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把当代艺术放进“古典盒子”?

作者:NYTtravel新视线

把当代艺术放进“古典盒子”?
把当代艺术放进“古典盒子”?
把当代艺术放进“古典盒子”?
把当代艺术放进“古典盒子”?

夏至后,位于意大利罗马的博尔盖塞美术馆(Galleria Borghese)呈现出一派焕然一新的面貌。在这里,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从大门进入,穿梭在大鸟舍(The Aaviary)前绿意盎然的花园,一件巨大的蜘蛛雕塑屹立于此处。而当人们走进展馆,抬头看的时候,法裔美国女艺术家路易丝·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的巨型雕塑《牢笼(最后的攀登)》(Cell, The Last Climb)正直冲向天花板处的古典壁画。

把当代艺术放进“古典盒子”?

穿越大鸟舍前的花园,博尔盖塞美术馆门前。

© The Easton Foundation/Licensed by SIAE 2024 and VAGA at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Y. Ph.by A.Osio

牢笼,这一方正简约的现代几何结构,与美术馆瑰丽典雅的氛围相对照,营造出了一种震撼的视觉反差。在二者的强烈对比之下,观众不由自主地思考起人类存在的脆弱性与永恒性之间的二元对立。在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当代女性艺术家个展“路易丝·布尔乔亚:无意识的记忆”(Louise Bourgeois: Unconscious Memories)正在进行中,布尔乔亚与这座古老的美术馆建筑之间的跨时空对话由此展开。

把当代艺术放进“古典盒子”?

“牢笼”(Cells)系列作品,位于博尔盖塞美术馆展厅内。

© The Easton Foundation/Licensed by SIAE 2024 and VAGA at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Y. Ph.by A.Osio

博尔盖塞美术馆的建筑原为博尔盖塞家族的别墅住所,于1613年开始施工,1620年完工。从20世纪起,这里成为意大利著名国立美术馆地标,以收藏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卡拉瓦乔绘画作品以及大量贝尼尼雕塑作品而闻名全球。到20世纪末,意大利政府花费500亿旧里拉对美术馆进行了全面修复,并于1997年重新面向公众开放,构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博尔盖塞美术馆的基石。富丽堂皇的古典风格,“回忆式”的当代艺术,在这场富有张力的展览现场背后,观众不由得会发出疑问:有别于白盒子空间的呈现模式,为何这样一场极具雄心的当代艺术展览会发生在一间始建于17世纪初的欧洲古建筑里?

把当代艺术放进“古典盒子”?
把当代艺术放进“古典盒子”?

上&下:“路易丝·布尔乔亚:无意识的记忆”展览现场,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2024年。

© The Easton Foundation/Licensed by SIAE 2024 and VAGA at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Y. Ph.by A.Osio

把当代艺术放进“古典盒子”?

18世纪末,英国大英博物馆创立,首次正式确立了现代“百科全书式”的美术馆基本范式。彼时不断扩大的展陈规模和容纳范围,让藏品从私人奇珍室走向公共博物馆;到了20世纪初,美国艺术界再度革新了美术馆的面貌,自那以后,“白盒子”成为了现当代艺术空间构建中最具影响力的方法论,并借由阿尔弗雷德·巴尔(Alfred H. Barr)所领导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得到了充分运用。一些专注当代艺术的策展人认为,“白盒子”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视觉干扰,引导观众对艺术作品进行纯粹的体验。光秃秃的空间、白色的墙壁和极简主义的画框,以至于我们几乎不会注意到它们的存在。

然而,当下的观众有权发问:“白盒子”是当代艺术的唯一解和最优解吗?当“白盒子”成为美术馆和画廊在进行现当代艺术展陈时不假思索的“标准答案”,这一现象也使得部分学者产生怀疑,“白盒子”本身是否已经让当代艺术变得循规蹈矩?

把当代艺术放进“古典盒子”?
把当代艺术放进“古典盒子”?

