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安全生产月”现场服务:“安全用药与绿色防控”科普,筑牢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作者:京彩三农
“安全生产月”现场服务:“安全用药与绿色防控”科普,筑牢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日前,北京市植物保护站搭建桥梁,邀请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等单位,来到位于昌平区百善镇牛房圈村的北京银黄生态农业园,开展以“安全用药与绿色防控”科普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宣传服务活动。40余位专家为来自各区的60余名蔬菜生产园区、种植大户和技术人员现场开展“诊病治虫”服务。

“安全生产月”现场服务:“安全用药与绿色防控”科普,筑牢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活动现场

“安全生产月”现场服务:“安全用药与绿色防控”科普,筑牢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活动开幕

科普病虫防控新技术、新产品是安全生产的基础

农户王师傅在摆放着各种植保产品的展台前驻足,举着像屋子和铁丝似的东西看了又看,疑惑的问“这些工具真的能防治害虫吗?”,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耐心讲解说,“这些都是最新研发的理化诱控产品,不用打一滴化学农药,在害虫发生初期起到监测和防控的目的。像屋子一样的是害虫性诱捕器,在里面放有性诱芯,诱芯缓慢释放一种害虫才能闻到、喜欢的性信息素,害虫寻着气味前来,最后被黏在粘虫板上,成功诱杀害虫。像铁丝的产品叫迷向丝,同样通过释放气味干扰、迷惑害虫交配,减少害虫产卵,进而有效降低田间害虫数量。”王师傅一边认真听一边不住点头“这么好的产品,希望专家们赶紧推广,让我们都能用起来,不打农药不仅保障作物安全,还能保护环境,真是一举多得呢!”

“安全生产月”现场服务:“安全用药与绿色防控”科普,筑牢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科普植保新技术、新产品

宣讲安全用药知识和惠农政策是安全生产的关键

在农药附近的展台旁,技术人员井然有序地发着一张张农业安全使用手册和病虫防控明白纸,边发边耐心告知农户打农药使用的注意事项,“农药记得存放在阴暗、避光的库房,做好出入库使用记录。配药时要使用二次稀释法,现用现配,充分搅拌均匀后再施药,有条件时可添加生物源助剂,减少农药用量,同时提高施药效率。打药时务必做好施药人员安全防护工作,戴好口罩,穿好白大褂。用完的农药包装废弃物要统一回收处理,不得乱丢乱放,避免造成农业面源污染。”

“安全生产月”现场服务:“安全用药与绿色防控”科普,筑牢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宣传安全用药知识

现场解答病虫防控疑难问题是安全生产的核心

有着多年番茄种植经验的李姐去年被一只小小的蛾子害得不浅,因为识别害虫不准,误用防控药剂,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导致番茄产量受到影响,她特意带着病叶、病果和平日生产中发现的问题图片来到活动现场请教有关专家。专家们仔细询问病虫害在田间发病率、危害状等情况,用便携式显微镜、病毒病快速检测试纸条,现场手把手为农户鉴定病虫害,耐心解答各类病虫防控疑难问题,通过田园清洁、无病虫育苗、落实色板监测、防虫网和遮阳网覆盖、释放天敌、植物免疫诱导、高效施药和产后无害化处理等技术全程防控病虫害发生。针对近期高温天气,提醒农户及时开展高温闷棚和土壤消毒工作,从源头控制病虫发生,确保农作物的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月”现场服务:“安全用药与绿色防控”科普,筑牢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解答病虫防治疑难问题

来到现场的农民纷纷表示收获特别大,既了解了农业政策、解决了生产中的疑难杂症、学习了病虫绿色防控和科学用药新知识,还领到了新鲜的、绿色的病虫防控产品,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北京市“三夏”和“三秋”农业安全生产,确保稳产保供,打下坚实基础。

“安全生产月”现场服务:“安全用药与绿色防控”科普,筑牢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供稿:北京市植物保护站 王胤

编辑:农小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