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儿子高考时

作者:潇洒济南

随笔:儿子高考时

文/王金龙

儿子高考时

每年的6月23、24、25三天,是学生高考成绩发榜的日子,打开手机随便浏览一下,就会看到许多关于孩子和家长查到考生高考成绩后欣喜若狂的视频。其中有一段视频,是父亲查到孩子高考657分,母亲听到喜极而泣,而父亲则和孩子紧紧拥抱在一起,两人翻到床上滚在一起。看到这样的场面,连我自己也跟着激动起来。这657分,凝结着父母的多少心血和希望,也是孩子十几年不懈努力的结晶啊!由此,不由想起二十多年前,我儿子那时难忘的高考经历。

2002年,儿子进入了高中的备考阶段,最后一学期开学后,班级老师主要是组织学生复习已学过的知识,然后是大量的模拟考试试卷练习。从以往和老师沟通掌握的情况看,儿子学习成绩应该属于上等,考上一般大学不成问题,但要考上211或985高校,还不是太有把握。孩子到了关键时刻,做家长的也不敢掉以轻心,老婆在一旁也不断地唠叨:你是学理科的,又是大学毕业,检查一下孩子的数理化学得怎么样应该没问题吧?

说实在的,我虽然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上大学的,当时为参加高考自己努力恶补了初中高中的课程,在大多数人不学习的情况下考上了大学。但是,我赶上的那个年代从小学到中学整天就是搞运动,学工学农,没有正经的上过几天课,更谈不上扎实系统的初、高中数理化训练了,基本功还是很差的。记得上大学第一堂课摸底考数学,我只得了30多分,连自己羞愧得都不好意思给人提起,与后来的儿子他们这一代相比,从小学到中学经过了系统、严格的学习与训练,数理化水平简直不在一个数量级。至于在大学学习高等数学,用微积分方程刻苦钻研《吉米多维奇习题集》,数学考试一直保持优良,但这些与初中、高中的几何、代数完全是两码事。更何况毕业十几年,整日处理的是人事关系和企业经营,脑子对书本上的数理化早就形如陌路了。

正因如此,每次老婆催促让我检查儿子的作业,我都感到头都大了,初中的数学公式要一个个找来,例题要仔细地看几遍,然后才有可能找出孩子错题的原因。

看到我浑身是汗,紧缩眉头,几个小时才抠持出一道题的样子,学医出身的妻子不免露出惊讶的神色:我真怀疑你这大学怎么上的?连辅导个初中生都这么费劲。我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为着,我们两口子也没少吵了嘴。

到了儿子上了高中,数理化难度增大,我更不敢提辅导他学习的事情了,再加上当时身在企业闯市场,工作压力很大,对儿子的学习也只是关注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每年和老师联系沟通一下而已。

但是,儿子要参加高考了,再忙再怵头也要检查一下他的学习情况。打开他的书包,看看他的作业,还好,数理化作业时有错误,但不是太多,老师批语也多是鼓励,心里稍有些安慰。再翻翻他的高中课本,马上要高考了,可儿子的课本还和新的一样,有的课本翻开还有一股油墨味。我的天哪,这说明这课本很少打开阅读。想起古人语“读书破万卷”和自己上学读书时,课本用的都卷起了角,例题用笔画的满书都是杠杠,闭上眼说出书页就知道是什么内容,可儿子这干干净净的课本,人家这书是怎么读的?这不竟让我疑惑起来。我问孩子这是怎么回事,课本怎么从来没有打开过?他理直气壮的回答:谁像你那样死读书,我上课认真听老师讲,都理解了重点记一下,作业没有难题,根本不用再看书本。

我听了心里有些忿忿不平,哪有不读课本就能学习好的道理?联想到平时检查儿子的学习,就发现他的学习方式有些与众不同,比如记英语单词,按常规应该在纸上写个十遍八遍的,好记性还不如赖笔头呢。他倒好,你让他记单词,他拿着书本躺在床上,脸对着书本翻来复去的看,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把书本递给你说:记住了。当场考他一下,新课文的单词确实回答的正确,每课30多个新单词一个多小时全背下来,而且从没有动笔写过一个单词。我当时心里也很诧异:人家是怎么不动笔就把这么多单词都记住的?难道脑子真是比我们这代人发达了?又想是不是他记住得快忘得也快。第二天起个大早,让他把昨天的英语单词再背一遍,除个别需要提示外,大部分还真的都记住没有差错。这真让我没有了脾气,看来不能拿过去老套路的学习方式看待当今的年轻人,人家这脑子就是比他老子的聪明、好用。

