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她的抗争,无声无息

作者:历史其实挺有趣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她的抗争,无声无息

(南楚 马殷 形象)

天成五年,公元930年,南楚的开国君主马殷病逝了。

死的时候七十九,差一岁到八十。

回首这一生,有唏嘘,有感动,总体来说还不错。

马殷治理下的南楚,发展良好,欣欣向荣,他不是无道昏君,不喜欢残害大臣,他不是战争狂人,不喜欢主动挑起战争,反而是采取了“上奉五代正朔,下奉士民百姓”的策略,主打一个保境安民。

衡阳上潢水侧,马殷长眠于此,将基业留给了自己的儿子马希声。

这个马希声,本来他是接不了班的,原因很简单,他是马殷的次子。

在嫡长子继承制度为主流的时代里,次子的命运往往生来注定,老二,就是没希望的意思,如果有希望,当年太宗李世民也不至于血溅玄武门了。

马希声能以次子继承南楚,要得益于他的母亲德妃。

德妃是老爷子马殷最宠爱的妃子,马殷爱屋及乌,临了改变主意,把基业留给了德妃的儿子。

人老了,难免糊涂,嫡长子马希振素有贤德之名,却和王位失之交臂。

不过想来,马希振应该也不在乎,他本人对权力没有太多追求,一生最大的爱好是工诗句,吟咏谈,马希声继承王位之后,他索性辞去了在朝廷里的所有职务,出家做道士去了。

马殷死的时候,不仅把王位传给了马希声,还留下了一条饶有深意的规定,那就是他希望马希声传位的时候可以兄终弟及,把王位传给他的弟弟们。

为此,马殷还在马氏的祠堂里放了一柄宝剑,并有遗言如下:

谁要是违反我的遗命,就用这把剑杀死他。

父亲交代完了一切,死了,而马希声似乎并没有感觉有多么的悲伤难过。

她的抗争,无声无息

(南楚江山)

在父亲还节制南楚的时候,马希声是儿臣,也在南楚朝廷里担任职务,虽然他是马殷的儿子,可是面对威严的父亲,他从来都不敢放松。

史书记载马殷一共有三十多个儿子,而要在这三十多个儿子中脱颖而出,光靠母亲德妃的助力当然是不够的,他还需要认真表现,至少要表现出一副谦恭贤德,让马殷基本满意的样子来。

表面上马希声温良恭俭让,可是就他之前枉杀高郁的事情来看,他也不是一个聪明人。

他不仅不聪明,而且还好享乐,喜浮华。

他年轻的时候,五代中还是后梁据有天下,马希声听说后梁太祖朱温喜欢吃鸡,一天能吃三五十只,他羡慕的很,可是他不敢每天都买这么多鸡吃,那样太奢靡放纵了,很容易就引起父亲的反感,所以他就只能心里羡慕,每天馋着,等到后来父亲死了,他成为了南楚君王,他也不装了,直接摊牌了,每天都要叫左右给他杀五十只鸡来食用。

您想想,别说大公鸡老母鸡了,就算是五十个鸡蛋,一个人一天也够呛能吃完啊,那说白了马希声就是在追求排场,这些鸡大部分都让他给浪费了。

而且他开始每天吃鸡的这个时候,父亲马殷新死,还未发丧,他就大吃特喝,一点悲伤的意味也没有,等到父亲下葬的当天,他也没有表现出有多难过,反而是其它儿子和大臣们都在追思老楚王,哀伤感叹,马希声却毫不在意,还一连干了好几碗鸡汤。

是啊,马希声怎么会伤心难过呢?他隐忍了这么多年,等待的不就是这一天吗?

你是我慈祥仁爱的父亲,可你也是我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你不死,我什么时候能出头?

可是也奇怪了,马殷在位的时候,南楚风调雨顺好多年,马希声一接班,湖南大旱,而且还不是普通旱情,而是连年大旱。

满目疮痍,民生凋敝,田野间,青翠已被枯黄所取代,稻谷麦子尽皆枯萎,如同火焰焚烧过一般。

河流湖泊的水位急剧下降,干涸见底,露出龟裂的河床...

