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江东六州之争:七次遣使索要,高丽拒不归还,辽圣宗怒:打他

作者:老狼谈历史

公元993年,辽国皇帝耶律隆绪向高丽赐予了江东六州之地,这本是一场善意的外交举动。然而,短短二十余年后,这片土地却成为两国之间剑拔弩张的导火索。辽圣宗耶律隆绪七次派遣使者,要求高丽归还江东六州,却每次都吃了闭门羹。高丽国王显宗王询究竟为何如此固执?辽圣宗又为何对这片土地如此执着?随着外交努力的失败,战争的阴云开始在辽高边境聚集。辽圣宗最终决定亲自出兵,这场旷日持久的争端将如何收场?江东六州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

公元993年,辽太宗耶律德光驾崩,年仅12岁的耶律隆绪继位,是为辽圣宗。由于年幼,朝政由其母亲萧绰摄政。萧绰为稳固政权,一方面加强内政,另一方面着力经营外交。当时,高丽成宗王治刚刚登基不久,国力尚弱,向辽国表示臣服。萧绰为笼络高丽,决定将从安北府至鸭绿江东的280里领土赐予高丽,这就是史称的"癸巳赐地"。

江东六州位于清川江以北,鸭绿江下游以南的区域

这片土地原本是女真人的聚居地,高丽获得后逐步驱逐了当地的女真人,并在此地修建了六座城池:兴化、铁州、通州、龙州、郭州和龟州。这六座城池分别对应今天朝鲜半岛的义州西南、铁山、宣川西北、龙川、郭山和龟城。

然而,萧绰的这一决定实际上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失误。在此之前,辽国与高丽的边界是按照通行二百多年的开元乙亥界约来划定的,以浿江(即大同江)为界。"癸巳赐地"使得高丽的势力范围大幅北移,直逼鸭绿江流域。这不仅改变了辽国与高丽的力量对比,也为日后的争端埋下了祸根。

江东六州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这片区域地处辽国、高丽和女真各部落的交界处,是连接东北亚与朝鲜半岛的战略要冲。控制了江东六州,就等于掌握了通往朝鲜半岛的门户,同时也能更好地控制女真各部落。对辽国而言,江东六州是维护其东部边疆安全的屏障;对高丽来说,则是向北扩张的跳板。

随着时间推移,高丽在江东六州的经营日益深入。他们不仅修建了城池,还大力发展农业,吸引了大量汉人和女真人定居。这片原本荒芜的土地逐渐繁荣起来,成为高丽的重要粮仓和经济来源地。与此同时,高丽也加强了对该地区的军事防御,在各个城池驻扎了精锐部队,修筑了坚固的城墙。

江东六州之争:七次遣使索要,高丽拒不归还,辽圣宗怒:打他

辽圣宗耶律隆绪长大后,逐渐意识到江东六州对辽国的重要性。他认为,这片土地本就是辽国的固有领土,当初的赐地行为实属草率。更让他担忧的是,高丽的势力范围已经逼近鸭绿江,这严重威胁到辽国的东部边疆安全。

于是,辽圣宗决定收回江东六州。然而,经过二十多年的经营,高丽已经将这片土地视为自己的固有领土,绝不愿意轻易放弃。就这样,江东六州成为了辽国与高丽之间的一个棘手问题,双方为此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外交斗争和军事冲突。

辽圣宗耶律隆绪意识到江东六州对辽国的重要性后,决定通过外交手段索回这片土地。从1013年开始,辽圣宗先后七次派遣使者前往高丽,要求归还江东六州。这七次遣使的过程充满了曲折和戏剧性,反映了两国之间复杂的外交博弈。

第一次遣使发生在1013年三月十七日

辽圣宗派遣左监门卫大将军耶律行平前往高丽,正式提出索要江东六州的要求。耶律行平带着辽圣宗的诏书,长途跋涉来到高丽都城开京。然而,高丽显宗王询对此要求置之不理,以各种理由推脱,拒不归还。耶律行平空手而归,辽圣宗的第一次索要以失败告终。

仅仅两个月后,辽圣宗再次派出使者。这次他选择了中丞耶律资中,希望借助耶律资中的外交经验能够说服高丽。耶律资中携带了大量礼物,试图以利诱之,但高丽仍然"无归地意"。这次遣使虽然没有达成目的,但耶律资中的外交手腕让高丽方面感到压力,开始认真考虑辽国的要求。