儿子还有更玄的一手,写作文从来不打草稿,临到交作业时在作文本上一挥而就,而且从来不看第二遍或再修改。想起自己上学时为写好一边作文,好几天就搜肠刮肚,冥思苦想,先打好草稿,然后再仔细修改几遍,直到满意才誊写到作文本上。我把这些做法告诉儿子,他却露出不屑的神色:那浪费这么多时间,其他功课还做不做?谁知就他这样写出来的作文,竟还让老师作为优秀范本表扬过几次。

这课本不看也罢,只要人家会做题就行,是不是咱脑子笨的那一套学习方法过时了?不过,经过检查儿子的学习情况,我对他的高考成绩更加心里没底了。临近高考快三个月,儿子每天回家都带回大量的模拟试卷,我晚上在公司业务应酬很晚回家,看到孩子房间的灯光还亮着。老婆晚上陪着给孩子做点夜宵,儿子吃点东西又回到房间,等我们休息了他的灯还亮着,看来他自己压力也不小,真的是为了高考也拼上了。

儿子高考时

可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那天下班回家,老婆一脸的恐慌和委屈,她哭丧着脸说她今天被老师叫到了学校,不但挨了老师的批评,还下令让她把儿子领回家,高考前不能再回到学校了。我听了吃了一惊,是什么事情这么严重,这关键时刻不让孩子上学复习应考了?

老婆稳定了情绪告诉我,儿子在高中阶段与一位女同学谈朋友,平时上课管得比较紧,老师同学没看出来。现在复习考试,时间比较自由,两人经常在一起,被老师和同学发现,女方也是班级学习的尖子,老师怕影响两人的高考和在学生中的产生不良影响,出此下策,让我儿子回家,每天派人送试卷来,把两人隔开,应付完高考再说。

我听了脑子“嗡”的一声,心里喊:我的爷啊,你谈女朋友就不会看看时辰吗?这都马上高考上战场了,十几年的心血就这一锤子买卖,你怎么不坚持一下,等高考完了再谈啊,你这小爷真是给我出大难题了!

我得先稳住老婆的情绪,理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我们商量马上去老师家一趟,让孩子保证两人不再接触,回学校复习迎接高考。

带着孩子写的保证书,我和老婆来不及吃晚饭就赶到了班主任老师家。虽然老师很客气,但任凭我们说破嘴皮,老师就不松这个口,末了他说这事已给教务处做了汇报,是学校做出的决定,他自己也无法私自答应更改。老师还承诺,每天的试卷送到家,批改后再反馈回来,不让他的复习拉下。并说,这样对他们两人都有好处,不然互相影响,临近高考谈恋爱,即使学习尖子也不见得能考上大学。

事已如此,看来让儿子返校没了希望,我们只好从老师家里悻悻地离开。

回到家中,儿子耷拉着脑袋,一副任我们打骂斥责的样子。我想这时候再教训有什么用,眼前最当紧的是如何让儿子静下心来,在家里安心复习,应付完高考再说。

我和老婆商议,眼下离高考不到三个月,孩子一个人在家里学习肯定不行,一旦他管不住自己,看电视打游戏机,浪费了时间,高考肯定是泡汤。那么,谁能在家里陪孩子这三个月呢?我负责着公司的主要工作,每天有处理不完的业务,组织生产、销售、回笼资金,每月几百口人等着发工资,请假一两天可以,超过三五天要给董事会打报告,再长就等于辞职失去工作,这路子行不通。老婆在医院里是业务骨干,每天上门诊、查病房,也不可能请长假在家里陪孩子复习。这可怎么办?望着孩子正在复习功课房间里的灯光,把我愁得一点困意也没有,一夜基本无眠。

早上起来,孩子吃过早饭就去房间了。老婆看我红红的眼睛,知道我心里也不好受,就说:今天上午我去医院病房查房,没有门诊,大概上午十点多查完房就能回来,我先陪孩子一天。你先去上班,我们慢慢再想办法。

我答应着,胡乱吃两口早饭就去开发区工厂上班去了。一上午忙乱的也没时间考虑孩子的问题。中午在公司吃了午饭,午休半小时稳稳神,又想起孩子在家复习的事情,心想何不给我姐姐打个电话,让她帮我想想办法。于是就给我姐姐打了个电话,把家里遇到的情况说了一遍。姐姐听了以后,略微停了一会儿,说:我现在退休在家是有时间,你们如果考虑方便,我可以每天去你家帮助看孩子复习,等你们下班回来我就回,你看可以不可以?