她的抗争,无声无息

(突降大旱)

马希声很着急,他也很想要拿出解决办法来,可是问题是,叛乱可以用武力平定,没钱可以用经济调控,古人的智慧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可当他们面临到这种特别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时候,往往就无能为力,只能祈求上天庇佑,也就是,求雨。

这马希声上台之后就没干别的,今天求雨,明天求雨,好一顿折腾,结果还是一滴雨也没下来。

930年他接班,接着连年大旱,他求雨未遂,932年他就死了。

死因不明,大概和求不来雨着急上火有很大关系。

尽管表现平庸,能力一般,品德上也有瑕疵,马希声还是遵照了他父亲的遗愿,兄终弟及,把王位传给了儿子马希范。

短暂的一生,如流星般划过,有些流星会被人看见,会被人用来许愿,那么它就是一颗存在过的流星,可有些流星,它静悄悄的划过夜空,无人注视,无人理会,无人发现,那么它就好像没存在过一样。

马希声,就是后者。

南楚三代君王马希范,对马希声当初即王位的这个事儿,一直很忿忿不平,他认为是父亲不公允,认为是马希声的母亲德妃从中作梗,这才让自己晚做了这么多年的楚王,所以他即位之后,对马希声这一脉的后人很不友好。

马希声的母亲德妃,马希范对她很不礼貌,吃穿用度各种缩减,平时照顾上也不周到,马希声的同母弟马希旺,马希范也不待见他,对他多有责难。

这娘俩整天被马希范排挤打压,忧愤成疾,不久之后相继去世。

她的抗争,无声无息

(南楚 马希范 形象)

身处高位者,往往对权力有着异乎于常人的敏感,怕大臣作乱,怕亲族谋逆,尤其是像马希范这种兄弟姐妹众多的,他更要严防死守。

马希范还有个弟弟,名字叫做马希杲,为官清廉,办事得力,名望很好,有个叫做裴仁煦的同僚和马希杲有过节,于是跑到马希范的跟前诽谤马希杲,马希范偏听偏信,对马希杲这种有能力的臣下也开始起了疑心。

马希范即位的时候,五代还是后唐天下,他即位一段时间后,后唐灭亡,五代进行了到了第三个政权后晋。

后晋政权,饱受契丹人的威胁,对于中原的这些七零八碎的割据政权只能说是有心无力,只好普遍采取交好政策,对割据军阀们大封特封,南楚的马希范也因此得到了不少的封赏。

南楚本来就富庶,马希范又能从后晋得到不少经济上的帮助,可他仍然不满足,对地方上经常增收各种苛捐杂税,溪州刺史彭士愁不满马希范的劣政,还和马希范打了起来。

彭士愁和马希范原本就有矛盾,只是彭士愁的堂姐彭氏是马希范的妻子,以前有这层亲戚关系,俩人的矛盾还有所缓和,后来彭氏去世,彭马二人的矛盾彻底爆发,就此演变成了战争。

说起这个彭氏夫人,倒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虽然是楚王的女人,可彭氏的长相并不出众,也可以说是不太好看,马希范其实并不喜欢她。

彭氏虽然容貌一般,但是贤良淑德,治理后宫有方,人人称赞,马希范就算是不喜欢她,可是对她也很尊重,骨子里甚至还透露着一种对夫人的畏惧。

等到彭氏死了,马希范开始解放天性,整日纵情声色,通宵达旦尽欢娱之事,甚至还想要再挑个小老婆。

长沙城里有个商人的妻子,身材匀称,长相出众,很快让马希范给盯上了。

商人有钱,可是他无权无势,媳妇让南楚的君王给盯上了,那还能有个好吗?

果然不久之后商人被马希范杀害,马希范阴谋得逞,把商人的妻子掳掠到了皇宫里,想要占为己有。

她的抗争,无声无息

(无情乱世)

马希范是跟着他父亲马殷在战乱中长大的,乱世之中,他没学到什么好东西,

他就知道,在这个世道,人人都冷酷无情,人人都不讲道理,有刀的可以欺负赤手空拳的,有兵马的可以欺负没刀没枪的,想要什么就抢,不喜欢谁就杀掉,看不惯就放一把火,想要活着,必须自私自利,想要获得好生活,过上好日子,就要掌握更多的城池土地,只要自己兵强马壮,自己大权在握,就可以为所欲为。

为了一个城池,可以屠尽数万士兵,为了一片耕地,可以杀掉无数百姓,为了一口馒头,可以闹出人命,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在这个残酷的世界上多活一天,杀戮,抢劫,不用去教,自然而然就会了。

因为,他们只要自己的生存,只要自己活下来。

自己是南楚的王,自己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所有人必须无条件的臣服,这就是他马氏创立基业的特权!

他区区一个商人的妻子怎么了?既然我马希范看上了,杀了他丈夫,把她抢过来就是了。

或许马希范认为,暴力可以征服一切,可他却没能想到,趁他不注意,商人的妻子竟然偷偷自杀了。(妻誓不辱,自经死。)

那年月百姓真是命如蝼蚁,军阀们残杀迫害他们,他们往往只能逆来顺受,可这个没有留下名字的商人妻子还是做出了她无声的抗议——自尽而死。

王侯又如何?主君又怎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会让你得逞,这是我最后的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