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遥遥领先,到输得一败涂地,日本航空工业是怎么被美国毁掉的?

作者:阿山讲科普

导语

“从遥遥领先,到输得一败涂地。”

加入战斗机领域的上升期率垂直上升,甚至曾凭借着自己特有的技术和应用,一度在世界联合舰队中占据了优势,但就是这样一支可以扳回一扶危局的队伍,却在二战失败之后,也跟随着日本的失败一同走到了崩溃边缘。

为了让战斗机在突击过程中拥有更好的生存能力,从而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战斗,并对战场进行影响,日本开始疯狂的引进自己所缺乏的技术,并且压制着本土的技术不断的开发新机。

然而,日本却在飞机的研发和应用上走入了误区,虽然说是引进技术,但在日后的一段时间内,日本的航空工业却离不开美方的支持,这样使得日本的技术发展一直受到限制。

如今,距离日本在2020年间研制的F2支援战斗机正式退役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在表明F2退役的原因中,日本方面称F2的维护成本太高,其研发的初衷也没能实现,而这也恰恰暴露出日本航空工业的问题。

那么问题又出在哪些方面?

而中国的航空工业又会带给日本哪些新的挑战。

航空工业的发展。

19世纪60年代,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开始逐步改革,在引进西方技术的同时,他们也开始全面学习了西方的技术知识,在1889年,日本第一所飞机研究机构“官报飞行所”便正式成立。

那么飞机研制的正式启动,也让日本的航空工业逐渐站上了正轨,而在20世纪20年代,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日本国内便对飞机的应用展开了广泛的探索。

航空工业也在探索中不断的发展,直到1931年,日本从美国引进了一家航空制造公司,而这也是日本官方引进的第一家飞机制造公司。

从而两年后,日本便对其进行整合,成为日本的官方制造机构,那么这两年间,其研制的飞机数量也是日本国内制造飞机数量之和。

从遥遥领先,到输得一败涂地,日本航空工业是怎么被美国毁掉的?

在引进了美国的制造技术,日本的自主研发同样在逐渐的壮大,而在二战之后,日本的航空工业也面临着重挫,无论是飞机研制还是技术知识,日本都这一笔账落在了美国身上。

在1969年,美国对日本起初放弃其制造F2的技术资料的原因,便是担心在将技术资料交到日本手中之后,日本将来自己生产,并且窃取机密。

然而,在1971年,美国开始逐渐放宽对日本的限制,而对其提供的设备也是极其先进的,但美方也严守着这些技术资料不得转让,日方只能对这些资料进行学习,并且自行研发,不能随意的转让。

从遥遥领先,到输得一败涂地,日本航空工业是怎么被美国毁掉的?

这一限定日本也是遵守到了,但要说日本的行为更像是找一个别人倒腾的原理,然后自己再去进行研发,也是日本自身的一个应对方案,但到了1996年,两国之间签订了军事情报保护协定,这意味着技术资料不再受限制。

从遥遥领先,到输得一败涂地,日本航空工业是怎么被美国毁掉的?

这也使得日本的航空工业背靠着美国进行不断的发展壮大,可以说就是美国技术支持下的日本航空工业,在1995年,F2支援战斗机正式服役并列装日本的防卫队,然在2000年,F2支援战斗机开始投入使用,并且该型号战斗机在完成任务后便正式退役了。

从遥遥领先,到输得一败涂地,日本航空工业是怎么被美国毁掉的?

日本和中国的航空工业。

我们之前说过了,在日本的引进的第一家航空制造公司正是美国的,而这家航空制造公司同样是日本航空工业的开端,同时也就是制造美国F16战斗机的生产厂家,后来美国将F16的技术资料交给了日本。

日本也开始对F16进行研制,那么这就是日本航空工业的开端,自主研发和引进相结合,但日本引进的同样是美国的技术,只是不断的对着美国的技术进行研究,并且在研究的基础之上生产新的技术,从而在几年后,自身的技术才有了真正的突破。

从遥遥领先,到输得一败涂地,日本航空工业是怎么被美国毁掉的?

