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内卷”贩卖焦虑,“鸡娃”遗传焦虑,哪个更让人害怕?

作者:陪宝宝写日记

一年一度的高考热潮刚刚落下,分数出炉的消息就隐隐有了掀起更高热潮的趋势。

相比已经完成了中高考、逐渐放松心态进入到下一个阶段的家长和学生们,原本初二和高二的学子们开始有了紧迫感。

这种紧迫感在众多媒体资讯有关考试、择校等冲击性关键词前赴后继的拍打下,已经不再局限于准升学的这一批人,甚至再一次蔓延到了几乎所有学级。

“内卷”贩卖焦虑,“鸡娃”遗传焦虑,哪个更让人害怕?

在成长的道路上紧迫和焦虑从来没有让出过半步,哪怕抵制这种负面情绪的呼声也从来不曾停歇。

想当年一个在名牌高校中无意中拍到的视频,让“内卷”一词迅速红遍大江南北。

当大家半懵懂半唏嘘地啧啧感慨着边骑车边看电脑的学霸们时,其实多少带着一些揶揄和反对声的,一些心智成熟、理性坚定的人更是发起了“内卷与努力”有什么区别的辩论,以此来抵制“单纯靠消耗精力进行非理性竞争和攀比的死循环”。

“内卷”贩卖焦虑,“鸡娃”遗传焦虑,哪个更让人害怕?

然而对于内卷议论的热潮还没完全退去时,一股新的浪潮随着各家长群聊天记录的曝光再度猛烈袭来,其带给普通人的窒息程度比起内卷更甚。

原因无他,只因为这次疯狂“被卷”的是我们每个家庭中最能代表未来希望的孩子,而拼命推动这股浪潮的正是站在孩子身后的家长们,其中尤以年轻父母为主。

“内卷”贩卖焦虑,“鸡娃”遗传焦虑,哪个更让人害怕?

这一类在小小年纪就被疯狂催动努力的孩子就是越来越为大家熟知的所谓“鸡娃”。

虽然可能才刚在人世“打卡”报道不久,但尚未体验到人生乐趣、世间百态的“鸡娃”们很可能比久经沙场、阅尽千帆的成年人更早一步懂得了什么是“搏命”。

“内卷”贩卖焦虑,“鸡娃”遗传焦虑,哪个更让人害怕?

嗅觉敏锐的影视界也一早发现了日行渐盛的“鸡娃现象”,从2019年的《小欢喜》到后来热播的《小舍得》,每一部剧情都围绕着“鸡娃”这种现代家庭常见的教育方式进行了探讨。

从电视剧火爆的热议程度不难看出,无论赞同与否、无论生养与否,“鸡娃”的教育模式已经引起了全民关注。许多网友更是将自家或是亲朋好友间听来的现实版本晒出来,不为博人眼球,至少也要佐证自己的观点。

“内卷”贩卖焦虑,“鸡娃”遗传焦虑,哪个更让人害怕?

然而站在旁观的角度,当我们从被鸡娃的孩子反向追溯到他身后的家长时,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这些在孩子幼年就选择进行强力鸡娃教育的家长其实是有共同点的:

  1.绝大多数来自中产阶级;

  2.以北上广深为中心聚集;

  3.普遍焦虑。

前两点结合实际情况很好理解,无论之前出处何地,能在北上广深落户且有资格冲入中产阶层的家长们大多是左右脚分别跨立在两个不同的世界:

“内卷”贩卖焦虑,“鸡娃”遗传焦虑,哪个更让人害怕?

他们本身见到过最接地气的普通民众的生活,又靠着自己的努力稍微窥见一些所谓上层生活的气息,而最让人难受又不甘的是自身处在这两者中间,决不愿退后一步,却也难再进一步。

而通过奋斗能够达到中产阶级的人多半已步入成家立业的阶段,无论自身奋进效率还是事业发展空间自然而然会因为大环境和自身变化慢慢减速。

对于习惯性冲刺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眼睁睁看着自己逐渐停滞更为不安和烦躁的,于是这时这类人群的第三点共性就产生了——焦虑。

“内卷”贩卖焦虑,“鸡娃”遗传焦虑,哪个更让人害怕?