布莱恩·奥多尔蒂(Brian O’Doherty)的《白立方之内》系列文章。

图片来源于网络

值得庆幸的是,今天艺术展览在呈现方式上,仍然有许多历史力量可以借鉴和挖掘——纵览全世界,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将古建筑与当代艺术进行融合,这一趋势已然显露出旺盛发展的生命力。在文化底蕴深厚的意大利,位于佛洛伦萨的斯特罗奇宫(Palazzo Strozzi)不仅曾经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建筑之一,更是在今天成为了城市的文化中心。自2006年至今,斯特罗齐宫已成功举办超过50场展览,并与巴黎卢浮宫、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和华盛顿国家美术馆等一系列的世界顶级美术馆展开合作。

把当代艺术放进“古典盒子”?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大型回顾展“The Cleaner”展览现场,斯特罗奇宫,2018-2019年。

© Palazzo Strozzi

近年来,斯特罗齐宫将工作重心更多向当代艺术方向倾斜,先后举办一系列大型的艺术家回顾展,包括当代影像艺术大师比尔·维奥拉(Bill Viola)的回顾展“电子文艺复兴”(Rinascimento Elettronico)、“行为艺术之母”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的回顾展“清洁者”(The Cleaner)、“杰夫·昆斯:闪耀”(Jeff Koons: Shine)等等。

当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流淌着传统且深厚的历史文化血脉,它便不可避免被质疑难以顺畅地与现代化进程水乳交融,在当代艺术领域似乎更是如此。博尔盖塞美术馆与斯特罗奇宫都意在指明一条传统与创新进行实验性对话的可能路径,与之类似独具实践挑战的案例,也发生在中国遥远的圣城拉萨。

吉本岗艺术中心深处拉萨现存唯一一座立体坛城结构古建筑之中(坛城在藏地,亦被称为曼陀罗,是佛教宇宙观中圆满庄严的至高理想世界,16世纪,高僧们为抵御传说中的巨大洪水在此修建寺院,到了19世纪,其原型作为抵抗英军的屏障与结界的吉崩岗拉康开始建造。)这座曾被作为粮食储备局的古建筑在被重新发现时已不复往日荣光,精美的壁画与木质构件大量毁损。历经三年的修复努力,它终于以一家当代艺术中心的面貌重新与观众见面。吉本岗自成立以来先后接受多位艺术家驻留,举办了丁乙个展“十方”、杨冕个展“照见”、蒋晟个展“八万四千年”、周力个展“四季”。

把当代艺术放进“古典盒子”?
把当代艺术放进“古典盒子”?
把当代艺术放进“古典盒子”?
把当代艺术放进“古典盒子”?
把当代艺术放进“古典盒子”?
把当代艺术放进“古典盒子”?

“周力:四季”展览现场,吉本岗艺术中心,2024年。

© 吉本岗艺术中心

左滑依次观看图片

建筑空间的古为今用与对当代艺术多样化场景的构建,亦体现于近年来国家级别的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展览决策中。比如在卢浮宫,一项名为 “卢浮宫主人”(Les Hôtes du Louvre)的大型计划,就邀请当代艺术家卡德尔·阿提亚(Kader Attia)和伊丽莎白·佩顿(Elizabeth Peyton)等在卢浮宫内开设工作室。

而在中国,故宫作为世界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具备完整的古代艺术收藏体系。2020年,故宫博物院举办了其历史上首个当代艺术大型个展——“蔡国强:远行和归来”,展出了共180件作品,亦为艺术家的展览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19年,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的中国首展的部分作品在太庙艺术馆中展出,他的凹凸面镜雕塑,映照了这座六百年建筑的熠熠生辉,不仅中国古典风格在镜面的反射中与这个当代艺术的造物相融——观众甚至能够透过镜面凝视自身的存在。

把当代艺术放进“古典盒子”?
把当代艺术放进“古典盒子”?

上&下:安尼施·卡普尔中国大型首展,太庙艺术馆,2019年。

© Jonathan Leijonhufvud 2019

与此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古建筑与当代艺术的交汇不仅发生在美术馆空间,古建筑更成为商业画廊选址的绝佳选择。国王画廊(KÖNIG GALERIE)的柏林分址隐于一座粗野主义标志性的建筑内,其前身是圣艾格尼丝教堂和社区中心,是一座立方体混凝土建筑,四周环绕着庭院景观,画廊没有窗户,光线从天窗和墙缝中射入。画廊创始人约翰·柯尼希(Johann König)谈到这个空间时说:“这座建筑顶部采光充足,外观非常粗糙,但内部却柔和明亮,非常适合展示艺术作品。”

无独有偶,在亚洲,韩国本土的领衔画廊Kukje Gallery将一间传统韩屋改造为其艺术项目的延伸部分,承担书店、私人观赏、办公等新用途。画廊副总裁宋普暎(Bo Young Song)在采访中回应道:“这里(韩屋)展示了我们如何在传统中生活。”在百年古建中焕发新生,这间氛围独特的展馆已展示李禹焕(Lee Ufan)、乌戈·隆迪诺内(Ugo Rondinone)、罗尼·霍恩(Roni Horn)、梁慧圭(Haegue Yang)等一系列国际艺术家的作品。

把当代艺术放进“古典盒子”?

