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信仰的力量终将开花结果|复旦管院陆雄文院长2024年毕业致辞

作者:王琦 785

文/陆雄文

信仰的力量终将开花结果|复旦管院陆雄文院长2024年毕业致辞

陆雄文院长

亲爱的毕业生们,尊敬的毕业生亲友们,同事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复旦大学管理学院2024届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以及MBA、EMBA、MPAcc、DBA项目的2368名毕业生们,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顺利完成学业,即将扬帆起航,开启人生新篇章。我首先转达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同志、校长金力院士对管理学院2024届毕业生的祝贺和祝福。我也代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向全体毕业生们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和最诚挚的祝福!

你们这一届毕业生们,都经历了特殊的考验,你们坚持学习、不屈不挠,如今终于修得正果,我为你们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在此,我要向我的同事们致以深深的感谢,感谢你们坚守学者的理想,在教学与研究中不断创新精进,为国家、为全球经济培养了又一批优秀的学子。我还要感谢各位毕业生的家人,是你们的支持与理解,共同成就了今天的盛典。

同时,我也要向我们的海外合作伙伴表达诚挚的谢意,感谢今天专程来到毕业典礼现场的BI挪威商学院常务副校长Lise Hammergren女士、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全球项目助理院长David Capodilupo先生、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全球项目资深总监Stuart Krusell先生、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DBA项目学术主任严厚民教授、复旦大学-香港大学工商管理(国际)硕士项目课程总监邹宏教授。感谢你们与我们风雨同舟,携手前行!

信仰的力量终将开花结果|复旦管院陆雄文院长2024年毕业致辞

“所谓家园,是魂之所系,心灵之归宿,是精神的港湾。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新院区即将启幕,它将是复旦管院人新的家园。”

同学们,相信你们此刻心中充满了感慨与激动。去年,我带着不舍、歉疚和担忧的心情目送你们的学长学姐踏上新的“英雄之旅”征程。今天,你们又将受使命召唤奔向未来,进入未知领域去冒险、去求索。但不管你们行至多远,请不要忘记——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这里是你们的起点,也是你们永远的家园。

所谓家园,是魂之所系,心灵之归宿,是精神的港湾。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新院区即将启幕,它将是复旦管院人新的家园。当然也是已经毕业的和即将毕业的管院人的家园。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当下的感想。

“政立院区是中国大陆第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学校园,它是社会的大学,它也是大学的社会。”

首先,我要向大家介绍,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新院区-政立院区“是什么”。政立院区的建设,是源于我们对管理学科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源于我们对复旦百年商科传统的尊重,更源于我们对成为世界一流商学院的不懈追求。复旦管院新院区,是我们对教育理想的坚持和实践。

信仰的力量终将开花结果|复旦管院陆雄文院长2024年毕业致辞

在物理维度上,政立院区是一件艺术作品,是面向22世纪的未来空间。政立院区是经全球设计招标,最终由西班牙设计事务所EMBT中标设计的。主设计师Benedetta Tagliabue女士在2023年11月份来沪专程考察政立院区,她感慨地说,没想到现实的建筑竟如此完美地呈现了她最初的设计构想。新院区有10万平方米之大,融合古今中西之美,展现了面向未来与恒久之心。它既活泼热烈又大气沉静,既开放包容,有欢迎各方雅士之态,又庄重内敛,有令世人尊重向往之气。它是我们师生校友们学习、研讨、修炼、实践、共处、分享、生活与创业的基地。

在社会维度上,政立院区是中国大陆第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学校园,它是社会的大学,它也是大学的社会。它是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联动的空间,是政产学研与科创一体交融发展的平台。它是未来城市社会生活的典范,也必将是上海新的地标。我有个预言,未来十年,凡从国内各地方、世界各国家来到上海的朋友,不到我们政立院区喝杯咖啡、打个卡,就不算真正到过大上海。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有言:建筑,这是最高的艺术,它达到了柏拉图式的崇高、数学的规律、哲学的思想、由动情的协调产生的和谐之感。政立院区有否做到,敬请大家自己去观赏体会。

信仰的力量终将开花结果|复旦管院陆雄文院长2024年毕业致辞

在历史维度上,政立院区承载了复旦百年商科的使命、基因和势能,开启了复旦商科又一个百年的英雄旅程、光辉道路。历史上,复旦商科学生一度占据一半以上复旦在校学生,为上海一跃成为远东经济金融中心贡献了诸多英才。改革开放以来,复旦管院更是为国家、为全球培养了本硕博毕业生6万多名,非学历学生60多万人次。今天我院是远东亚洲在校学生人数最多的商学院,常年在校学生8000余人,也是远东亚洲在英国《金融时报》MBA、EMBA全球排名最高的大学商学院。我们的成长与成就赢得了广大校友与社会各界的认同、肯定与支持。我院国顺院区三栋楼均有校友和社会友人捐资或政府专项拨款支持,政立院区建设到目前为止更是获得了超过6000名校友、近4亿元捐款的慷慨支持。基于政立院区,我院必将迅速跻身世界一流管理学院行列,并终将引领中国管理教育乃至世界管理教育的未来。