我实在巴不得了,可每天一大早让我姐骑车来我家,然后下午再返回,好几公里的路程,姐姐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还要照顾上班吃饭的姐夫,这不是一天两天,而是要近三个月,这对她来讲是很辛苦的。可现实又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先这样了。我千恩万谢,姐姐算帮我解决了这个大难题。下班后回到家,我把这个办法告诉老婆,她认为可行,这样总算把孩子在家复习陪读的问题解决了。

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里,姐姐每天早上给姐夫做好饭,急匆匆吃过后就骑车子来我家,我们也正好出门上班。姐姐在家里闲坐着,有时看点报纸、杂志,电视不敢开,怕影响孩子复习。有时给孩子送点水和水果,儿子学习累了,出来走走,与姑姑交谈两句,就很快回房间学习去了。姐姐说,孩子很懂事,让我放心。这期间,儿子的同学也来过家里,他们互相交流着,大声地说笑,洋溢在脸上的青春气息打破了应考的沉闷气氛,给紧张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不少的活力。

姐姐近三个月风雨无阻的奔波和辛劳,换来了我们家的正常运转和孩子的安心学习,为即将到来的高考做了较充足的准备。亲人的无私帮助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永远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儿子高考时

2002年的高考如期而至,那时还是7月份的7、8、9三天考试,天气正值骄阳似火的时候。为了孩子高考顺利,我和老婆都请了假,并在家中分了工,我负责孩子的食宿,她因为有一辆上下班骑的“光阳”摩托车,负责孩子的考场接送,因为考场设在一中,离我们住的地方有好几公里,打车又花钱又不方便。

高考的每天早上,我早早起来去早市小摊上打来一桶羊汤,外加烧饼、鸡蛋、油条。儿子吃过以后,坐上摩托车去考场。中午考试回来,煮好了绿豆汤,做个虾仁炒鸡蛋,再炒一个蔬菜,有时做个清蒸鱼等,保证每天中午饭菜不重样。儿子午饭后休息一会儿,下午天气热,考场允许考生带一瓶水进去。我就提前把一瓶矿泉水在冰箱里冷冻起来,拿在手上到考场还没化完,用手摸一下冰冰手可以解暑。

全家人配合得很默契,儿子考试回来,绝不会问这门功课考得怎么样?而是让他静下心来,很快转下一个目标。紧张而又有序的三天高考很快就结束了,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常态。儿子走出家门回到了学校,与同学交流高考的体会。但大部分的时间是呆在家里,等待着高考成绩的发布。这期间,我也问过他高考的感觉怎么样,大致估算的成绩是多少?他总是支支吾吾,显出十分不耐烦的样子,说会的题该答的都答了,分数多少估不出来。我看他这种情况,心里越发犯嘀咕,能考个550分左右就算不错了吧?

按照往年高考成绩的经验,550分左右的成绩,“985”“221”一类的重点大学肯定上不了,只能考虑上省内的二类高校。在选专业问题上,儿子和老婆出奇的一致,“子承母业”,选临床医学,将来当医生好就业。“我绝不学理工科,谁像你一样,搞企业,到处找市场挣饭吃多难啊,整天东奔西跑。”儿子不止一次对我说。

选医学我也赞成,可如果成绩只有550分左右,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难度很大。我和老婆商量,咱也不能光在家里傻等,能不能找找关系,只要够了临床医学投档最低分数线,报志愿后就能被招生的人录取。老婆向她的科室老主任求助,真是无巧不成书,老主任是青岛医学院毕业,他的同学留校,现在是青岛医学院的校务主任。听说孩子要报考青岛医学院的临床医学,老主任也高兴的不得了,直说:子承母业,后继有人,愿意帮这个忙。接着就打电话给他的同学联系,虽然多年不见,两人关系还是可以。说到孩子报考的问题,对方答应如果够了投档线一定帮忙。

老婆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我心里多少有了些底。但是,再有关系,如果不够投档线也是白搭。再说了,与录取的老师有关系的肯定不止咱一家,他要是手里拿着一大把条子,比咱硬的关系很多,即使投了档也不见得被录取。想来想去,我对老婆说:为了稳妥起见,能不能利用还没发榜的空挡,动员老主任两口子去青岛一趟,一来见见他的同学,把孩子报考的事情当面落实一下,比光打电话不见人强多了;二来让他们去青岛旅游一下,也算是对他们的答谢之情。为了孩子能上青医,化这些费用也是值得的。

