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周嘉昕 | 棱镜中的当代资本主义:透过局部经验表象把握历史本质

作者:思想与社会
周嘉昕 | 棱镜中的当代资本主义:透过局部经验表象把握历史本质

以皮凯蒂为代表的很多西方学者虽然已经直观感受到了时代变革的气息,但囿于自身的利益格局和理论视野,他们无法系统把握世界历史不断形成的全局,只能寄希望于以空想来缝合已经分裂的社会现实,只能在虚假的理论体系和抽象的概念范畴中打转。在这个意义上,面对不断加剧的资本主义食利化倾向,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系统观念,透过局部经验表象把握总体历史本质。

原文 :《透过局部经验表象把握历史本质》,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902期第3版

作者 |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教授 周嘉昕

图片 | 网络

周嘉昕 | 棱镜中的当代资本主义:透过局部经验表象把握历史本质
周嘉昕 | 棱镜中的当代资本主义:透过局部经验表象把握历史本质
周嘉昕 | 棱镜中的当代资本主义:透过局部经验表象把握历史本质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我们准确把握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本质。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新自由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宣告破产,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备受批判,逆全球化浪潮逐渐抬头,数字技术发展及其反思方兴未艾。以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为标志,在西方国家财富分配不平等问题的讨论中,一个新的理论问题日趋显现:当代资本主义不断加剧的食利化倾向,构成了西方国家经济持续低迷、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加深,乃至全球经济失衡、地区政治动荡的主要原因。应对当代资本主义的食利化倾向,必须坚持从物质生产方式出发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坚持以系统观念把握时代本质和历史大势,防范抵御西方世界各类风险危机的转移转嫁。

棱镜中的当代资本主义

2017年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世界格局正处在加快演变的历史进程之中,产生了大量深刻复杂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课题。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分析把握其出现的各种变化及其本质,深化对资本主义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深刻复杂变化的规律性认识。近年来,围绕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本质,西方学界从不同角度出发形成了多种理论观点。概括起来说,这些理论观点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其一,新自由主义破产与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批判。2008年美国首先爆发的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对于此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西方学界普遍将其看作新自由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破产的标志。所谓新自由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形成确立的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主导话语。以“华盛顿共识”为标志,强调私有化、自由市场和全球一体化的新自由主义,本质上是为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服务的理论体系。在金融垄断资本的批判、资本全球扩张进程中的“新自由放任”和国家问题反思、当代资本积累的结构性危机及其表现形式考察的基础上,当代西方左翼学者也尝试进行系统化的总结与阐发。其中,以萨米尔·阿明和大卫·哈维为代表,从帝国主义和金融垄断等不同角度,共同指向了当代资本主义的食利化倾向问题。

其二,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逆全球化浪潮分析。伴随新自由主义的滥觞,借助新出现的金融衍生产品,资本全球化大行其道。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往往采取不同方式转移转嫁危机,引发了所谓的逆全球化浪潮。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西方某些国家不负责任的态度和做法,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我们知道,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交往的普遍化,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形成,经济的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今天所谓的逆全球化浪潮甚至是分离主义趋势,本质上是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形形色色的虚假共同体围绕超额利润竞争的产物。相应地,西方社会意识形态也表现为从新自由主义兴起过程中自由意志主义与社群主义的分化,向今天民粹主义和极端主义抬头的转变。

其三,网络社会、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数字资本主义讨论。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世纪以来,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从网络社会和信息技术的角度理解当代资本主义成为一个持续的热点。近年来,以智能制造、物联网和大数据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有关数字资本主义的讨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的话题焦点包括数字经济条件下劳动方式变化、全球价值链调整、网络平台垄断、大数据对人的监控和奴役等。在这些讨论中,问题的焦点是收入分配或财富分配的不平等问题。克里斯蒂安·福克斯虽然在数字劳动的研究中提出了“马克思归来”的口号,但其出发点仍然是财富分配问题。有关平台垄断和大数据的忧思,则更加直接地指向了财富分配背后的资本食利化倾向问题。

只能在收入分配和政治口号上打补丁

概而言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无论是对新自由主义和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反思,逆全球化趋势的抬头,还是新科技革命加速中的数字资本主义批判,都源于并指向了一个客观的现实。这就是,许多西方国家经济持续低迷、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加深。围绕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财富分配不平等问题,托马斯·皮凯蒂于2013年出版了《21世纪资本论》,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广泛讨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该书用翔实的数据证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不平等程度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不加制约的资本主义加剧了财富不平等现象,而且将继续恶化下去。作者的分析主要是从分配领域进行的,没有过多涉及更根本性的所有制问题,但使用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值得深思。

周嘉昕 | 棱镜中的当代资本主义:透过局部经验表象把握历史本质

在《21世纪资本论》一书中,皮凯蒂运用覆盖近三个世纪、20多个国家的历史资料和数据提出观点,认为现代经济增长与信息传播虽然规避了马克思基于19世纪资本主义现实所提出的理论预测,但是并未实现库兹涅茨于20世纪中叶提出的乐观设想,并未改变资本深层结构与社会不平等的现实。简单说来,皮凯蒂论证这一观点的整体逻辑是资本收益率高于经济增长率,即r>g。所谓资本收益率r,包括利润、股息、利息、租金和其他资本收入。所谓经济增长率g,指的是年收入和产出的增长。更进一步,r>g是收入和财富分化的根本力量。这种根本性不平等与任何形式的市场缺陷都无关。恰恰相反的是,按照西方经济学家所设想的,资本市场越完善,r>g的可能性就越大。面对21世纪再次出现的资本收益率大大超过经济增长率的情况,皮凯蒂将其称为21世纪全球承袭制资本主义,并寄希望于民主来重新控制资本主义并且保证公众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保持经济开放度,同时避免贸易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影响。