信仰的力量终将开花结果|复旦管院陆雄文院长2024年毕业致辞

同学们,我深知你们入学那一刻起就向往能到新院区学习,享受世界一流的学习环境与设施,你们也知道我为此已奋斗了12年。你们在今天毕业,未能如愿以偿,对此我深感遗憾。我诚挚地邀请大家在毕业后以校友的身份去享受在新院区的美妙知识时光,欢迎大家携家人和朋友们,尤其是小朋友们来到政立院区,或由班级、校友协会、校友联络处组织返校交流体验。我相信,有些毕业生可能会因新院区而重新回到学院做学生。政立院区属于全体复旦管院人,政立院区欢迎大家!

同学们,政立院区最终能够矗立在那里,它不简单是“平地起高楼”的惊叹,更是“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坚毅。每次去政立院区,目睹那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我都思绪万千。今天我有三点感想要分享给大家。

“‘信仰-使命-意志-策略-能力’模型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基石,也是政立院区落成的保证和方程式。”

首先,“信仰-使命-意志-策略-能力”模型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基石,也是政立院区落成的保证和方程式。

管理学院恢复建院39年来的发展历程证明,我院是一个有信仰的学院。创始院长郑绍濂教授,在改革开放之前就已预见到中国四个现代化需要管理的现代化,毅然率同仁并邀相关学科教师筹备管理科学系。从哥伦比亚大学学成归来的郑祖康院长,相信中国的未来需要世界一流的管理学院,因此借鉴世界一流的模式、对标世界先进,持续推动学院国际化进程和改革创新。

信仰的力量终将开花结果|复旦管院陆雄文院长2024年毕业致辞

我于2006年9月接任学院第三任院长,我始终坚定地相信管理是兴国之道,我始终相信做世界一流管理学院是一项长跑,必须以质量为先,日积月累、长期奋斗。我也坚定地相信,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其标准是由全球共识所支持的。

以此为基石,我们在过去几十年探索过程中,不断聚焦和发展我们的使命。世界一流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使命首先是为中国乃至为全球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又深谙中国国情的优秀人才。在资源匮乏、能力不足、环境易变的形势下,如何初心不变,践行使命呢?这是对人的意志的极大考验。我们一路风雨走到今天,体现了管理学院几代人坚韧不拔、砥砺前行的意志品质。当然我们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政策周期,也以自己的智慧做出不同的策略选择,避过险滩,汇聚资源,终于持续地做成了一件又一件创造历史的业绩。在这一过程当中,我们也培养和锻炼了能力、发展了能力,反过来确保我们的使命和策略得以有效地执行。

“政立院区建设是管理学院发展史上的标志性项目,是一个历史性事件,也是创造历史的事件。”

回首我担任院长近18年,学院所取得的成就,无论在师资建设、科研水平、学术影响力、人才培养、专业学位全球排名、国际化水平等方面都远远超出了我和团队曾经的规划和想象,我们也赢得了全球管理教育界的尊重,国际高水平合作圈不断扩大。政立院区建设是管理学院发展史上的标志性项目,是一个历史性事件,也是创造历史的事件,其建设过程迂回曲折,最终在今天得以完美呈现,这也是对我们“信仰-使命-意志-策略-能力”模型的又一次验证。

信仰的力量终将开花结果|复旦管院陆雄文院长2024年毕业致辞

十五年前,当我开始设想建一座新校园的时候,我相信全球最好的大学既要有大师也要有大楼,管理学院和商科教育尤为如此。梅贻琦先生在1931年就职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演讲时说过一句影响广泛的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而在我看来,“大师”与“大楼”都是不可缺少的。没有一定的设施和条件,读书人无法安心研习,也无法创造出为时代所铭记、为世人所传播的学问。