不等耶律资中返回,辽圣宗就在七月十八日派出了第三次使团,由耶律行平再次出使。这次频繁的外交活动表明了辽圣宗收回江东六州的决心。然而,高丽依旧采取拖延战术,既不明确拒绝,也不同意归还,使得辽国的外交努力陷入僵局。

1014年二月初八,辽圣宗派出了第四次使团,由上京副留守耶律资中率领。这次使团规模更大,携带了更多的礼物和威胁性的口信。耶律资中在高丽停留了数月,试图通过长期谈判来达成协议。然而,高丽显宗王询采取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他将耶律资中扣留,不准其返回辽国。

这一行为激怒了辽圣宗。同年九月十三日,他派出将军李松茂,这是第五次遣使。李松茂的任务不仅是继续索要江东六州,还要要求高丽释放耶律资中。高丽方面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虽然释放了耶律资中,但仍然拒绝归还江东六州。

江东六州之争:七次遣使索要,高丽拒不归还,辽圣宗怒:打他

1015年,辽圣宗再次派出两批使者,分别是第六次和第七次遣使。这两次遣使的具体日期已经无从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两次外交努力同样以失败告终。高丽显宗王询采取了更加强硬的态度,甚至暗示如果辽国继续施压,高丽将寻求宋朝的支持。

辽圣宗七次遣使索要江东六州的过程,反映了当时东亚地区复杂的国际关系。辽国作为地区强国,试图通过外交手段恢复其在东部边疆的影响力。而高丽则巧妙地利用了辽宋对峙的局面,在两个大国之间左右逢源,以维护自身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系列外交活动中,高丽表现出了高超的外交技巧。他们既不正面拒绝辽国的要求,以免激怒这个强大的邻居;又不做出任何实质性让步,坚持保留江东六州。高丽的这种模糊策略,使得辽国在外交上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同时,这七次遣使也反映了辽圣宗的耐心和策略。他没有立即诉诸武力,而是通过持续的外交努力,试图在不引发大规模冲突的情况下解决问题。这种做法既展现了辽国的国力,又避免了战争带来的巨大损失。

然而,随着外交努力的一再失败,辽圣宗的耐心也逐渐耗尽。到了第七次遣使后,辽圣宗意识到单纯的外交手段已经无法解决问题。江东六州的争端开始向着军事冲突的方向发展,两国关系也随之恶化。

随着七次遣使的失败,辽圣宗耶律隆绪意识到单纯的外交手段已无法解决江东六州问题。1018年秋,辽圣宗决定采取军事行动,这标志着辽高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辽军首次进攻江东六州的行动迅速而猛烈

辽圣宗派遣大将耶律休哥率领精锐骑兵,从鸭绿江渡河南下。辽军的战术是快速突击,意图打高丽一个措手不及。耶律休哥率军直捣兴化府,这是江东六州最北端的城池,也是高丽在该地区的军事重镇。

然而,高丽并非毫无准备。早在辽圣宗七次遣使期间,高丽显宗王询就已经预见到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他命令江东六州的守将加强防御工事,增加驻军数量。特别是在兴化府,高丽集中了大量精锐部队和物资。

江东六州之争:七次遣使索要,高丽拒不归还,辽圣宗怒:打他

辽军抵达兴化府时,发现城池坚固,守军众多,一时难以攻克。耶律休哥决定改变战术,分兵包围兴化府,同时向南推进,试图切断高丽的增援路线。这一战术初见成效,辽军很快占领了铁州和通州两座城池。

高丽方面迅速做出反应。显宗王询亲自坐镇开京,统筹全局。他派遣名将姜邯赞率领一支精锐部队,从开京出发,向北增援江东六州。姜邯赞采取了一种独特的战术:他没有直接与辽军主力交锋,而是利用地形优势,不断骚扰辽军的补给线。

这种游击战术收到了显著效果。辽军虽然在正面战场上占据优势,但后勤补给却日益困难。耶律休哥不得不分出大量兵力来保护补给线,这削弱了他的进攻力量。

与此同时,高丽在外交上也没有闲着。显宗王询派遣使者秘密前往宋朝,寻求支持。虽然宋朝没有直接派兵援助,但承诺向高丽提供军事物资,并在辽宋边境制造声势,牵制辽军。

这场战争对两国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辽国意识到高丽的实力比想象中更强,单靠武力难以迅速解决问题。高丽则认识到,虽然能够在防御战中取得一定优势,但长期抗衡辽国仍是一个巨大挑战。