老婆很同意我的意见,第二天就和老主任商量,不承想他痛快地答应了。于是买了济南到青岛的软卧,在青岛除了见到了老主任的同学,把孩子将来报考青医的事情得到了落实,还请我在青岛工作的大学同学作陪并开着专车,带着老主任两口游览了青岛北九水和崂山,回来皆大欢喜,就等着孩子高考成绩发榜了。

儿子高考时

那年高考成绩的发榜大概是在7月23日,快到发榜的那几天,儿子哪里也不去,整天待在家里,躺在床上拿本书翻来覆去。我知道他心里也是焦虑、熬煎,担心自己的高考成绩不佳。当时,高考成绩的发榜是通过电话来咨询的,23日上午发榜,在家里电话根本拨不出去,一个劲的占线。老婆站在我身边一直发急,我就耐心地一遍遍拨打电话,按它的提示音输入儿子的考号。而此时儿子却躲在房间里不敢出来,想知道成绩又怕听到不好的消息。电话终于拨通了:“XX,你的考号是XXXXXX,考试成绩是597分,加上附加分10分,你的高考总成绩是607分。”

什么?儿子考了607分,我怔在那里,有些不相信我的耳朵。这时,儿子也从房间冲了出来,脸涨得红红的。原来他一直在房间里支棱着耳朵在听。老婆嚷嚷起来:是的,是的,我听清楚了,孩子是考了607分。我止住眼中激动的泪水,用颤抖的手再拨了一遍电话,这次出奇的顺利,电话清晰地报出儿子的名字和高考成绩,千真万确,儿子高考成绩是607分。

儿子喊一声“爸、妈”,满脸泪水地扑到我们怀里,我抱着孩子的臂膀激动的浑身颤抖。十几年的艰辛努力终于有了回报,这成绩来之不易,老师、家长和关心他的亲人,哪个不为他的成绩感到高兴啊。让这幸福的泪水尽情的流淌吧,哪个家庭不盼望改变孩子人生命运的这一时刻的到来啊!

高考成绩公布了,虽然与高分考生相比,儿子的607分不算什么,可就他本人而言,却是超常发挥了。此后的几天,得意与自信的神气又回到了他的脸上,看电视,有时打游戏机,嘴里还经常哼着年轻人流行的歌曲。我想,孩子这几年高考的压力也太大了,有这成绩也算说的过去,就让他放松一下吧。

可在儿子报高考志愿问题上,我和老婆产生了分歧。山东省第一批重点院校的投档录取分数线下来,是604分。这样,儿子以607分超过投档线3分,可以报考第一批次重点院校。

老婆的意见是放弃第一批次重点院校的志愿,直接填报省内二类院校青岛医学院,因为已提前做了工作,分数又超出青医录取线很多,所以十分有把握被青医录取。我的意见是既然达到了重点院校的分数线,虽然报省内重点院校的医学院没有希望,如山大医学院临床医学录取要640分以上,那第一志愿就填报省外的重点院校医学院,如果不能录取,再想办法争取第二志愿。毕竟大学第一学历对孩子今后的发展很重要,“985”“211”重点院校毕业的学生,与普通二类高校毕业的学生社会认可度相差很大。

在这一点,儿子和我的观点一致,老婆说不过我们,只好认了。为了给孩子选好第一志愿的院校,那几天我把高校招生简章的报纸带在身上,有空就拿出来研究。儿子的分数在第一批重点高校的录取分数中是低的,要上重点院校又要上医学院,还要选热门的临床医学专业,满足条件的高校确实很少。经过多次反复比较研究,大致选定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和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为主要目标,前者是武汉医学院、后改为同济医学院,与华中理工大学合并的;后者是中南理工大学与湖南医科大学合并的,称为湘雅医学院。“南湘雅,北协和,”也是一所教会办的老牌医学院。

到底报考哪所院校被第一志愿录取的可能性大?我也拿不定主意,我让儿子多注意他们同学报考志愿的动态,特别是成绩差不多又要上医学院的,随时告诉我。

还有两天就到了最后交报考志愿表的时间了,我想无论如何要尽快做出决定。这天上午,我正在车间里检查生产线上产品的质量,儿子打电话过来,说他在学校门口有事找我,让我尽快过去。我赶紧坐上车赶过去,孩子正站在校门口,手里拿着报考志愿表,慌里慌张东张西望等着我。我过去停下车,看他满头大汗,就让他坐进车里慢慢说。孩子告诉我,他打听到同济医学院本校已有四、五个考生报了第一志愿,而同济医学院临床医学在山东省一共才招8名学生,看来竞争比较激烈。那中南大学医学院呢?我问孩子。他说还没听说哪个人报这个院校。

