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上高考“二本线”,是很多人跨不过的一个坎

作者:年素纨

高考填报志愿结束了,高考离我快20年了,但是我还想和大家聊聊。

我有一种感受,上高考“二本线”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梦的翅膀最后都折了。

上高考“二本线”,是很多人跨不过的一个坎

高考加油

缘起

高考结束了,充斥在我们视野里有关高考的消息,多半是某个区域高考上线率有多高,600分以上有多少人,700分以上有多少人,有多少人能上北大清华,北大清华到处掐尖抢生源等等。

我有个亲戚家娃今年在我们这座城市的最好私立学校念书,理科生,高考成绩突破650分了,这个成绩放在我们陕西,放眼全国,选择好学校好专业的机会还真是蛮多的。

我这个亲戚一家人都高兴,亲们们也跟着高兴,都在筹备升学宴。

但是,我们在高兴和亢奋之余,有注意过那些连二本都没有机会上过的同学没?

呵呵,大部分学生、学生家长以及你们的亲戚是这样的,只不过大家不愿意提及而已。

来给高考算算分数

就我们陕西的高考,语文、数学、英语、综合,满分分别是150分、150分、150分、300分。以一个文科生为例,高考总分想要考过600分,他每一个科的高考成绩应该是这样的:

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120分,综合240分。

说实在话,一个学生不偏科很难很难,语数英均值在120分,这算是逆天的成绩了。如果其中的一门或者两门偏科,为了达到语数英360分的目标,有的考生其中某科成绩得考过130分,甚至140分往上。

上高考“二本线”,是很多人跨不过的一个坎

2024年陕西高考文科控制线

文科生综合能达到240分,我个人感觉这算是神一样的存在。

我给大家这样算账,旨在说明一个高考考生在陕西参加高考,总分能过600分,那已经是学习好的同学中出类拔萃的那一种。

当然,这样的学生很少。

我是一个偏科的考生

偏科是一名高考考生最大问题。我当初参加高考,语文142分,文科综合268分,但是数学和英语成绩加在一块没有过100分。

语文和文科综合我的成绩能进入全市前10名,但是数学和英语简直是一塌糊涂,那一年高考的成绩控制线还有所抬高,我惊魂跨上二本线,连一分多的都没有。

当然,在二本学校里面没得挑。

偏科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偏科问题不解决,学得好的学科突破了极限值之后,就没有任何上升的空间,这个很难办。

我比很多人幸运,因为我上了“二本线”

即便是这样,我觉得我还是很幸运的,因为我上了“二本线”。虽然后来我上了一个专科,但是我上的那个专科,录取的学生90%以上都是过了二本线以上的考生报考的,剩下的都是二本线以下差不了几分的。

我所处的农村高中,教学质量,家庭支持不可能像城镇或者大城市那样好。我周围大部分同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能上一个“二本”,至于“二本”要上多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上“二本线”。

过二本线,是一种目标,是一种追求,甚至是一种信仰

能上“二本线”成了我当时周围,甚至我们整个高三年级所有学生的梦想,但是最终实现了的大约不到五分之一,其余的人都到一般的大专,以及那时的民办大专,如西安外事学院,西京学院,西安翻译学院等学校去上学,上学完了都到广东的工厂车间里去打螺丝了。另外一部分上了三本,那是一个很花钱的学校,这里暂且不提。

我记得很清楚,我有一个同学,我们一起高考的那一年,他已经复读了4年了,他第一年考上二本线,报考的陕西理工学院(汉中本地人叫汉大),他的亲戚是学校高中老师,鼓励他复读,来年考一本,结果往后考了好几年,以至于我后来上大学,他还在复读,只是考试的结果一年不如一年,最后在我们县城学厨师了,现在想想很可惜。

我这个同学最大的问题还是偏科,文科综合能考270分,语文英语也好,但是数学历次模拟都难过50分,一点拌办法也没有。

一点感悟,一点建议

大家不要觉得高考考一个二本有多容易,二本以上毕竟是少数,二本以下的高考考生才是乌央乌央的大军。我记得我们当时衡量一个人高考成败的标准,一个人学习好坏的标准,其实就是一个:能不能上二本线。

上高考“二本线”,是很多人跨不过的一个坎

2024年陕西高考控制分数线

作为一个高考过来人,也给即将参加2025年高考的孩子们一点建议:

1、要十分重视偏科的问题,为了弥补偏科的差距问题,不惜要找辅导老师,一对一教学,直至明显提升成绩。

2、学习环境很重要,要到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里去追求更好成绩,强化训练的特色小班教学的高考复习备考还是很有作用的。

3、一定要勤,特别是学英语。有一个博士说得特别好,英语是最好学的学科,英语学不好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懒。

4、心里一定要清楚,不能犯糊涂。学数学这一点最重要,不懂就问,不懂就反复问,反复练,直到搞清楚。

5、语文太需要积累。写作文首先字要写好,逻辑要清晰,而且还要会引用前人的诗词句。

【我是@年素纨,很高兴我们遇见,关注我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