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干事·有为丨产业引领共同富裕的“玉泉洼实践”

作者:鲁网潍坊

时近盛夏,漫步潍坊市坊子区坊安街道洼里村,绿树葱茏,鲜花盛开,错落有致的村舍、干净的乡间小路、几处古色古香的景观……一个产业兴旺、环境清幽的和美村庄徐徐展现眼前。走进村合作社,10层立体栽培的温室大棚蔚为壮观,大棚里各类蔬菜旺盛生长,一盆盆油菜、苦菊、芹菜、菌菇等按照不同习性有序排列,上面3层是喜光蔬菜,中间3层次之,接下来3层为不喜光蔬菜,最底层是菌类。负责搬运盆菜的自动导向搬运车沿着既定路线穿梭,犹如工厂车间的生产场景,尽管天气炎热,前来参观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

干事·有为丨产业引领共同富裕的“玉泉洼实践”

“这是合作社研发的‘智能种植床’,蔬菜一年可以种植16茬。”洼里村党支部书记刘向东介绍说:“我们用种植槽立体栽培技术种植的草莓,种植株数比传统种植方式提高了20%;植株光照充足,果实着色均匀,商品果率达93%。”

刘向东,坊子区坊安街道洼里村党支部书记、玉泉洼联合社总经理。十多年前,他放下干得好好的企业,决定返乡创业,开始了带领乡亲们致富的创业之路,使洼里村由“难点村”变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以前的洼里村可不是现在这番模样。那个时候,村民收入低不说,没有路,没有自来水,电压不足,甚至连家里的电器都不能用。”村民李述光回忆往事,很是感慨。

决定很难,起步更难。如何蹚出一条产业振兴路?面对洼里村肥沃的土质和良好的水土条件,刘向东认为,老百姓要想致富还是要从土地上做文章。2011年,刘向东带领村民建下了第一批大棚,种下了第一茬蔬菜和瓜果。

干事·有为丨产业引领共同富裕的“玉泉洼实践”

十余年探索,洼里村坚持党建统领,大力发展有机生态循环、智慧数字农业,开创了强村富民新路子,形成了辐射带动强、可复制推广的“洼里模式”,集体收入连续 4 年超过 100 万元,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国家级荣誉 23 项,省委主要领导签批玉泉洼产业引领共同富裕做法并亲临现场调研。

集体经济强劲有力。玉泉洼加速发展有机生态循环农业,46 种产品获得有机认证,年产有机产品 1.77 万吨。建成全省面积最大、认证种类最多的综合性有机园区。打造年产 16 茬的“智能种植床”和 10 层立体数字化智能工厂,亩均产值 100 万元以上。2023 年底,村总产值达到 1.17 亿元。村里利用集体土地和政策资金入股玉泉洼生物科技等 4 家公司,引导村民通过土地、资金入股联合社,每亩土地每年的流转费收益为 1000斤小麦的市场价格,资金股息为18%,2023年,156户入社村民获得63万元额外分红,人均增收 3.9万元。同时,村庄依托占地3120亩的国家级生态农场玉泉洼,开创“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园区+旅游”合作模式,年接待研学旅游 4 万人次,村集体直接收益 20 万元。

发展成果群众共享。村子投资 3000 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户户通、旱厕改造、污水治理等基础工程全覆盖,高标准打造百菜主题广场,新建口袋公园 3 处,村庄实现景区化提升,获评 3A 级景区。投资 3500 万元,建成 3 栋电梯洋房,精装入户,76 户村民全部安置。村集体每年出资 40 万元,高标准运营康养中心、助老食堂、中医理疗馆、老年大学等普惠项目,每年为洼里村及周边村 70 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午餐,为本村老人提供生日蛋糕及中秋春节福利。依托玉泉洼带动 356 人入园打工,每年人均增收 4 万元。高标准运营 7 个产业扶贫项目,每年稳定收益45 万元,带动 174 户困难户增收。

干事·有为丨产业引领共同富裕的“玉泉洼实践”

走出融联共富之路。以洼里村为核心,落地“两园一区”等省级以上项目扶持资金 9000万元,全市唯一,带动30 个村集体加快发展。深化支部联建,成立玉泉洼融联共富示范片区融合发展党委,推动示范片区内10 个行政村抱团发展,落地龙山牧业、玉棵松等千万级农业项目 7 个,2024 年带动示范区内基础配套提升投资 1200 万元。已经在吉林通化指导建设有机数字农业产业园,在河北廊坊指导运营乐农美联项目,在山西晋中主导经营综合培训基地,另有全国 36 个飞地项目正在对接洽谈,实现模式输出。

“下步,我们将创建村级共富公司,实现村集体各类资产资源的市场化运作和专业化运营,深化党支部跨村联建,加快推进玉泉洼融联共富示范片区创建工作,扩大洼里模式的‘飞地效应’,努力把好模式、好技术、好品种推广到全国各地并产生效益。”谈及下阶段工作方向,刘向东及支部一班人信心满满。(记者 王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