当意识到自身的焦虑以及成因时,很多人会选择不同的解决办法,其中一部分人的选择是将这种搏命冲刺的习惯和飞速前进的期待转嫁给下一代。

这就是为什么说“内卷”只是贩卖焦虑——因为它影响的范围几乎可以圈定成年人群体;而“鸡娃”却是在遗传焦虑——夹在中间的家长受原生家庭影响埋下焦虑的种子,在自身发展迟缓时开始爆发,并最终将这种焦虑通过不当的教育方式强加在下一代身上。

“内卷”贩卖焦虑,“鸡娃”遗传焦虑,哪个更让人害怕?

尤其当一群孩子都按部就班地成长、中间却异军突起一个被鸡娃的孩子时,过于突出的阶段性教育成果不但会让孩子本身在同龄人中鹤立鸡群从而引发其他家长的关注以及教育方式的可能性改变,也会在无形中催促孩子自己的家长越发笃定鸡娃式教育的成效甚至变本加厉地执行。

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初期会在小范围引起一波效仿行为,短暂地引发良性竞争;但当初期过后,这种教育方式的诸多缺点就会飞速显现。

其中最不可忽视也是最容易产生危害的就是焦虑情绪。

“内卷”贩卖焦虑,“鸡娃”遗传焦虑,哪个更让人害怕?
“内卷”贩卖焦虑,“鸡娃”遗传焦虑,哪个更让人害怕?

  到底什么是“焦虑”?又是如何产生的?

焦虑是对亲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运等的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其中含有着急、挂念、忧愁、紧张、恐慌、不安等成分。

焦虑本身分为现实性焦虑和病理性焦虑。现实性焦虑是人类适应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情绪反应,病理性焦虑是指持续的无具体原因的感到紧张不安并常常伴随主观痛苦感或社会功能受损。

这种负面情绪会对诸人进行“无差别攻击”,而对处于心理发育不断变化中的青少年来说,这种攻击所带来的影响更为明显。

“内卷”贩卖焦虑,“鸡娃”遗传焦虑,哪个更让人害怕?

研究表明大陆3.67亿18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30%,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无论是数字化交流引发的社交能力减弱,还是“啤酒杯里泡枸杞”、“健身房外吃烧烤”之类的不良生活习惯带来对健康的隐忧,以及越来越大的工作生活压力和对自身完美化要求,都会引发焦虑。

“内卷”贩卖焦虑,“鸡娃”遗传焦虑,哪个更让人害怕?
“内卷”贩卖焦虑,“鸡娃”遗传焦虑,哪个更让人害怕?

  如何有效预防焦虑?

1.正视压力,做自己。

知乎上有答主认定“所有的家长最后都会选择鸡娃”,因为“人类的演化史就是竞争史,竞争是刻在基因里的东西,所以生命不止、鸡娃不休”。

我们不随大流去争论这些观点的对错,很多现象本身是没有对错的,毕竟“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但是必须认清的一点就是——并不是“所有家长”都会选择同一条路。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选择如何生活也是不尽相同的,不必拿别人的套路套死自己,而应该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去适应社会。

“内卷”贩卖焦虑,“鸡娃”遗传焦虑,哪个更让人害怕?

2.适当宣泄。

无论运动、音乐还是恳谈、倾诉,只要你想,能够抚慰情绪的途径就永远不会堵死。及时给自己进行情绪疏通,才是健康的心理保护方式。

3.积极的心态。

比起财富,无论对于自身还是下一代,最好的传承首属积极的心态。好的心态不但能帮助个人健康顺利地度过人生,也能促使人际关系的良性展开。

“内卷”贩卖焦虑,“鸡娃”遗传焦虑,哪个更让人害怕?

无论是内卷还是鸡娃,这些现象的发生都与社会的高速发展脱离不了关系。当我们必须接受大环境的改变时,最该做的不是转嫁受到的压力,而是从自身开始化解压力、增强自信。

只有这样,无论是我们的孩子还是家长、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才能摆脱真正阻碍我们发展的困局,创造出真正的幸福和顺。

“内卷”贩卖焦虑,“鸡娃”遗传焦虑,哪个更让人害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