深入了解古建筑如何与当代艺术共生这一主题,博尔盖塞美术馆馆长弗朗⻄斯卡·卡佩莱蒂(Francesca Cappelletti)在布尔乔亚展览之际告诉我们,早在2007年,博尔盖塞美术馆便开启一系列大型当代艺术项目,目前已经推出过尼德科·索拉科夫(Nedko Solakov)、张恩利、乔治·巴塞利兹(Georg Baselitz)、达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等杰出当代艺术家的展览。

把当代艺术放进“古典盒子”?
把当代艺术放进“古典盒子”?

上&下:张恩利“鸟笼”展览现场,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2019年。

© Galleria Borghese

自2020年上任以来,卡佩莱蒂也在进一步推动博物馆当代艺术项目的成熟化与系统性。在她看来:当代艺术应当成为这座美术馆展现其研究成果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美术馆的一员,她肩负着确保这座精美绝伦的建筑得到精心呵护与合理保护的重任,同时更要创新性地利用这一宝贵资源,让当代艺术能够与这座历史悠久的美术馆本身产生深刻的共鸣,并释放独特的艺术张力。

把当代艺术放进“古典盒子”?
把当代艺术放进“古典盒子”?

上:展览中布尔乔亚的作品与博尔盖塞的馆藏并置在一起。

© The Easton Foundation/Licensed by SIAE 2024 and VAGA at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Y. Ph.by A.Osio

下:现任博尔盖塞美术馆馆长弗朗⻄斯卡·卡佩莱蒂(Francesca Cappelletti)在美术馆14号展厅。

© Galleria Borghese

博尔盖塞美术馆因其璀璨的古典馆藏与深厚的历史底蕴而闻名遐迩,如何将古典的大师之作重新带回当代人的视野中,又如何将日新月着的当代雕塑为更多人熟知,这是卡佩莱蒂领导下的美术馆进行当代艺术展陈时面临的挑战。卡佩莱蒂特别提及了布尔乔亚展览的策展策略:馆方与策展人精心排布了布尔乔亚的作品,使其与不同展厅内的馆藏作品相互映衬,让观众在欣赏这些作品时,深入探索古代雕塑与当代雕塑之间的隐秘共鸣。

把当代艺术放进“古典盒子”?
把当代艺术放进“古典盒子”?

上&下:“路易丝·布尔乔亚:无意识的记忆”展览现场,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2024年。

© The Easton Foundation/Licensed by SIAE 2024 and VAGA at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Y. Ph.by A.Osio

为将当代艺术展览的质量与精确性调整至最佳状态,博尔盖塞美术馆通常会严格控制作品数量在30件左右,确保每件作品能在保持自有完整性的同时,充分与美术馆内包括花园的各个展示空间形成良性互动。在合作艺术家的选择上,美术馆也会基于自身的古典调性格外亲睐那些能够理解艺术与历史之间深刻联结的艺术家。与此同时,考察艺术家的作品是否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方便实现后续展览中艺术作品与美术馆的公园景观交相辉映的呈现效果。

把当代艺术放进“古典盒子”?
把当代艺术放进“古典盒子”?

“路易丝·布尔乔亚:无意识的记忆”展览现场,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2024年。

© The Easton Foundation/Licensed by SIAE 2024 and VAGA at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Y. Ph.by A.Osio

左滑依次观看图片

将当代艺术放进“古典盒子”,古典艺术里沉淀的历史与当代艺术的相遇,将会为观众带来截然不同的体验,正如卡佩莱蒂在接受采访时所说,“我相信这是我们共同追逐的目标——在保护历史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地让每一位观众,尤其是年轻群体都能欣赏并理解历史艺术。我们想要向每一个人传达,热爱艺术和文化遗产,确实能带给你快乐!”

把当代艺术放进“古典盒子”?
把当代艺术放进“古典盒子”?

“路易丝·布尔乔亚:无意识的记忆”展览现场,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2024年。

© The Easton Foundation/Licensed by SIAE 2024 and VAGA at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Y. Ph.by A.Osio

左滑依次观看图片

把当代艺术放进“古典盒子”?

采访、撰文:盛泺颖

编辑:Cynthia

排版:于梓垚

把当代艺术放进“古典盒子”?
把当代艺术放进“古典盒子”?
把当代艺术放进“古典盒子”?
把当代艺术放进“古典盒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