战争还引发了地区局势的变化。宋朝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其对高丽的支持加深了辽宋之间的矛盾。女真各部落则趁机在辽高交战的间隙扩大自身势力,这为日后金朝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在战争进行到第三个月时,双方都意识到继续拖延下去对谁都没有好处。辽圣宗派遣使者提出和谈,高丽显宗王询也表示愿意谈判。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双方达成了一个妥协方案:高丽承认辽国的宗主国地位,每年向辽国进贡;作为交换,辽国暂时不再要求归还江东六州。

这个妥协方案虽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暂时缓解了两国的紧张关系。辽军撤出了江东六州,高丽则加强了对该地区的控制。然而,这场战争留下的创伤和互不信任,成为了两国关系中的一颗定时炸弹。

江东六州之争:七次遣使索要,高丽拒不归还,辽圣宗怒:打他

战后,辽圣宗加强了东部边疆的防御,在鸭绿江沿岸修建了一系列军事设施。高丽则借此机会全面整顿军队,提高战斗力。两国虽然表面上恢复了和平,但暗地里都在为下一次可能的冲突做准备。

宋朝在辽高冲突中的态度也值得关

。虽然宋朝和辽国同为中原王朝,但出于地缘政治考虑,宋朝选择了支持高丽。这种"远交近攻"的策略,反映了宋朝试图在东北亚地区建立平衡的意图。然而,这也加深了辽宋之间的矛盾,为日后的大规模军事冲突埋下了隐患。

面对辽国的强硬索要和军事威胁,高丽采取了一系列巧妙的策略来应对这一危机。高丽显宗王询深知国力与辽国相差甚远,因此选择了一条既不正面对抗,又不轻易妥协的中间道路。

首先,高丽在外交上采取了拖延战术。在辽圣宗七次遣使索要江东六州的过程中,高丽始终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显宗王询每次接见辽国使者时,都以各种理由推脱,既不正面拒绝,也不答应归还。这种模糊的态度既避免了直接激怒辽国,又为高丽争取了宝贵的准备时间。

例如,在1014年辽国第四次遣使时,高丽甚至采取了扣留使者耶律资中的冒险之举。这一举动虽然引起了辽圣宗的不满,但也成功地打乱了辽国的外交节奏,为高丽赢得了更多的准备时间。

其次,高丽积极加强军事防御。显宗王询深知江东六州的重要性,因此在辽国提出索要后,立即下令加强该地区的防御工事。他派遣了经验丰富的将领姜邯赞负责江东六州的防务,并调集大量兵力和物资到该地区。

在兴化府、铁州和通州等重要城池,高丽修建了坚固的城墙和防御设施。同时,高丽还在各个战略要地设置了哨所和烽火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预警系统。这些准备工作在后来的辽高军事冲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辽军在进攻时遇到了顽强的抵抗。

第三,高丽巧妙地利用了辽宋对峙的局面。显宗王询派遣秘密使者前往宋朝,寻求支持。虽然宋朝没有直接派兵援助,但承诺提供军事物资,并在辽宋边境制造声势,牵制辽军。这种"联宋抗辽"的策略,有效地分散了辽国的注意力和军事力量。

江东六州之争:七次遣使索要,高丽拒不归还,辽圣宗怒:打他

例如,在1018年辽军进攻江东六州时,宋朝在辽宋边境增加了军事部署,这迫使辽圣宗不得不在西部边境保留大量兵力,无法全力以赴地对付高丽。

第四,高丽在内政上也做了相应调整。显宗王询加强了中央集权,整顿吏治,提高行政效率。他还推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增加国家收入,为可能的长期抗战做准备。

在军事上,高丽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显宗王询吸取了之前与辽国交战的经验,改进了军队的组织结构和作战方式。他特别重视骑兵的训练,以应对辽军的骑兵优势。同时,高丽还加强了海防建设,防止辽国可能的海上进攻。

第五,高丽还巧妙地利用了民族情感。显宗王询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抗辽保土的理念,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他将江东六州描绘成高丽的固有领土,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宣传不仅增强了民众的凝聚力,也为高丽的强硬立场提供了民意基础。

在具体的军事行动中,高丽采取了灵活的战术

在面对辽军进攻时,高丽军队避免正面交锋,而是采取游击战术,不断骚扰辽军的补给线。这种战术充分利用了高丽将士对地形的熟悉,有效地削弱了辽军的战斗力。

例如,在1018年的战争中,高丽将领姜邯赞就采用了这种战术。他带领一支精锐部队,在辽军后方不断出没,切断辽军的补给线,迫使辽军不得不分散兵力来保护后勤。这大大削弱了辽军的进攻能力,最终导致辽军不得不撤退。