我相信教育的崇高与神圣,教育要让人敬仰。所以新校园不应该只是一个普通的教学大楼,它要为那些有梦想、能作为的学子提供研习、切磋和修炼的场所。它要能够放下安静的书桌,也要能放下安静的心,所以我们在新院区设置了冥想室,让平常奔波于商场的学子们回到校园,先平复一下热烈的身心。商学院的学生还要提高人文艺术素养、以心灵的修为丰富人生阅历,充实精神内涵,供给职场智慧,所以我们建了一个全世界顶尖商学院都不敢奢望的专业剧院。我们建新校园的使命就是要为办成世界一流商学院提供物理空间。但新的校园必须要有新的愿景、新的使命,所以我们联合政府和企业建造了一个古往今来中国大陆第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院区,致力于三区联动、融合发展。

信仰的力量终将开花结果|复旦管院陆雄文院长2024年毕业致辞

从2013年奠基至今,政立院区的建设历程,可谓千辛万苦。整个12年建设过程,我们穿越了经济周期、政策周期、国际政治斗争和金融危机的周期以及COVID-19周期,不仅表现了我们坚强的意志力,也证明了我们正确的策略和有力的执行。

我们的策略完美地诠释了我们对创业与创新的理解。新院区项目体现的不是商学院课堂当中一般的案例,而是一个教科书级别的理论与实践融合运用与发展的经典。大家可能没想到,我们在项目奠基开挖之时还没有筹到一分钱捐款。我们现在已经完成了项目建设,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获得国家和学校一分钱的拨款。这也证明了我和我的团队不仅能够教好书、育好人,而且我们还身体力行为学生们建立了创业和创新的范本,也证明了黑格尔的名言:建筑的艺术在于人类把外在本无精神的东西改造成为表现自己精神的一种创造。

信仰的力量终将开花结果|复旦管院陆雄文院长2024年毕业致辞

第二,政立院区的落成是建设者的成就。今年五一劳动节前,我的同事们去工地采访劳动者,做了一个短视频,不曾想,视频得到广泛传播。很多同学和校友看了以后感动不已。有人评论说,就凭复旦管院礼赞最朴实的劳动者,就有理由申请加入复旦管院。这视频我也反复看了多次,感动了多次。所有出镜的人都是工地的劳动者,他们担负工地上最一线的工作,面对镜头没有羞怯、没有木讷,更没有卑微,相反他们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了最真切的感受和期许。他们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充满了阳光、自信和骄傲。这是我们国家最值得珍惜和拥有的劳动者,他们所付出的努力为国家的发展添砖加瓦,他们是国家的建设者。

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坚定地认为,每一个靠自己的本事勤勉努力的劳动者都是值得尊重的。我们不能因劳动者学历高低、挣钱多少而给予其不同的尊重。只要他们在不同的领域、不同层面、不同岗位,尽其所能为社会服务、创造价值,他们就应当获得应有的报酬和尊重。

“我希望,你们要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而不是生产力的‘负生产者’、社会主义的破坏者。”

曾几何时,有一些人自以为学识不凡、能力超群,自以为占据重要岗位,甚至还自以为可以高高在上,对工作没有真正的敬畏心和责任心,总喜欢刷存在感。他们对同事颐指气使,对普通劳动者轻慢、蔑视,对有工作成绩者嫉妒、挑剔,对他们感到有竞争威胁的能者更是设计陷害、借故打压。这些人是社会的“负生产者”。

一个小人得志的社会,是公平正义缺失的社会,是生产力挫败乃至倒退的社会。我不希望,我们毕业生走向社会以后,变为你们曾经愤慨批评的对象——小有权力却自私钻营,欺上瞒下、贪权贪利的人。我希望,你们要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而不是生产力的“负生产者”、社会主义的破坏者。同学们,你们要对此保持高度的警觉!

信仰的力量终将开花结果|复旦管院陆雄文院长2024年毕业致辞

第三,政立院区的落成是企业家精神的胜利。企业家精神,源于创业者的精神,是指创业者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目标,从无到有,汇集资源,组建团队,实施策略,鼓舞士气,创新突破,百折不挠,终于实现目标的精神。

企业家精神在民营企业尤其是创业企业当中十分显著。在一些大型企业中,尤其是股权分散、所有者缺位的跨国公司、国有企业中,企业家精神会变得稀有。当然相反的例子、那些常常为社会所认同和鼓舞人心的案例仍然存在。90年代美国GE的杰克·韦尔奇,当今AMD的苏姿丰,还有治理央企的宁高宁、宋志平等,都是创造商业奇迹又极具企业家精神的职业经理人。他们的存在告诉我们,企业家精神也不一定需要依附私有产权。当一个人摆脱了狭隘的私人愿景,不以追求个人财富的最大化为动力,企业家精神就可以不受所有制的约束,也不必然与个人财富挂钩。

