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探访2024MWC:5G-A、AI+成高频词,低空经济蓄势起飞

作者:萌犀财经

央广网北京6月27日消息(记者 黄昂瑾)6月26日,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海)拉开帷幕。记者在现场看到,在不同参展企业展台,5G、5G-A、AI等关键词高频出现,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咨询。

“AI+”应用多场景落地

通过工作人员现场展示,记者看到,中国移动AI+办公智能体基于自研大模型等,可在处理周报、邮件、会议、公文等不同办公场景中扮演助理角色,例如,协助企业员工整理、提炼文件和群消息的重点内容,自动提取通话关键信息等。

探访2024MWC:5G-A、AI+成高频词,低空经济蓄势起飞

(中国移动工作人员演示AI+办公智能体处理工作周报。央广网记者黄昂瑾 摄)

在展台的另一端,工作人员还演示了中国移动“磐匠”数字员工智能体报销差旅发票的全过程。而商旅助手只是其众多数字人员工中的一个,不限于办公场景,“磐匠”数字员工智能体已覆盖14个领域,1.9万个应用场景。

探访2024MWC:5G-A、AI+成高频词,低空经济蓄势起飞

(中国移动工作人员演示“磐匠”数字员工智能体平台。央广网记者黄昂瑾 摄)

事实上,作为移动通信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盛会之一,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也是业界内外观察中国及全球信息通信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在本届大会上,记者观察到,AI、智能化等高频出现在嘉宾演讲及企业展台。

正如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所说,当前,人类社会正迈入以信息为主导、信息和能量深度融合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即“数智化革命”。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成为新的“关键变量”,和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深度融合,产生“1+1+1>3”的化学反应,推动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改造升级,催生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拓展类脑智能、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孕育巨大发展空间。

中国移动总经理何飚也表示,“虚实软”经济形态加速融合,特别是5G和5G-A助力万物高速互联互通,AI为千行百业注智提质增效,两者的结合将充分激发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乘数效应,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商业价值。

三大运营商均积极布局低空经济

今年以来,低空经济持续受到关注。作为发展低空经济的重要保障和支撑,信息通信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展台均展示了其在低空经济领域的相关部署。

例如,中国电信目前正在开发的城市级低空服务监管平台,主要包括飞行计划审批、低空监管及空域划分等功能。中国联通则通过打造低空平台和智能终端,实现无人机的网联化,从而强化对无人机的跟踪定位及低空监管。

6月26日,在2024年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期间,中国移动重磅发布低空智联网“1115”技术创新成果,包括业界首个低空智联网技术白皮书、业界首个5G-A通感一体中试平台、业界领先的“中移凌云”无人机管控平台、以及5大类技术试验低空航线。

探访2024MWC:5G-A、AI+成高频词,低空经济蓄势起飞

(中国移动低空经济展台。央广网记者黄昂瑾 摄)

其中,“中移凌云”平台具备通感一体、雷视融合、航迹追踪、探测识别等数十项核心能力,实现对无人机的闭环管理,已在北京、深圳、合肥等三十余城市开展业务示范及试验,累计轨迹数达千万级。

同时,打造“微-小-中-大-超立方”五大类技术试验航线包括“微立方”1公里短距航线、“小立方”10公里中距航线、“中立方”百公里跨海航线、“大立方”200公里航线以及“超立方”立体巡检航线,覆盖多地域、多场景、多高度、多长度,赋能城区配送、省级物流、载人出行等应用场景。

低空智联网作为低空基础设施与飞行服务的核心支撑,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承担着低空通信、飞行导航和空域监管等关键任务。中国移动表示,将积极把握低空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持续构建通感管导四位一体的低空智联网,实现技术、产业、试验、平台及应用的全方位突破与革新。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