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成就高考学霸的“三大基石”

作者:此心安处
成就高考学霸的“三大基石”

高考分数的盲盒终于揭晓了!

几家欢乐几家愁。考得好的,眉开眼笑;没考好的,抑郁难平。

虽然很多地方三令五申不允许宣传成绩,但终究锁不住家长的嘴,拦不住志愿规划师的表达欲望,摁不住“又创新高”的学校的兴奋与冲动。

各大平台上各种晒,各种撩,各种流量争抢。其中让高分学生分享学习方法的视频引发笔者的关注:语文的作文怎么写,数学怎么刷题,英语怎么背单词……等等,不一而足。

对这些所谓的经验,一般不以为然。

决定一个学生最终学习成绩的因素很多,方法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成就高考学霸的“三大基石”

按一般道理来讲,以下三个方面(姑且称之为“三大基石”)是不可或缺的:

一是天赋。

国家为什么要“双减”,最终的目的是想选拔出那些真正有水平的人才,从而解决西方在关键技术上卡脖子的问题。天赋这个东西,绝不是仅靠时间加汗水、靠大量刷题所能获得的。何况,现在的试题越来越倾向于考查思维层次、综合能力。因此,没有天赋,想考高分,非常难。

二是名师。

“名师出高徒”,这是至理。玉固然重要,还得有能识玉和琢玉之人。尽管从整体意义上来说,一所学校的质量,生源是第一位的。但是具体到一个班级、少数有素质的学生身上,那些对高考有多年研究的专家型教师,决定了学生的上限。

三是家庭。

一个家庭的经济基础、家长能够掌控的资源、认知层次,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最终的走向。本人不是“家庭决定论”的支持者,也反对“阶层固化说”,但从古到今,“家族”这个概念不容忽视。这意味着底蕴、氛围、传承,意味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近现代的贝聿铭家族、钱氏家族,之所以人才辈出,绝不是偶然的。高分神剧《父母爱情》中,主人公江德福利用人脉照顾子女和亲戚的做法虽然倍受诟病,这却是现实。

成就高考学霸的“三大基石”

以上三点,只是一种概括,当然不是全部,也不可能套用在所有学生的身上。横空出世的天才,或者靠个人努力逆天改命的人总是有的,只是概率非常小罢了。

不知道大家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