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出轨选择原谅后如何才能获得好结局?关键看这一点!

作者:咨询师陈曼

面对背叛,该不该原谅一直都是被大家频繁关注和讨论的问题,所有人都期待自己的选择可以让自己迎来一个幸福美满的结局,没有人想要去往更糟糕的境地。

那么,被背叛后选择原谅到底有没有迎来好结局的人呢?观察生活发现的好像都是原谅背叛者之后过得更凄惨的例子,有没有原谅后结果还不错的,或者至少不悲惨的可以分享一下经验吗?

背叛后选择原谅不是不可能有一个好结局,只是这个好结局大概率不是别人给的,而是你自己挣的。

基于人本身的复杂性,我们其实无法预知任何一段关系的结局,所以天底下也根本不存在一定会导向好结局的完美选择。面对背叛出轨这样的行为,不论你原不原谅,都有可能幸福,也有可能悲惨。

惨与不惨,最大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原谅出轨的伴侣,而在于这个选择在多大程度上遵循了你的本心,而你又有多大的能动性去引导这个选择走向你期待的好结局。

出轨选择原谅后如何才能获得好结局?关键看这一点!

人人都想要一个好结局,但何谓好结局呢?

绝大部分人脑海中想到的好结局几乎都是围绕着背叛者展开的,比如伴侣首先要全心全意的回归家庭、和第三者彻底切断联系,其次他要洗心革面好好做人,对妻子怀着抱歉的心情做出各种补偿,然后两个人重新建立信任,恢复以往的幸福生活。

而不好的结局呢?无非就是背叛者回归家庭之后仍然三心二意,和第三者保持联系或者在婚外重新建立关系,又或是虽然不再背叛家庭了,可在家里就像成了一个失去灵魂的空壳一般,你无法和他深度交流,甚至他在不顺心的时候还会把自己的痛苦都归因于你。

这种对好结局的期待乍一看好像没有什么问题,但你去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几乎都是建立在背叛者的能动性之上的,呈现出一种看似美好、实则前景一片灰暗的“刻板好结局”。

什么意思呢?当你把好结局框定在“不再经受第二次背叛”或者“伴侣对你的态度要有xx转变”之上时,你就把自己定位成了一个只能期待对方做出改变的被动角色上,期待这样的好结局就像期待中彩票一样,只能把自己交给命运。

其次,绝大部分被背叛的人因为经历了情感断裂等各种创伤性打击,所以很容易放大自身对于安全感的需求,从而把对幸福结局的执念全压在安全感的获得上,反而忽略了很多其实很重要但在当下无暇顾及的需求。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即便原谅了背叛,但每天仍旧活在被背叛的恐惧之中,不受控制的监测对方的一言一行,并从中不断捕捉着那些可能预示着危险的信号。当自身还处于创伤带来的一系列应激反应当中时,人是很难察觉到什么才是自己在一段关系里最看重的部分,这个时候你越想到达“好结局”的彼岸,越是会感觉到力不从心,同时对“好结局”的执念也就越深,如此恶性循环。此时此刻,对好结局的追求反而变成了想要快速消解内心匮乏感的一种手段,并没有触及到你真正在意的核心需求。

说白了,得到好结局的第一步肯定是先定义好结局,即知道自己对于一段关系的核心需求是什么,去抓住主线,而非人云亦云的跟着大家做支线任务,即要想过得好一定是先知道什么对自己好。

出轨选择原谅后如何才能获得好结局?关键看这一点!

何为对自己好呢?说到底,每个人心心念念的好结局概括起来无非就是:关系可以如我们自己所期待的那样展开,日常生活可以让自己感到快乐和幸福,而非痛苦和束缚。原谅背叛过家庭的伴侣,未来不会因自己的决定后悔,反而庆幸当初幸亏没有轻易放弃。

那么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你要定义好结局就先得定义自己理想的关系和生活,即你对婚姻的期待有哪些?别觉得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其实这些需求可以细化到物质水平、两个人的交流状态、家庭责任的分工等一系列层面,你可以先把这些期待一一罗列出来,然后选取其中最不能舍弃的部分,这就是你对婚姻的核心需求,也就是你能否拥有好结局的关键要素。

只有当你对好结局有一个具体且清晰的定义时,你才能够拿着这个标准去衡量原谅这个选择究竟能不能实现你的期待,然后在实际的关系中去寻找突破口。

很多人之所以原谅了也讨不到好,就是因为他们跳过了“定义自身需求”这一步。要不就是跟着周围人的意见走,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要不就是顺着自己的情感惯性走,因为承受不了依赖丧失带来的痛苦以及自己独自生活的恐惧等等贸然选择原谅背叛者。