最后,高丽还注重外交灵活性。在军事对抗难以取胜的情况下,高丽适时提出和谈建议。在1018年的战争后期,当双方都感到疲惫时,高丽主动提出谈判,最终达成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妥协方案。这个方案虽然要求高丽承认辽国的宗主国地位,每年进贡,但保住了江东六州的实际控制权,可以说是一个外交胜利。

高丽的这些策略充分体现了其在面对强敌时的智慧和灵活性。通过外交周旋、军事准备、联盟外交、内政改革等多管齐下的方法,高丽成功地在与辽国的对抗中保全了自己的利益,维护了国家的独立性。这些策略不仅解决了当时的危机,还为高丽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江东六州之争:七次遣使索要,高丽拒不归还,辽圣宗怒:打他

江东六州争端虽然在表面上以妥协告终,但其影响深远,不仅改变了辽高两国的关系,也对整个东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这场争端改变了辽高两国的力量对比。虽然辽国在军事上占据优势,但高丽成功保住了江东六州的实际控制权,这显示了高丽的外交智慧和军事实力。辽国意识到,高丽并非易于征服的对手,这促使辽国在后续的对高政策中更加谨慎。

例如,在争端后的几年里,辽国多次派遣使节访问高丽,态度明显缓和。1023年,辽圣宗甚至主动提出与高丽建立兄弟之国的关系,这与之前的强硬态度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关系的改善为两国后来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往来奠定了基础。

其次,江东六州争端加深了辽宋之间的矛盾。宋朝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冲突,但其对高丽的暗中支持引起了辽国的不满。这种矛盾在后来的岁月里不断累积,最终成为辽宋战争的导火索之一。

1042年,辽国与宋朝爆发了大规模战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辽国指责宋朝在江东六州问题上支持高丽。这场战争最终以澶渊之盟告终,进一步改变了东亚的力量平衡。

第三,江东六州争端对高丽内部产生了深远影响。这场危机提高了高丽朝廷和民众的危机意识,促进了国内的改革。显宗王询利用这次机会推行了一系列军事和行政改革,增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国家的凝聚力。

例如,显宗王询在1019年颁布了新的兵制,改革了军队的组织结构,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他还加强了边防建设,在鸭绿江沿岸修建了一系列防御工事,这些措施大大增强了高丽的国防能力。

第四,江东六州争端对周边地区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女真各部落在辽高争端期间趁机扩大了自身势力。他们利用辽国和高丽的注意力被分散的机会,加强了自身的军事力量和政治组织。这为日后金朝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江东六州之争:七次遣使索要,高丽拒不归还,辽圣宗怒:打他

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迅速崛起为东北亚的新兴强国。金朝的建立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追溯到江东六州争端时期女真各部落的壮大。

第五,江东六州争端还影响了东亚地区的文化交流。尽管争端带来了军事冲突,但也paradoxically促进了辽高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高丽为了应对辽国的威胁,派遣了大量使节和学者前往辽国,学习先进的军事技术和文化知识。

例如,著名的高丽儒学家崔冲就曾多次出使辽国。他将辽国的文化和制度带回高丽,对高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辽国也派遣使节和商人前往高丽,促进了两国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第六,江东六州争端对后世的领土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次争端是东亚历史上较早的大规模领土争议之一,它凸显了领土在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高丽在这次争端中成功保卫了江东六州,这一经历深深影响了后世朝鲜人的民族认同和领土观念。

例如,在朝鲜王朝时期,江东六州被视为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成为朝鲜民族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在现代,韩国和朝鲜仍然将江东六州视为历史上的固有领土,这种观念可以追溯到高丽时期的这场争端。

第七,江东六州争端还影响了东亚地区的国际关系模式。这次争端中,高丽成功地在辽国和宋朝之间周旋,开创了一种在大国之间寻求平衡的外交策略。这种策略在后来的朝鲜王朝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为朝鲜处理与中国、日本关系的重要指导原则。

例如,在明清易代之际,朝鲜就采取了类似的策略,在明朝和清朝之间寻求平衡,最终成功地保全了国家的独立性。这种外交策略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高丽时期的江东六州争端。

总的来说,江东六州争端虽然在表面上只是一场局部冲突,但其影响深远,不仅改变了辽高两国的关系,也对整个东亚地区的政治格局、文化交流、民族认同等多个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这场争端的遗产一直延续到今天,仍然影响着东亚地区的国际关系和历史认知。

江东六州之争:七次遣使索要,高丽拒不归还,辽圣宗怒: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