其实说起来,日本在航空工业方面走的是一条以美方的技术为依托的研发道路,而在2003年,大陆在以CJ-5为代表的飞机型号上,也将自身的技术和武器装备进行了引进,对此,日本也感到震惊和惊讶。

从遥遥领先,到输得一败涂地,日本航空工业是怎么被美国毁掉的?

可以看出,大陆并没有将自身的技术完全的进行封闭,并且在不断的发展,而这也是大陆的一种战略打法,可以说大陆的航空工业发展的好,一方面就是大陆航空工业自身的努力,这是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则是大陆的一种优势体现。

这种优势便是大陆在发展大陆航空工业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装备,随后再将其进行消化和吸收,最终进行自身创新,如在大陆航空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大陆的大飞机C919一度成为了中国的一个骄傲。

从遥遥领先,到输得一败涂地,日本航空工业是怎么被美国毁掉的?

这不仅是一项技术上的进步,同时也是大陆航空工业优势的另一方面体现,而日本在航空工业发展上受到了美方的限制,就让日本的航空工业受到了限制,那么现在日本的航空工业离不开美方的支援,这便是日本航空工业的弊端。

同时中国的航空工业发展也是在不断的成长之中,由“跟跑”变为了“并行”,本来日本航空工业傲然存在的地位,也被中国的航空工业渐渐的打破,如C919的成功,更是中国的航空工业一种成长,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秀出了大陆的技术能力和实力。

而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日本的航空工业发展与大陆之间的差距,不得不说这种差距也是存在于大陆的航空工业发展过程中,并且大陆也在在一定程度上冲破这种差距,大陆的航空工业在突破的基础上,也完成了一项又一项新的挑战。

日本航空工业的未来挑战。

在这种环境下,日本的航空工业也在别人的引领下,不断的前行,而大陆则是在自己的探索中不断的前行,我们更多的是对比,对比也就是在别人的带动之下,我们对比着自己能做到的,再不断的去尝试,从而使自己不断的进步。

正如之前所说,在2003年,日本曾因大陆引进美国飞机型号CJ-5而感到震惊和惊讶,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讨论,可以看出此时的日本还没有想到,大陆的航空工业竟然会取得如此的进步。

那么对于日本来说,未来的挑战会从技术上发生,他们需要不断的在自身的研究上进行突破,在不断的发展中,使自己不断前行,这样自身的技术才会有新的突破。

同时,日本的航空工业所需要克服的挑战不仅仅在技术上,还有一个重要的挑战则是在战略上,面对当下当前的国际形势,日本航空工业所需要做到的是不仅要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同时还要深刻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实际的情况出发,拓展大陆的航空工业发展领域。

从遥遥领先,到输得一败涂地,日本航空工业是怎么被美国毁掉的?

同时日本在航空工业领域所需要做的是进行战略上的调整,同时要找准自己的定位,这不是一句空话,也是日本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议题。

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同样也应当在思考大陆取得成功的因素,大陆是通过自主创新的方式,同样也进行了不断的取得成功,种种不同的方式,都是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和学习的。

从遥遥领先,到输得一败涂地,日本航空工业是怎么被美国毁掉的?

或许我们并不需要总是追求完美,平衡于技术和市场之间,才会走的更远,这不仅是一个战略上的选择,并且我们更在于去总结和不断的吸取前人所学,同时我们对于未来的发展才能更多的走的更远。

从遥遥领先,到输得一败涂地,日本航空工业是怎么被美国毁掉的?

结语

当我们在思考日本航空工业的未来时,同样也会面临未知数,但也正是这种未知数,使我们能够不断的前行,这是一条新的探索之路,也是一种新的挑战。

相信在日本的航空工业发展的道路上,他们一定会有自己的一种突破,这也正是未来的趋势,对于大陆航空工业来说,我们将继续铭记前人的精神,并继续探索航空工业新的道路,同时也对其保持着一份敬意。

从遥遥领先,到输得一败涂地,日本航空工业是怎么被美国毁掉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