时间紧,挑选的余地也不大,我给孩子说,你第一志愿就填中南大学医学院吧,如果录取不了,我们再想办法争取第二志愿上青医。

就在三中校门口的汽车里,决定了儿子的报考志愿。由于没有及时和老婆通报,以至于很长时间里,提起这件事老婆就埋怨不止,说这么大的事你们爷俩就私自定了,也不和我商量一下。特别是后来孩子到湖南长沙上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老婆想起孩子路途遥远就会埋怨我一回,说悔不该当初应该让孩子上青医,都在山东,想去看和回家都方便。这让给儿子选择重点院校反而成了我一大“罪状”,时不时拿出来“问责”。但从后来儿子医学院本科毕业又考研、考博的经历来看,给孩子选择重点院校是正确的,因为高校选人非常重视他的本科学历。

儿子高考时

成绩下来,志愿已报,如果第一志愿录取不了,第二志愿应该问题不大,我提前又与青医去招生的老师进行了沟通,对方表示只要投档就一定会录取,我心里轻松了一大截,儿子也放松心情随同学外出游玩了几天。

这天下午刚上班,我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对方说是省招办的,儿子所报的第一志愿中南大学来山东招生的老师有情况要和家长商量。我说,可以,我就是考生的家长。一会儿,一个湖南普通话口音的人接过电话说:你孩子报考的我校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招生满了,但口腔专业还有一个名额,如果你们同意改专业的话,我们就可以录取,如果不同意改专业,那就不能录取了。这位老师还接着说,你们商量一下,我留给电话给你,最晚明天中午告诉我们,我们好做安排。

我接到这个电话,心中没有了主意,这次可不能自作主张了。赶紧找到儿子带他一起到市医院,见到正在上班的老婆,我们三人一起商量怎么办才好。

老婆的意见是尽量上临床医学专业,这样毕业后适应性比较强;儿子的意见是上重点院校,这样第一批次录取,在同学面前显得荣耀,学口腔专业也可以。我想既然招生的老师打来电话了,说明学校是准备录取的,只是专业问题,在没发录取通知书之前,再争取一下临床医学专业是不是还有可能,我们自己尽力,实在不行就认口腔专业。我告诉他们我准备马上去一趟高校招生办,见一下中南大学来招生的老师,尽力再争取一下。

2002年山东高校招生点设在潍坊市,几天前打听到我的一位同事的高中同学在省招办工作,我赶紧联系这位同事,麻烦他和我去一趟潍坊。他听说是给孩子改专业的问题,很痛快的就答应了。

我们两人马不停蹄的赶到济南,再坐一个多小时的火车赶到潍坊,已是晚上八点多钟了。省招办租的宾馆采取封闭措施,外人根本进不去。经过我的同事联系熟人,又通过他联系到中南大学来招生的老师,最后几个人出来,在我们住下的宾馆见了面。中南大学的老师很客气,为我们这么快就赶过来感到吃惊。我说:孩子上大学选专业是终身大事,我们做家长的应该重视,并表达了我们愿意选临床医学专业的强烈愿望。这位老师听了表示理解,但他说招生工作时间很紧,一环扣一环,临床医学录取的考生通知书按编号都已经填好上报了,唯一留下的就是你孩子的这个口腔专业一个名额还是空白,后面还有几位等着候补。如果定下来不改专业,明天上午就补充给另一位考生了。

这位老师又介绍了口腔医学的好处,并补充说今年他们医学院合并到中南大学吃亏不少,往年,以湖南医科大学的名义独立招生,录取分数比现在至少高出20分以上。

听了招生老师的一番话,看来再争取临床医学专业也没有希望了,按照来时和家人商定意见,我同意给孩子改专业。招生老师拿出提前准备好的表格,让我填一下,签字认可,这样,就算被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口腔专业录取,回家等录取通知书就可以了。

至此,儿子的高考算是画上了句号。想当年忙里忙外,每天像陀螺一样急转个不停,无法品味当时生活的苦和乐。二十多年过去了,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长大,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变老。待到退休闲暇,再来看孩子高考的那一段经历,真是充满了紧张、焦虑、期待和喜悦,更是一段人生幸福的回忆。孩子由此改变人生,家庭由此改变命运。

珍惜吧,每年一度的高考时节!

王金龙

2024.6.25

儿子高考时

(图片来自于网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