信仰的力量终将开花结果|复旦管院陆雄文院长2024年毕业致辞

复旦科创企业家营八期开营

我们看到,所有那些有成就、有影响的非政府组织、非营利单位,包括大学和基层的教育单位,都有一些优秀的领导者追求远超于其个人利益的事业理想。他们为组织规划使命和目标,统领全局、身先士卒、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变革、坚韧不拔,不达目标誓不罢休。这种企业家精神已经超越了企业和组织本身的边界,成为一个社会宝贵的生产力。它同科学研究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有着同等的价值,都是今天社会变革和发展最稀缺的资源。

我们一些优秀的政府领导其实也同样如此,拥有这种企业家精神才能使他们为了国家的事业、人民的福祉放下自己,成就伟业。实际上,企业家精神始终贯穿于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全过程。民营企业能够达到今天“56789”的状态(民营经济贡献了国内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也充分验证了企业家精神的价值与存在。

虽然我们说,过去四十年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源于投资驱动、出口驱动,但是生产要素的组织、资源的有效配置,离不开企业家的使命驱动和冒险打拼。对我们管理学院来讲,虽然我们很难把这种企业家精神的基因植入到每一个学生体内,但我们可以去激发、去提升这种精神能量,并辅之以科学的管理策略和工具,使企业家精神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当下,各位毕业生再上征程之际,也是各种周期交织之时,我们要唤醒蕴藏在你们内心的企业家精神,卧薪尝胆,伺机而起。

政立院区的筹备、启动和建设的全过程,汇聚了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领导和企业家的智慧与精神的支撑。我和我的团队只是在一线去实践和表达这样一种集体的企业家精神。因此,我们有十足的动力,在面对挑战的时候,水来土掩,兵来将挡,誓志要达成我们的目标。我们创新了项目建设模式、融资模式、运营模式,加上我们创新的设计,对一些技术屏障的突破、对一些不合理的规范和限制的突破,从而保证了一个全球管理教育新地标的诞生,而它也将成为可传世的经典作品。

信仰的力量终将开花结果|复旦管院陆雄文院长2024年毕业致辞

当这个项目建设举步维艰、停滞不前的时候,有领导曾鼓励我说,新院区的雏形已成,已经立在那里了,无论今后是否完全建成,你都已经成功。我虽感欣慰,但决不服气。做一些正确的事情,追求一个正确的梦想,应该能够在这个时代实现。否则这不是我个人的悲剧,而是这个时代的创伤。我坚定地认为,一个管理学院新院区的建设,再难,也比不过唐僧西天取经之难,无非现实的妖怪会披上更加惑人的外表,而不为一般人所辨识。我相信一路打怪虽辛苦,终得真经修正果。

所以,为了践行使命,我和我的团队充分发挥了斗争的精神,我们敢于斗争,当然也善于斗争。我们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终于赢得光明时刻。今天我们呈现给所有在座和不在座的广大同学、校友的,是一座殿堂级的院区。因此,我自认为我们同许多背后的领导们、企业家们一样,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以此支持着、推动着复旦管院、中国高等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信仰的力量终将开花结果|复旦管院陆雄文院长2024年毕业致辞

同学们,政立新院区就是在这样的信念和土壤中破土而出、破茧重生的,也是在追求理想、共享理想的过程中实现的。古往今来,为了安身,为了来世,为了寄托,人类曾经创造了无数的建筑杰作。为了未来,为了激发和塑造更多自由丰富的灵魂,我们建设政立院区。我相信,我们过去所经历的那些裂缝,将是希望之光照进来的地方。我相信,人类经典建筑都是信仰力量开出的花,结出的果。

“每个人努力去做一个‘人的存在’。”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里暂且画上一个句号,不管是你的学习,还是你的人生旅程,都告一段落。今天也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换过一行,一起去开辟属于我们各自人生新的旅程,这也是一个英雄的旅程,也终将是一个光辉的旅程。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去做一个“人的存在”而非仅仅生命体的存在,不仅追求精神存在的物质体验,也要追求物质存在的精神体验。

信仰的力量终将开花结果|复旦管院陆雄文院长2024年毕业致辞

此刻,我要引用莎士比亚的诗句:“就像破晓时的云雀,从阴霾的大地腾空而起,展开羽翼,高歌于浩瀚天宇。”

同学们,无论是在我们的国顺院区还是政立院区,我和我的同仁们都期待你们经常回家。凯旋的时候分享你们的成功和喜悦,挫败的时候我们帮你疗伤和复盘,给你们提供重新出发的能量和装备。国顺院区和政立院区都是你们的家园,复旦管院永远是你们的家。

祝大家过上喜欢的生活!祝大家实现向往的梦想!

谢谢大家!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