果瘦肉汤

材料:苹果、无花果干、猪瘦肉、麦冬。

做法:苹果切块,不要去皮;猪肉洗净切大块,焯水备用;

所有食材倒进砂锅,大火烧开转小火炖一小时,适量调味即可。

孩子嗓子干、口气重?2个食疗方,火灭了,胃口也好了,多长5cm

这个方子里,苹果能祛除孩子的烦躁,还能益胃生津;

无花果干健脾、清热两手抓;

麦冬和猪肉都有滋阴的作用,可以润肺、补肾、养血。

孩子内热,根在脾胃

脾胃运化能力不足,孩子就容易积食;脾胃气虚,孩子睡眠差、气不固汗,就容易阴虚;所以说,不管孩子是积食内热,还是阴虚内热,其根源还是在脾胃。

孩子嗓子干、口气重?2个食疗方,火灭了,胃口也好了,多长5cm

我的门诊案例

之前门诊就接到一个7岁的小“火娃”,家长说他是隔三差五就上火,咽喉炎、支气管炎不断,还有过敏性鼻炎。

我看这孩子,不光积食,还有点阴虚,内火非常严重。所以我当时开的方子里,用了焦三仙健脾消积,又用了地黄、麦冬这些滋阴生津的药,最后还加了一些黄芪、白术等健脾益气的中药。

辩证准确,用药精准,孩子果然好的快。用药一周,孩子积食消了,睡眠也开始好了,上火的情况得到了缓解。考虑到孩子脾胃受损严重,我又开了些强健脾胃的药,调养了一段时间,孩子鼻炎也好了,还长高不少。

孩子脾胃出问题,大多是喂出来的,所以家长要注意喂养孩子的方式方法:

孩子嗓子干、口气重?2个食疗方,火灭了,胃口也好了,多长5cm

饮食方面

孩子吃饭规律,不易吃太饱、太快,避免给脾胃造成太大的负担。

不要让孩子挑食、偏食,吃太过单一的食物。

冷饮、西瓜这些寒凉的东西,孩子还是要少吃。

及时疏肝

肝属木,当肝出问题的时候,容易克制脾土,家长平时要注意孩子情志方面的变化,不要给他太大的压力,及时疏肝。

孩子嗓子干、口气重?2个食疗方,火灭了,胃口也好了,多长5cm

适当运动

运动有助脾胃消化,可以升发脾气,提升孩子抵抗力,但也要注意运动适当运动,也不要有太多剧烈运动,轻松舒缓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