而这种没有自我根基的原谅很快就会被现实生活击倒,那些在背叛之前就已经出现的婚姻问题会再度袭来,而叠加了背叛这个要素,很多人其实是更不具备能力去处理这些问题的,她们没有目标也没有方向,只能再度陷落到重复的处境。

当然了,定义自己内心的好结局也并不是获得幸福的终点,如何引导你的选择走向你所期望的图景也是这其中的重要一环。

比如有的人定义的好结局是两个人可以达到深层次的链接状态,互相能够在生活中给予彼此理解和支持,那么你在选择原谅之后就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不管是通过自我暴露来拉近彼此心理距离,还是通过耐心倾听的方式去了解伴侣,这些才是引导你们的关系往美好结局发展的关键。

再比如有的人定义的好结局是自己能够完全从背叛的阴影中走出来,和对方重新建立起信任关系,那么你的方向就应该是了解对方背叛的深层次动机,并在婚姻关系中尽可能的去一起填补这种匮乏,让对方也配合的和你一起修复关系。

不管你要采取的具体方法是什么,前提都是你得先具备我们在开头提到过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说得更通俗一点就是拥有自我负责的能力,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去影响或者改变事物发展的走向。

出轨选择原谅后如何才能获得好结局?关键看这一点!

当然,道理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很多人可能到一到执行层面就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长时间的沉浸在背叛带来的痛苦中,压根儿没有做出任何改变的动力;又或是一旦行动没有得到良好反馈就容易泄气,无法把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持续的做下去……

那么在面对背叛问题时,我们到底该如何激发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呢?

事实上,在面对背叛事件时,你能否拥有足够强大的主观能动性往往和你的叙事模式有关。在心理学中,叙事模式主要指的是一个人从何种视角来理解和表达自己的经历、内心感受以及他人对自己的看法。那么在背叛这个具体事件中,你的叙事模式概括来说就是你从哪个切面、用什么样的词汇来讲述背叛。

叙事模式从叙事视角上来看可以分为自我叙事和他人叙事,分别代表着从自我感受出发的主体视角以及从他人评判出发的客体视角。

很多人之所以对改变现状缺乏足够的动力和积极性,就是在于她们在面对背叛时多采用的是他人叙事而非自我叙事模式。比如被背叛之后第一时间考虑的不是自己的感受如何,而是背叛者还爱不爱我,家人朋友如何看待我、社会环境如何评判我等类似问题,而当一个人长时间沉浸在他人叙事的模式里时,她的选择就更可能被他人的看法所影响,从而隔绝了自己内心深层次的感受和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原谅这个选择可以是为了维持背叛者心中的“好妻子”形象而做出的;也可以是顺从了父母的好心建议,为了回避独自生活的风险而做出的;还可能是为了维持社会意义上的完整家庭,不让自己落入单亲妈妈的角色之中而做出的……总之这中间没有一个理由是真正发自本心的,这就决定了她们在执行过程中必定是后继乏力的,因为她们的改变缺乏了“自我”这一重要根基。

所以拥有主观能动性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用自我叙事代替他人叙事模式,关注“我”这个主体在经历背叛后的一系列反应,你可以不断向自己发问,比如:我目前的感受是什么?我如何看待伴侣和我们之间的关系?如果原谅,我想要的改变是什么?我在关系里最缺乏的能力是什么?通过叙事模式的转移把视角从他人身上移开,从而找到自己的内生力量,这才是你能够持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键。

出轨选择原谅后如何才能获得好结局?关键看这一点!

除此之外,叙事模式在性质上又可以分为积极叙事和消极叙事,而这两种模式也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着密切联系。积极叙事通俗来说就是偏向于用更多正向的、可变的词汇来定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遭遇,而消极叙事则偏向于用更多负面的、固化的词汇来定性各种事件。

想想在面对背叛时,一个人喜欢把背叛描述为自己认知上的一次更新,认为这是两个人情感关系更进一步的机会;而另一个人则把背叛定性为自己幸福的终结点,认为自己从此以后再也没办法拥有纯粹的情感关系了。那么这两个人谁更有可能去愿意做出改变呢?

积极叙事通常会给人带来希望和动力,而消极叙事则让人感到挫败和无力,所以发挥主观动性还在于你要用一种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背叛问题,而不是沉浸在那种等待他人救援的受害者情绪里,迟迟无法前进。

说到底,没有一种好结局是单单靠着一个足够正确的选择而自然得到的,好结局的关键在于你能够在遵从本心的前提下做出一个符合自身的选择,同时又能够拥有足够的主观能动性去引导它朝着你想要的方向发展。

当你拥有了自我觉察和自我负责的能力时,原谅与否其实都能够让你得到想要的好结局。

-END-

本文首发知乎平台:陈曼、王筱、张妍

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