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当你厌恨父亲的时候,就读一读《背影》里的三句话

作者:布衣粗食

小时候,读了很多次《背影》,老师还要求我们背诵。

现代作家朱自清在1925年,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火车站,还买了几个橘子。

就在父亲去买橘子的时候,蹒跚的脚步,笨拙的样子,让朱自清感慨万千,对于父亲的爱,顿时就理解了,父子的过节,烟消云散。

相对于母亲,父亲是沉默的,父爱是不那么容易察觉的。等你察觉了,父爱又比母爱更加深刻。

如果有一天,你厌恨父亲,觉得父亲没有本事,那就再次拿起书,读一读《背影》里的三句话,看看父亲到底是如何爱儿女的。

当你厌恨父亲的时候,就读一读《背影》里的三句话

01

“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生活再难,落在父亲身上,也会扛住。

那年,朱自清的祖母过世了,父亲也没有了差事,家庭的开销变大,收入锐减。

为了安排祖母落葬,父亲把家里的东西典当出去,又借了一些钱。

办完丧事,家里一贫如洗,父亲决定去南京谋一份工作。

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还要为家庭的生计而奔波,想到赚钱,难免愁眉苦脸。但是父亲却反过来,安慰朱自清“天无绝人之路”。

作为父亲,怎么舍得让儿女扛住家庭的压力呢?

也许在某个没有人的角落,父亲也会流泪。但是很快,父亲就会擦干泪水,笑着回家,给儿女最阳光的一面。

我们看到的父亲,总是“苦而不言,喜而不用”的样子。那是他扛住压力的具体表现。

回到你的家庭,看看你的父亲,在生活困难的时候,总是一句话“别怕,有我呢”。

特别是上学,要很多学费的那一天,父亲会说:“没事的,你去读书吧,有我呢。”

父亲说话的时候,底气很足。但是在你看不到的地方,父亲搬砖头,挑泥沙,手掌磨出了雪,也自己擦干。

也有父亲,为了儿女的未来,砸锅卖铁。

在农村,总有父亲,把唯一的耕牛,都可以卖掉。把得来的钱,给儿女做学费。儿女上学后,父亲要么借耕牛耕地,要么自己扛起了锄头,一锄头一锄头把地翻开......

不是所有的父亲,都有大本事,能够开店铺,做老板,当大官。更多的父亲,在贩卖小菜,种地,当农民工,在工厂打螺丝,默默无闻地扛起家里的一切。

没有本事的父亲,要养育儿女,比那些有大本事的父亲,付出更多,精神更加可贵。

当你厌恨父亲的时候,就读一读《背影》里的三句话

02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你长再大,在父亲眼里,还是个孩子。

朱自清和父亲一起到了南京,父亲要去谋事,朱自清要去搭火车。

本来,父亲说,不去火车站送别了。但是父亲到底不放心,还是去了火车站。

对于朱自清,父亲一百个不放心,即便朱自清已经是一个二十岁的青年,也有多次独自外出的经历。

父亲还考虑到,朱自清在火车上,有很长时间待着,会挨饿。于是急匆匆去买橘子。

买好了橘子,父亲还是不放心,说“到那边来信”。

在父亲眼里,孩子几十岁了,还是孩子,没有长大。

在父亲的世界里,孩子去大地方,赚多少钱,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平安”。

当孩子远行的时候,父亲的心,是悬着的。

等孩子到了目的地,发了消息给父亲,父亲这才放下心来。

但是遇到下大雨,刮大风,父亲的心,又悬起来了。担心孩子在异乡,上班是否安全,下班是否准时到家。

如果某一个天气恶劣的日子,父亲一整天都没有联系上你,父亲几乎要崩溃,睡不着。但是父亲不会把这样的焦虑告诉你。在重新联系到你的时候,父亲只会说“好好好”。

记得有一个故事,说一位父亲每天都关注儿女所在的城市的天气预报。

一大早父亲就发信息,让儿子带伞去上班。

那天下午,果然下雨了。看着同事被困雨中,带伞的儿子,倍感欣慰,也泪流满面。

爱就是这样,穿插在生活的琐事里,只有用心的人,才会体验到。大部分的情况,被儿女当成了理所当然。

父亲的心,是随着儿女的背影而流动的。儿女的背影在哪里,父亲的心就在哪里,从未离开。

当你厌恨父亲的时候,就读一读《背影》里的三句话

03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老年再苦,父亲也会故作轻松,不让你担心。

朱自清在外地工作的时候,也常常写信给父亲。

多数的时候,父亲都是报喜不报忧。父亲担心儿子,但是反过来,又“不让儿子担心自己”。

父亲老了,也会生病,但是父亲很坦然,似乎看透了生死。

父亲老了,没有什么能力继续帮助儿女了,他能够做的,就是扛住病痛,尽量不麻烦儿女。

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父亲在给儿女打电话的时候,都是憋住“咳嗽声”的。或者父亲一边咳嗽,一边说“我没事”。

我们也会看到父亲拄着拐杖,到路口,接送儿女。一路上,父亲都小心翼翼地走着,却仍旧挺直。他不愿意给儿女一种软弱的形象。

真的,父亲一生都很要强,直到再也站不起来为止。

都说“父爱如山”。

可是父亲到底不是一座山,顶多是一座小土堆。就像一位老人,拱起脊背,矮下去,再矮下去。

当你厌恨父亲的时候,就读一读《背影》里的三句话

04

有人如此评价《背影》:“这种表面上看起来简单朴素,而实际上却能发生极大的感动力的文章,最可以作为朱先生的代表作品。”

是的,我们总是把目光,盯着那些腰缠万贯、地位显赫、叱咤风云的父亲,却忘了自己的父亲,一直生活在社会底层,为了一日三餐,都可以对人点头哈腰。

如果你看到父亲为了找工作,拿出劣质的香烟,不断散给别人,就会知道,父亲有多难。

如果你看到父亲为了送儿女读书,咬牙去干最苦最脏的活,就会知道,父亲已经在拼命了。

如果你看到父亲半夜轻手轻脚爬起来,去跑出租的时候,就会知道,父亲有多强的责任感。

如果你看到父亲走进田野,把头低到麦子里,使劲拔草的时候,就会知道,父亲活得不如野草。

如果你看到父亲从裤兜里掏出几角几块钱的时候,就会知道,父亲很穷,却还坚持托举孩子的富贵。

但凡种种,都是父亲的背影,也是父亲的缩影。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