客观说来,皮凯蒂的研究以财富收入不平等为主题,运用比库兹涅茨时间更长、范围更广的材料数据,证明21世纪资本主义不自觉地产生了不可控、不可持续的社会不平等。较之众多的西方经济学家,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该书以实证的方式有力地打破了新自由主义的理论迷思,已经并将继续推动西方学界有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在《21世纪资本论》一书中,无论是作为整体逻辑的资本收益率高于经济增长率,还是21世纪全球承袭制资本主义的指认,都或隐或现指认、确证了当代资本主义的一个焦点问题,这就是当代资本主义日剧加剧的食利化倾向。然而,皮凯蒂的分析主要集中于分配领域,对所有制问题以及与之直接相关的生产方式问题没有过多涉及,这就导致《21世纪资本论》存在根本性的理论缺陷。

从该书作者所给出的对策性建议来看,除遗产税、累进税和财富税等经济手段外,主要着眼于欧盟的实际,倡导区域政治一体化,并把赌注压到书中语焉不详的民主和精英价值观上。这种对策建议上的空泛,反映的是《21世纪资本论》在研究方法上的缺陷和理论视角上的偏差。皮凯蒂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中的收入不平等问题上,在经验层面上根据不同的收入形式,讨论财富分配问题。这样一来,他实际上更为关注的是资本的全球扩张进程中,不同食利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不是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和说明。因为无法深入当今世界以资本为主导的生产过程的内部和全程,《21世纪资本论》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只能在收入分配问题和政治口号上打补丁。

警惕资本主义食利化

仔细考察《21世纪资本论》,皮凯蒂在分析财富分配的不平等问题时使用了多个不同的范畴,如资本收益率r中包括的利润、股息、利息、租金和其他资本收入,经济增长率g所指的年收入和产出的增长等。这些范畴在《资本论》中已经得到了分析和探讨。只不过马克思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总过程意义上,用这些范畴来叙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再现过程。因此,对这些不同形式收入来源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考察,只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第一步。更重要的一步是在逻辑和历史的统一中,揭示这些收入形式之间辩证的历史的关系。用西方庸俗经济学诘难《资本论》的话语,r>g这一整体逻辑,不过是在“转型问题”的层面上进行的考察。其理论意义在于以一种直观的、经验的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食利者阶层内部的矛盾冲突。

回到《资本论》的写作历程中去,一方面,马克思明确指认了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关系所具有的世界历史意义;另一方面,马克思运用剩余价值理论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历史限度。在后者的意义上,马克思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科学阐明了经验现实中存在的利润、利息、租金、股息等收入形式的历史性本质。这也就彻底戳穿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据主导的社会形态中,形形色色的食利者通过垄断权力攫取超额利润的秘密。进入20世纪以来,面对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的过渡,列宁在批判考茨基、卢森堡、希法亭的基础上,提出并发展了帝国主义论。布哈林则用“食利者政治经济学”的概念来反驳以庞巴维克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资本论》的攻击。20世纪30年代后,面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新趋势,西方马克思主义沿着福特主义、福利国家、消费社会等不同路径展开了批判性分析。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家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还曾尝试提出一种所谓的“帮会理论”,来阐明资本主义的食利化倾向及其后果。

今天,面对新自由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已经宣告破产,金融垄断资本主义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进程中,资本逐利引发逆全球化浪潮,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带来社会生活和生产方式急剧变革的客观现实,从皮凯蒂引发的讨论出发,我们应当高度关注并警惕当代资本主义食利化倾向的发展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的社会总过程日益复杂。伴随经济全球化和生产的国际分工,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在时间和空间上被进一步切分。很多西方学者的分析有意无意忽视了物质生产过程,仅仅关注收入和财富分配问题。因此,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的食利化倾向,应当准确理解社会化大生产的最新发展,坚持创新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同时,警惕西方世界为了攫取超额利润,利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甚至暴力手段制造全球动荡。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资本主义的食利化倾向加剧,必然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观念。马克思已经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产生了社会生活中的拜物教现象,造成了抽象的个人与外部物化世界的对立。今天,资本的逐利行为导致极端个人主义与虚假共同体之间的尖锐矛盾冲突。结合美国近来所发生的诸多事件,可以看到这种对立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导致了西方社会的内在分裂。必须警惕这种意识形态在全球范围内的抬头和蔓延,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伴随西方国家社会矛盾的不断加深,以皮凯蒂为代表,虽然很多西方学者已经直观感受到了时代变革的气息,但囿于自身的利益格局和理论视野,他们无法系统把握世界历史不断形成的全局,只能寄希望于以空想来缝合已经分裂的社会现实,只能在虚假的理论体系和抽象的概念范畴中打转。在这个意义上,面对不断加剧的资本主义食利化倾向,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系统观念,透过局部经验表象把握总体历史本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